以粵獨同去支那嘅視角重新論述我哋大粵嘅歷史。追尋我哋嘅古南越根、我哋粵族人係一個有著兩千幾年歷史嘅古老獨立民族!
Feb 9th, '11, 17:53
廣西大事記(公元1644年--公元1843年)
清
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
是年 兴业县葵山崩裂百余丈。
顺治二年(明唐王隆武元年,1645年)
八月 明靖江王朱亨嘉招集土族起兵,自称监国于桂林。不久被明唐王朱聿键斩杀。后唐王封永明王朱由榔为桂王。
是年 梧州府各地饥荒。
顺治三年(明唐王隆武二年,1646年)
八月十五日 清廷以恭顺王孔有德为平南将军,与怀顺王耿仲明等率满、蒙、汉官兵南征湖广、两广。十八日,又命智顺王尚可喜统所部随孔有德南征。
十月十三日 明唐王朱聿键已于八月遇难,明两广总督丁魁楚、兵部侍郎广西巡抚瞿式耜、湖南总督何腾蛟、巡按御史王化澄与前大学士吕大器等,共推寓居梧州的桂王朱由榔监国于广东肇庆府,以丁魁楚、吕大器、瞿式耜为东阁大学士,丁魁楚兼理戎政,吕大器兼掌兵部,瞿式耜兼掌吏部。
十一月十八日 明桂王称帝。
是年 明将曹志建等攻掠富川、昭平、灌阳等处。
△ 佛门僧人创建洗石庵于浔州府城西山。
顺治四年(南明永历元年,1647年)
正月十六日 清兵入肇庆,又遣兵从高、雷二府进取梧州,南明广西巡抚曹晔迎降清军。
正月二十九日 南明浔州府守将李明忠投降清军。桂王离开梧州,后经平乐抵桂林。
二月初四日 清降将李成栋(原明广东提督)攻入梧州。
是月 清兵攻取梧州后,随即袭击平乐,并分兵进逼桂林。南明桂王即移全州。瞿式耜率焦琏留守桂林。桂王进瞿式耜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随之平乐等地失守,桂林危急。南明总督侍郎朱盛浓等官员先后逃走。
三月 清将李成栋督军围桂林,瞿式耜等率兵迎战。桂林战守3个月。后广东义军峰起,李成栋撤围东下救援。
七月 南明大学士瞿式耜遣总兵官焦琏取阳朔、平乐;广西巡抚鲁可藻收复贺县、富川,再引兵至平乐,与焦琏合兵一处。思恩候陈邦传由宾州出柳州及浔州,清巡抚耿献忠逃遁。陈、焦、鲁合兵攻克梧州。至此,广西全省复为南明所有。
八月十八日 南明桂王自湖南靖州奔柳州。
十月二十五日 以雷、廉二郡 民采珠甚艰,清两广总督佟养甲奏准暂缓采珠,将差官撤回。
十二月 南明全州守将郝永忠撤兵驰还桂林。后全州守城官兵降清,焦琏仓促间亦撤至平乐。南明防线崩溃。
是年 南明开铸永历通宝,流通于广西全境。
△ 柳州、马平、平乐、永安、昭平、梧州、苍梧、藤县等地水灾。博白、灌阳等地饥荒。
△ 奥地利耶稣会会士瞿纱微随援助南明永历帝抵抗清军的葡萄牙军队入广西桂林,成为第一个留在广西传教的天主教传教士。南明永历王室接受洗礼入教。
顺治五年(南明永历二年,1648年)
三月 南明巡抚广西都御史鲁可藻遣兵收复梧州,并发仓赈饥。
四月十一日 清广东提督李成栋劫持两广总督佟养甲叛附南明。清广西巡抚耿献忠亦自梧州叛降南明。
顺治六年(南明永历三年,1649年)
约四月 南明参军浑融隐退桂林寿佛庵。后浑融将寿佛庵改建为栖霞寺,并撰《栖霞寺志》存世。
五月十九日 清廷改封恭顺王孔有德为定南王率兵2万、怀顺王耿仲明为靖南王率兵1万、智顺王尚可喜为平南王率兵1万,前往广西征剿。并命将广西全省抚道府州县各官并印信携往。
十一月 南明桂王开科试士,取刘 等8人,均授庶吉士。
是年 清廷令由云南拨运清钱62000串至广西,搭放清军兵饷。
顺治七年(南明永历四年,1650年)
十一月初六日 黎明,南明军溃散,清兵进入桂林城,瞿式耜、张同敞、靖江王朱亨歅被俘。瞿、张被俘后,不降不屈,每天赋诗唱和,作《浩气吟》。
十二月十七日 瞿式耜、张同敞遇难于桂林独秀峰下。
顺治八年(南明永历五年,1651年)
闰二月 清军连克梧州、柳州2府。南明巡抚广西侍郎鲁可藻削发为僧。
十二月初七日 清军攻陷南宁,再乘胜追逼桂王。南明官兵纷纷逃走。
是年 柳州、太平2府各地大旱,饥荒。平乐亦饥荒。
△ 清廷拟定广西绿营经制。
顺治九年(南明永历六年,1652年)
四月 清军已占有桂林、平乐、梧州、柳州4府全部及思恩、南宁、庆远、横州等22府州县。孔有德再分遣线国安、马雄、全节等领兵3路,向广西西南部进发。
七月初一日 南明李定国率军8万攻占桂林,守城的清将定南王孔有德纵火烧毁靖江王府,自缢身亡。后李定国分兵进攻广西各州县。
是年 清廷设置广西提督署。
顺治十年(南明永历七年,1653年)
正月 清提督线国安率兵乘虚攻入桂林城。
是年 苍梧、罗城、融县等处大饥荒。
△ 清廷令禁止永历通宝在广西流通。
顺治十二年(南明永历九年,1655年)
是年 清廷“申洋禁”,廉州府严禁与洋商往来贸易,不准私造二桅以上帆船。
△ 清廷蠲免顺治十年、十一年广西未纳完的钱粮。
顺治十三年(南明永历十年,1656年)
正月十八日 梧州发生大火灾,自府学前烧至西门口。
是月 清军攻破南宁,擒南明阳春伯李先芳,斩参将杜纪等。李定国走安隆。
是年 清廷蠲免顺治十二年、十三年广西应纳之钱粮。
△ 清廷令广西各府州县招商民开垦荒田、荒地,商民愿意承垦而缺乏资力的,官府给予牛具。
顺治十四年(南明永历十一年,1657年)
十二月十五日 清廷以赵布泰为征南将军,命其统兵由广西前往贵州,相机进击南明孙可望与李定国。是月,孙可望降清。
是年 清廷令广西巡抚饬各州县以每斤旧钱给银1钱的比价收购永历通宝及其他旧钱。
△ 广西奉准举行乡试。
△ 改泗城土州为泗城府。
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十三年,1659年)
五月初二日 两广总督李栖凤奏报:已擒获南明江夏王朱蕴钥等,南宁、太平、思恩等府平定。
十一月初十日 贵州平定,原属广西的安隆等州县,回归广西省统辖。
是年 苍梧守道陈宏业与知府祖泽润重建梧州城。
顺治十七年(南明永历十四年,1660年)
三月十一日 在广西抗清的南明开武将军沈文崇,总兵蒋戴举、朱长兴等,各率部降清。
四月十五日 清廷将广西乡试原定的全省中额60名减为30名。
十一月十一日 广西巡抚于时跃奏报:广西已开垦民田、屯田2250多顷。
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
九月十一日 清廷改两广总督李栖凤为广东总督,升广西巡抚于时跃为广西总督。
是年 广西共有人丁115722口。
△ 经多年战乱,广西全省耕地由明代10万顷减至5.4万顷。
△ 庆远、河池两府发生4 级地震。
康熙元年(1662年)
七月十一日 容县、岑溪、苍梧、藤县发生4 级地震。
是年 清廷设左江镇,驻南宁。广西提督移驻柳州府城。
△ 廉州府奉令“再申洋禁”,立界设防,重兵驻守,强行“迁海”,逼沿海居民“徙内地五十里”,捣墟市,拆房舍,烧海船,禁止沿海百姓接济台湾郑成功的反清斗争,并防御外国入侵。
康熙二年(1663年)
正月十七日 清廷设置泗城军民府流官同知、经历、儒学教授等职官。
八月二十六日 清廷改镇安土府为镇安府,设通判1员。
是年 柳州、马平、武宣、桂林、临桂、平乐、灌阳、梧州、苍梧、藤县、永安、罗城等府州县水灾。
康熙三年(1664年)
五月十八日 清廷命广西总督自梧州移驻省城桂林。
九月 恭城黄天贵率瑶民起义,富川、修仁、荔浦等县瑶民响应。清廷遣兵镇压,黄天贵被俘。
康熙四年(1665年)
五月二十二日 清廷将广西总督裁并广东。不久以卢兴祖为两广总督。
八月初一日 广西盐引旧额为13490引,因丁少民贫,无力行销,清廷令减存至4490引,以康熙三年所存丁口均派定额。
八月十三日 梧州、苍梧、平乐、昭平、桂林、临桂等府县发生5级地震。
康熙五年(1666年)
十月初九日 两广总督卢兴祖奏准广西各土司子弟愿意学习经书的,允许在附近府州县考试,如文义通达,每县额取2名。
是年 清廷令从镇南关进出的货物免征关税。
康熙六年(1667年)
是年 闵叙编成广西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粤述》。
康熙七年(1668年)
是年 广西省钱局成立于桂林,开铸“康熙通宝”铜钱。
△ 镇安府通判彭权创建镇安府学于府治东。
△ 隆安、龙州、太平、大新、马平、武宣、桂林、临桂、兴安、平乐、苍梧、罗城等府州县水灾。宣化火灾,烧毁房屋千余家。
康熙八年(1669年)
十一月初七日 清廷复设广西左江巡道、驿盐巡道。
康熙九年(1670年)
是年 桂平杨其清等聚众起事,左江有僧人自称明宗室,亦起事。另有莫扶化等率壮、瑶民众起事,攻陷梧州、平乐2府,广西巡抚马雄镇遣官兵一一镇压。
康熙十一年(1672年)
九月十五日 阳朔、桂林、临桂、平乐发生4 级地震。
是年 壬子科(1672年)之后,由于地方骚乱,广西停止乡试2科。
△ 马平、柳城、武宣、来宾、桂林、临桂、平乐、梧州、苍梧、藤县、永安、罗城、隆安、龙州等府州县水灾。
康熙十二年(1673年)
十二月二十二日 吴三桂已举兵反清,清廷授孙延龄为抚蛮将军、线国安为都统,令统兵固守广西。
康熙十三年(1674年)
二月 广西将军孙延龄降吴反清,杀广西都统王永年、副都统孟一茂等,俘广西巡抚马雄镇。
四月 孙延龄自称安远大将军,通告平乐、梧州诸府州县。
六月二十日 孙延龄率兵进攻柳州,广西提督马雄请援。是日清廷令平南王尚可喜、两广总督金光祖酌发广东兵前往接应。
九月初五日 清廷增设广西右江道,统辖柳州、庆远、思恩3府,驻柳州。
是月 广西提督马雄(驻柳州)、左江总兵官郭义(驻南宁)归附吴三桂,广西全省脱离清廷统辖。
康熙十五年(1676年)
二月二十一日 广东讨寇将军尚之信反清,两广总督金光祖等叛清响应。
十二月 尚之信与金光祖等擒吴三桂所封的两广总督董重民,降清。
冬 傅宏烈移檄讨吴三桂。吴三桂令马雄杀傅在柳州的家人140多口。傅宏烈游说孙延龄、尚之信反吴,尚之信即反正。
康熙十六年(1677年)
七月二十二日 清廷加广西巡抚傅宏烈抚蛮灭寇将军,命户部、金光祖各拨银10万两,解赴傅宏烈军前;又铸给广西各土司印信,命平南王尚之信速遣所属官兵与傅宏烈同定广西。
八月 吴三桂分兵进犯广东韶州,进入广西桂林等处。
△ 傅宏烈率兵自广东西取广西,吴三桂的梧州守将赵天元督万余人迎战。清军水陆并进,大败吴军。赵天元逃遁,清军收复梧州。
十月 吴三桂侦知孙延龄欲反正,即派其从孙吴世琮率兵入广西,突入桂林,擒杀孙延龄及其儿子,又逼降马雄镇,马雄镇与其妻妾儿媳不屈而死。
康熙十七年(1678年)
三月十五日 清廷令镇南将军莽依图驻镇梧州。又令平南王尚之信从广东支饷银20万两解赴广西。
是年 桂林、平乐、梧州、苍梧、藤县、平南、浔州、横州、崇善等府州县大水灾;桂林有冰雹,大的如碗。兴业瘟疫流行。博白饥荒。
康熙十八年(1679年)
五月二十日 清廷命采买湖广米运济广西。
是月 广西巡抚傅宏烈收复桂林。
八月十四日 以广西土瘠民贫,总督金光祖奏准将地额银折征米谷,每1两银折收米1石。
康熙十九年(1680年)
二月二十八日 马承荫于柳州叛附吴世璠,缚捉傅宏烈送往贵阳吴世璠帐下。
五月 简亲王喇布、将军莽依图、总督金光祖统清军大举进剿马承荫。先后攻下武宣、陶登、象州、柳州。马承荫于柳州率叛军开城投降。不久,马承荫部下总兵刘应龙亦于梅寨接受招抚。七月,清廷令押解马承荫赴京。
八月二十八日 平南王尚之信与其兄弟欲谋反,清廷密令总督金光祖、提督哲尔肯等在武宣将其捕捉。是日,下诏将尚之信赐死,尚之孝、尚之璋、尚之隆等俱从宽革职枷责,尚之节等按律正法。
九月三十日 清廷蠲免广西各府州县康熙十八年未完缴的额赋。
是年 灵川、来宾瘟疫流行。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正月二十一日 广西地丁钱粮照旧征银。
二月 广西补行辛酉科(康熙二十年)乡试。
十月初二日 裁广西分守苍梧道、左江道,分巡桂平道、右江道、郁林道。
是年 广西巡抚郝浴重修桂林府学,由桂林府教授高熊征主持,翌年修成。该府学规模宏大,藏书及祭器繁多,为广西第一府学。此后共得康熙帝赐“万世师表”等历朝御书匾额8幅。
△ 桂林府教授高熊征于府治谯楼右线伯公园故址改建宣城书院。
△ 永安州知州丁亮工创建永安州义学。是为广西第一所义学。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三月十五日 复设苍梧守道,辖桂林、平乐、梧州3府;右江巡道,辖柳州、庆远、思恩3府。
八月十三日 巡抚郝浴奏准恢复广西赈济学生学租银米。
九月二十四日 高州、廉州2府盐田恢复,清廷命广西南宁、太平、思恩3府停销梧引,仍照旧例改食高、廉盐。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二月十四日 广西巡抚施天裔将康熙二十年至二十一年存贮仓库的银米,谎称民欠上奏,被革职查办。
十二月初七日 梧州、郁林、贵县、合浦等府州县发生5 级地震。
十二月十四日 桂林、临桂、阳朔、平乐、昭平、永安等府州县发生4 级地震。
是年 广西布政使教化新传檄各府州县设立义学。
△ 广西共有人丁179454口。
△ 清廷开放海禁,设粤海关,廉州沿海一带的对外贸易逐渐恢复。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
三月初二日 清廷准许广西各土司官佐遣送子弟就近府州县读书。
是年 整修兴安灵渠。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二月二十三日 陆祚蕃任广西学政,任上撰成《粤西偶记》。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是年 平乐、荔浦、恭城、梧州、苍梧、永安、藤县、昭平、贺县、富川等府州县水灾。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
八月初三日 清廷以广西等4省土地硗瘠,民生艰苦,蠲免康熙三十三年应征地丁银米。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
正月初三日 桂林、柳州、融县、罗城、平乐、永安等府州县发生5级地震。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是年 桂林通判摄兴安县事吴中朗于兴安建立瑶壮义学。
△ 苍梧知县刘以贵建茶山书院于县义学旧址。
△ 桂林、平乐2府各州县及梧州、苍梧等府县大旱。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
是年 广西巡抚王起元率全省府州各官捐俸修灵渠。
△ 融县县城失火,烧毁城内外房屋数百家。
康熙四十年(1701年)
四月初七日 按例广西采买熟铁、生铜解送京城,因路遥地远,于康熙三十九年已令停解熟铁,今又命停解生铜,折银解送户部。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是年 清廷蠲免广西各府州县地丁各项钱粮。
△ 汪森编成《粤西诗载》、《粤西文载》、《粤西丛载》(合称《粤西通载》)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
是年 清廷规定土司子弟有读书能文者,注入民籍,一同考试。
康熙五十年(1711年)
四月初十日 清廷增加广西乡试中额数8名。
是年 清廷免广西各府州县钱粮。
△ 巡抚陈元龙在桂林积谷备荒,建义学修书院。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
是年 桂林、灵川、全州、平乐、兴安、恭城、融县、北流、田州、奉议等地水灾。
是年至五十七年 清廷派员采用西法实测广西28处经纬度,并建立三角测量网,以地图投影法编制了广西地图,该地图成为《皇舆全览图》的一部分。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
是年 广西提督张朝午捐资创建柳江书院于马平县城东门外。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
是年 全州、横州、马平、梧州、苍梧、南宁、宣化等地大水灾,柳江沿岸民房全被淹没。
康熙六十年(1721年)
是年 桂林、平乐、梧州、柳州、南宁、宜州、钦州、郁林等府州各地大旱,一些州县颗粒无收。桂林、柳州、梧州、思恩4府各地饥荒。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是年 桂林、梧州、柳州3府所属州县大饥荒,桂林卖儿卖女的很多,来宾县许多人饿死于路旁。
雍正元年(1723年)
八月十一日 清廷以两广总督杨琳专管广东总督事务,升广西巡抚孔毓 为广西总督,兼巡抚事务。
十一月十八日 广西盐务改行官运官销,额定盐引5961引。
是年 将广西省钱局改为宝桂鼓铸局,局址设于桂林府城南门外,开铸“雍正通宝”钱币。
雍正二年(1724年)
四月初四日 清廷复设两广总督,以广西总督孔毓 任之。
是年 广西巡抚李绂到任后,即主修《广西通志》。翌年,初稿修成,李绂升任直隶总督,由按察使甘汝来校刊。
△ 土田州知州岑应祺创建土田州学。太平土州知州李蕃创建太平土州学。
雍正三年(1725年)
八月初九日 改宾州为直隶州,辖上林、来宾、迁江、武宣4县;郁林州为直隶州,辖北流、博白、陆川、兴业4县。
雍正四年(1726年)
冬 清廷命广西运谷30万石以备广东之用。
是年 清廷命拨云南铸钱2万串到广西发放兵饷,以资流通。
雍正五年(1727年)
三月初三日 雍正帝诏谕天下:各省宜多植五谷以养民,少种果木、烟叶等;江西、广西不要“以米谷饲养豚豕”。
八月十二日 改西隆州为直隶州,辖西林县。
八月二十日 清廷授命云贵总督鄂尔泰划定广西与贵州交界之地:以红水河为界,河南属广西,河北隶贵州。
△ 清廷令云贵总督鄂尔泰与广西巡抚韩良辅会剿泗城土官岑映宸,岑知罪缴印,是日,改泗城为流府,设流官。又裁泗城协副将一职,改设右江总兵官。
雍正六年(1728年)
十月初十日 清廷以云贵总督鄂尔泰总督云南、贵州、广西3省,一应事务俱照总督之例管辖。
十一月二十八日 前广西巡抚李绂被诬入狱,是日,雍正帝指责李绂主修的《广西通志》“率意徇情,瞻顾桑梓”,将江西同乡来桂任职者一律入志。后令将该志焚毁。
是年 广西报准开禁采矿,征收矿税。此后广西各地时有开采金、银、铜、铅等矿。
△ 广西已基本完成摊丁入亩、地丁合一的赋役制度改革。清廷定广西地赋一亩征丁钱一钱三分六厘。
雍正七年(1729年)
正月二十九日 清廷命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将云南铜斤铸钱4万串或更多,解赴广西,照例以每钱1串换银1两领回。
二月二十日 清廷定南宁、庆远2府所有知府、同知、通判、知州、知县共23职,及新设的庆远府同知一职,均归入调:补题缺例,5年俸满即予升用。另太平府通判,泗城府知府、同知,西隆州知州,西林县知县等5职,3年俸满即准升用。
六月十二日 雍正帝下谕蠲免雍正八年广西等省额征地丁银两。
九月十七日 清廷改思恩府属镇安土府为流府,设知府1员,裁原设通判,辖归顺、上映、都康、向武、小镇安5土属,奉议州1州。
十一月初四日 广西巡抚金 奏报广西全省大丰收,谷价降至每石二钱至三钱二三分,为广西“未有之事”。
是年 广西财政收入为390981两。
△ 商人王汝文获准开采河池州响水铜矿。至乾隆二十九年矿竭封闭。
△ 在柳州设立官营典当一一恩锡典,另于平乐协、全州营、桂林营、庆远协、宾州营、郁林营、融怀营、永守汛等处设立分支机构。
雍正八年(1730年)
是年 巡抚金 招商开采铜矿,禁民往安南开矿。翌年,广西产毛铜13万斤。
雍正九年(1731年)
四月二十六日 泗城、镇安2府及东兰州、宁明县,因无应试童生,清廷特准许外省及本省别府的人入籍考试,于10科后停止。
是年 太平府知府屠嘉正将太平府义学改建丽江书院。
雍正十一年(1733年)
七月十二日 清廷命广西浔州沿河等仓拨出谷米5万石,分运古州、都江(今均属贵州省)。
八月初二日 桂林东镇门内火药局火药爆炸,死27人。
八月初五日 清廷议准创建镇安府学。
是年 清廷命巡抚金 创建秀峰书院于桂林叠彩山下,赐银1000两作开办费。
△ 巡抚金 主修的《(雍正)广西通志》成书。
△ 民间戏班桂林独秀班、郁林土班分别在广州演出。
雍正十二年(1734年)
十二月十二日 复设两广总督管辖广东、广西。
雍正十三年(1735年)
七月 广西提督霍升率两广兵7000余人前往贵州省古州,镇压苗民起义。
是年 象州知州张昕在安中里平圩设瑶壮义学。
乾隆元年(1736年)
三月初九日 以广西地瘠民贫,道路遥远,清廷令自本年度始,盐引按官价每斤减2厘销售。
三月十一日 苍梧、岑溪等县发生4 级地震。
六月十七日 清廷令金 于广西各府州县存仓谷内碾米3万石,运送贵州省古州、凯里等处,以备军需。
是年 在合浦海角亭设立廉州口海关,隶属粤海关,征收进出口货物税和船钞。
乾隆二年(1737年)
六月初五日 裁革广西各府州县诸种杂税。
七月初十日 减广西土司贡马折价,每匹马减银4两,定为8两,从翌年始实行。
是年 清廷减免广西盐课余平银两。
△ 恭城县商人周林秀等遵例开采回头山、上陡岗等地铜矿。后掘矿坑38处,历时30年,年产铜10多万斤。另外,商人金在中承开苍梧金盘岭金矿。
乾隆三年(1738年)
四月二十一日 清廷增广西各营兵额,共添新兵2750名。
十二月二十九日 清廷议准两广总督马尔泰动支广东藩库余银59000两,采买广西谷米,运济广州、肇庆2郡沿江等地。又定柳州、庆远2府谷米专供贵州采买,梧州、桂林、平乐、浔州、南宁5府谷米专供广东采买。
是年 除苍梧芋荚山金矿官办外,广西各府州县金矿均允许商民开采。
乾隆四年(1739年)
是年 署广西巡抚安图奉旨裁减广西僧人、道人。八月三十日广西共有僧道890名。
乾隆五年(1740年)
闰六月 义宁苗民起义,波及湖广,于两省交界的数县苗瑶民众纷纷响应,清廷命总督马尔泰,并湖广提督杜恺、广西提督谭行义联合镇压。
八月三十日 广西提督谭行义奏报擒获义宁苗人起义首领吴金银等。
十二月 钦差大臣贵州总督张广泗剿平广西苗瑶起义。
乾隆六年(1741年)
七月初二日 清廷拟定广西开垦田亩升科办法:地属平原,田成片段,水田1亩以上、旱田3亩以上,照例升科,1亩、3亩以下,永不升科;民间开垦水田五亩以上,旱田10亩以上,照例升科,5亩、10亩以下,永免升科。
乾隆七年(1742年)
正月二十六日 礼部议准增建广西乡试号舍420间。
四月初十日 清廷议准广西开炉铸钱,并许广西矿铜留用。
十月十五日 清廷议准广西于桂林文昌门外设广源局;扩大广西鼓铸,开炉10座,允许试采临桂、永福等处铜矿,采买别省之铜斤等鼓铸原料。
是年 清廷议准采炼广西桂林等府州县铁矿54座,每座岁输银10两。
△ 大量安南饥民流入宁明、龙州、土江、土思等州行乞,持续数月,清廷令“分别存恤”、“递送回籍”,并知照安南。
乾隆八年(1743年)
十一月初七日 清廷令湖南酌拨4万石漕米运往广西,以备明春接济。
十一月十一日 两广总督策楞奏请在钦州西境竹山村至东兴街沿边30里与安南交界之地,沿河种簕竹为栅,以杜绝边民偷越边境。翌年春起,历12年,该处共种簕竹6170株。十五年十一月起,南宁、太平、镇安3府与安南毗连处,亦种竹。二十年十二月,两广总督杨应琚奏准停种。
乾隆九年(1744年)
六月二十九日 广西巡抚托庸奏准在原已开放平而、水口两关的基础上,增开由隘一处,允许与安南通商。至乾隆四十年,由隘关亦被封禁。
乾隆十年(1745年)
七月十三日 广西因官价收买余铜过多,商人未能获利,开采者渐少,不敷鼓铸所需,清廷特令将各厂所出的铜以三分抽课,余铜七分听任商人自卖。
乾隆十一年(1746年)
正月 商人李鸿等在阳朔开采石灰窑铜矿。是年即产铜38680斤。
四月十八日 整顿两广盐务,颁发两广盐务章程。
七月二十九日 提高广西余铜官收银价,每百斤余铜给银13两,将来矿旺铜裕时,再据实核减。另定余铜官收一半,商卖一半。
十一月十八日 广西铜厂不敷鼓铸,清廷命于云南铜厂内每年拨铜15万斤运送广西。
是年 桂林、柳州、平乐府属各州县水灾。
乾隆十三年(1748年)
十月二十日 清廷令拨广西50万两库银充四川省军需。
乾隆十四年(1749年)
十一月二十九日 广西常平仓谷已充裕,定于翌年始,停止广西捐谷。
是年 广西共有3687725人。
乾隆十五年(1750年)
是年 广西巡抚舒辂奏准,借司库银2400两,修筑洛潢引水堤坝工程,引洛潢溪水灌溉庆远府属宜山县境内荒地。工程至乾隆十九年竣工。
乾隆十六年(1751年)
二月 奉议州发生4 级地震。
是年 桂林府属各州县及罗城、昭平等县大旱,临桂尤为严重,百姓争食树皮。
乾隆十八年(1753年)
四月十五日 清廷礼部议复,为节礼俭约,将会典律例所载五品以下官员应用礼数、服色各条,颁发南宁府四十八属土司遵行。
是年 广西坑冶经过多年发展,共有11县已建起炼铁炉64座。
乾隆十九年(1754年)
十一月二十九日 清廷拨银整修兴安灵渠。
乾隆二十年(1755年)
是年 土田州知州岑宜栋设义学7所。
△ 廉州口海关奉行两广总督杨应琚制发的《夷米钞规》,对载运粮食进口船舶,按分载科征,鼓励商民往安南贩米回国,一时安南米云集廉州各地,米价大减。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十一月 桂林谯楼前后火烧房屋数百家。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五月二十五日 广东米价大涨,清廷命桂林、平乐、梧州、浔州等府,凡遇米船东行,随时放行。七月,又令广西近河道各属拨官仓谷10万石运广东。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九月初五日 象州、迁江、昭平等州县发生5级地震。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十一月初十日 清廷令各省赴广西购马的人均应报地方官存案,并照京城左右翼收税之例征税。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是年 象州大水灾,淹死752人,冲塌房屋1873间。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
四月 开始煎炼融县泗顶山白铅(锌)矿砂。至乾隆三十八年,年产白铅约47—48万斤。
乾隆三十年(1765年)
是年 清廷规定,广西土民佃种土官之田,向听土司役使当兵,不得参加科举考试。若有志上进,应退还所佃之田,确无原籍可归之人,方准由土司送考。嘉庆十年(1805年),清廷重申,番哨隶置等项土民,身充贱役,仍照旧规不准报考应试。
△ 清廷议准,严堵南宁、太平、镇安3府外通安南之要隘。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
五月十四日 清廷命广西拣选营马2000至3000匹解送云南备用。后两广总督李侍尧查广西营马实有1489匹,即拨1000匹。翌年,广西又采购数千匹马解送云南。
是年 史学家赵翼出任镇安府知府。所著《廿二史札记》、《陔馀丛考》影响很大。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
二月初八日 以云南军务未竣,清廷令于广西产牛的地方购买数千头牛解送云南。
五月 广西学政梅立本于郁林州督考府试,勒索、凌辱陆川县知县杨 ,致使杨 忿恨自杀。六月十七日,清廷令将梅立本革职查办。后抄没其家产,并传谕各地。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
四月初十日 清廷命广西巡抚宫兆麟等于广西太平府购办净硝20万斤,由水路运至云南剥隘。
十月三十日 广西官钱已累积6万余串,清廷特准停铸乾隆三十五年配搭俸工及出易等钱,减炉7座,余13座。至乾隆三十六年仍复铸全炉。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
三月十七日 广西鼓铸局有存铅170.5万多斤,除两广需用外,尚余铅110.2万斤。另是年冬季尚有应抽厂课等铅,是日清廷命分批拨运存铅120万斤至湖广汉口等地接济各省。
是年 广西巡抚陈辉祖令全省盐埠、当店、行铺、矿厂交易处、关口税局等领新钱收买小钱、古钱。将所收小钱、古钱解赴桂林省局改铸。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
六月初三日 东阁大学士陈宏谋病故于山东韩庄。陈为临桂人。
十一月十五日 清廷命广西拨银120万两解送四川。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是年 清廷准许广西免税采矿两年,有成效后报准征税。至乾隆末年,全省先后有临桂、苍梧、贺县、怀集、恭城、河池、南丹、宣化、思诚、果化、思恩、罗城、天保、博白、永福、阳朔等州、县、土州获准开矿,各种矿厂最多达31座。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八月 上林县民陆李能等聚众起事,两广总督李侍尧、广西巡抚熊学鹏率官兵征伐。二十六日,陆李能被捕。
十二月二十三日 清廷接受广西商人李念德等、洋商潘振承等,各捐银20万两,用于四川军务。
乾隆四十年(1775年)
五月十五日 清廷整饬广西沿边,严禁私越边界,行商贩货者发给凭照由平而、水口两关验照出入,封闭由村隘口一卡。六月二十八日又定禁止商民出口贸易。
是年 武缘仙湖大水灾,坍塌民房千余家。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二月 革职道员秦廷基犯罪拟斩监候,因不行监禁,秦在寓所自缢,道员黄邦宁派员移尸牢狱,谎报病死。为此,黄邦宁被处死,巡抚熊学鹏、布政使苏尔德、按察使广德等被革职查处。
是年 广西耕地恢复到10.17万顷。
△ 广西成立军械总局,负责火药、枪械制造和管理。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
是年 南宁、武缘、宾州、横县、隆安、马山、上林、龙州、融县、武宣、象州.兴安、贺县、郁林、桂平、贵县、北流、陆川、合浦、灵山、土田州、罗城等府州县旱灾,另有部分州县蝗灾或瘟疫,致使作物歉收。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
三月初二日 广西巡抚吴虎炳令境内丰收的平乐、昭平、藤县等10个州县拨运米谷至歉收的南宁、太平、柳州3府平价出售。
九月初十日 浔州、桂平、北流、郁林等府州县发生5 级地震。
是年 桂林、柳州2府各地因旱歉收。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
正月三十日 以广西沿江各州县贮备广东平价谷10万石,拨运桂林、柳州2府救荒。
三月初二日 清廷免广西乾隆四十三年受旱灾州县的田粮(后又缓征额赋),并加赈兴安、灵川、来宾、象州4州县贫民口粮1个月。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
是年 平南生员吴英草拟策书到桂林拦官轿请求代奏,清廷以策书“书词狂悖”、“叠犯御名”,令将吴英凌迟处死,其妻妾儿女以及侄儿等人,均遭牵连。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
是年 土田州知州岑文栋之子岑照于乡试舞弊得中解元,一时议论纷起。广西巡抚孙士毅审实后,将岑照处以重刑,主要犯案人均被正法。
乾隆五十年(1785年)
是年 广西绿营经制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至此定型。时计全省2镇(右江、左江)、7协(义宁、平乐、庆远、梧州、浔州、新太、镇安)、46营,及马、守、战兵共23588名(未含时属广东钦廉地的1协4营)。
△ 广西大获丰收。年底,广东、湖南商人络绎前来贩买米谷,清廷命商人暂停采买,以便接济邻省。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
是年 武缘、宾州、隆安、马山、上林、阳朔、郁林、贵县、灵山、罗城等州县大旱。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十一月十五日 清廷命户部于附近邻省酌量拨银50万两解赴广西,以备军用。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四月十五日 安南国王阮光平及随行大臣吴文楚等一行入镇南关赴北京朝觐并祝乾隆帝八旬寿诞。入境后由两广总督福康安陪同,广西按察使汤雄业护送。十一月二十九日,阮光平一行自北京返抵镇南关,广西巡抚陈用敷为其设宴饯别。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
是年 两广总督福康安制订并颁布《开关通市章程》16条。此为历史上第一个关于中越边境小额贸易管理文告。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正月十五日 重开平而、水口、由隘3关,恢复与安南的贸易。
是年 在宣化开办边境贸易牙税。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
十一月二十九日 清廷议准广西收买小钱:十千以内,每斤给银2分;十千以上,给银3分,限一年内缴尽。至十二月户部议定通行各省:每斤换大钱60文。
是年 梧州、苍梧、藤县、郁林、陆川、宾州、上林、桂林、临桂、阳朔、全州、兴安、永宁、合浦、灵山、罗城等府州县水灾。
乾隆六十年(1795年)
九月二十三日 清廷免广西翌年征赋十分之二。
十二月三十日 清廷令将广西桂林府各属所备谷米10万石拨运广东。
乾隆年间(1736年至1795年)
南宁府城开有梁仁济制药作坊,此为广西第一家制药作坊。产品有万应药膏和保婴丹,驰名两广,远销东南亚各国。
嘉庆二年(1797年)
六月 两广总督吉庆与广西提督彭承尧兵分两路,镇压西隆苗寨起义。
闰六月十九日 清廷缓征承办兵差的苍梧、藤县、桂平等14个州县及果化等4土州、白山等4土司本年额赋。
十一月十六日 清廷准许增设西隆州学苗民学额2名。随后又设龙胜厅、罗城县学、怀远县学苗民学额各2名。
嘉庆三年(1798年)
六月初一日 广西省仓谷亏缺,两广总督吉庆、广西巡抚台布及以下各府州县官员数十人被革职留任。
嘉庆四年(1799年)
是年 设于桂林的秀峰书院获嘉庆帝赐书千卷。
△ 桂林南乡清真寺建成。是为广西建筑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嘉庆五年(1800年)
正月十六日 广西巡抚谢启昆开设志局主修《广西通志》。嘉庆六年十月成书。
是年 广西财政收入为654872两,其中各海关共征收关税银123286两。
嘉庆九年(1804年)
十月十八日 武缘县令孙廷标包庇杀人罪犯、诬陷被害者家人,经两广有关官员会审查明,是日将孙廷标等处以绞刑,与此案有关的原广西按察使公峨,知府湍东额,署知府朱宗枋,知县张弟、金毓奇、石方川,州判薛人麒等,均被革职惩处。嘉庆十一年(1806年)
六月初三日 融县、罗城等县发生4级地震,震中裂度为6度,地内有声如雷,地陷。
冬 武缘、那马、上林发生4级地震,屋瓦震动。
是年 郁林人钟远祥著成《伤寒括要》。
嘉庆十二年(1807年)
九月初八日 清廷缓征临桂等20个州县本年额赋。并发社仓、义仓平粜。
是年 南宁、宣化、上林、桂林、临桂、兴安、灵川、荔浦、宜州、罗城旱灾。
嘉庆十五年(1810年)
十二月十六日 广西寿民蓝祥142岁,得赏六品顶带及御制诗章匾额,另加赏银50两。
是年 宣化苏义兴聚众结天地会,自称万户侯。
嘉庆十九年(1814年)
秋 梧州火灾,烟焰3日不息,烧毁民房数百间。
是年 富川、贺县、昭平、宜州等州县天地会活动频繁。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正月十二日 广西应购而未买的仓谷共40多万石,清廷命各州县先行购补15万石,其余视年景好坏逐渐补买,4年内补足还仓。
是年 宜州等地流行猪牛瘟疫,死去百分之六七十。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
是年 柳州、来宾、龙胜、上林、桂平、平南、梧州、苍梧、宜州等地水灾。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
是年 巡抚赵慎畛捐银1.2万两创设预备仓,桂林府署负责买谷积贮。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三月 临桂人陈继昌状元及第,为清代两位“三元及第”者之一。
九月十三日 广西巡抚赵慎畛奏准修葺桂林城垣,并城楼、窝铺、炮房。
是年 广西各地民众起事增多,天地会活动范围愈来愈广,两广总督阮元亲至灌阳讨伐。
△ 南洋华侨将产于巴西的木薯引进广西。
道光三年(1823年)
是年 元记银号在南宁开业,是为广西最早成立的银号。
道光四年(1824年)
是年 广西各府州县歉收。
道光五年(1825年)
四月二十一日 因广西道光四年歉收,清廷命暂缓买补拨运广东的谷石。
道光六年(1826年)
九月二十八日 梧州水西坊失火,死数百人。
道光七年(1827年)
十二月二十一日 清廷命广西各府州县及土司将湖广、江南等省因水灾而流入的难民及外来山民,妥为安抚,编入保甲。
道光九年(1829年)
七月初二日 广西巡抚苏成额奏准开采崇善县陇矿、熙旺、岜吉等山铁矿,每年照例征税。
十月十六日 议准借银12万两给盐运商李念德承办广西临(桂)全(州)等埠盐运,15年内归还本息。
道光十年(1830年)
是年 忻城土司衙门按清朝工部营造法式重修,规制宏大。
△ 广西共有7515000人。
道光十一年(1831年)
九月二十七日 制定广西查禁鸦片烟章程,清廷严令浔州、梧州、平乐等与广东毗连的各府知府,会同营督官员严饬所属及委派查河的文武官员,实力巡查,如能查获鸦片,立即烧毁。
是年 南宁府属各地蝗灾。
道光十二年(1832年)
六月 瑶民3000多人推盘均华(一作金华)为瑶王,在贺县祭旗起义。二十五日起义军行至芳林渡,被参将满承绪追击;双方激占至翌日黎明,起义军死伤千余人。后盘均华于湖南江华县被俘遇害。
是年 道光皇帝命内阁在贺县各瑶族聚居地设立义学。
十月初七日 广东省城因水灾而米价大增,清廷命拨司库银采买广西米石,并购入洋米平价出售,免关税。
道光十三年(1833年)
道光十四年(1834年)
上半年 署知府耿省修倡捐筹办广西瑶山义学。
是年 浔州、梧州、柳州、庆远4府各属州县水灾兼蝗灾,广西巡抚惠吉派员督办捕蝗。
△ 广西布政使郑祖琛创建经古书院(榕湖经舍)于桂林。
△ 广西统一制定精制火药《加工程式条》,自此,广西所制火药威力比旧法大增。
道光十五年(1835年)
是年 广西各属蝗灾继续蔓延,不少地方受灾严重。
道光十六年(1836年)
四月十二日 给事中朱逵吉参奏广西省官员营私渎职等劣迹,经查实,清廷将南宁同知庆吉、浔州知府孙世昌、镇安知府恒梧、广西巡抚惠吉、前任巡抚祁贡、布政使郑祖琛、前署盐法道卞斌、前按察使阿勒清阿等,交部议处严惩。
十月初七日 广西提督陈阶平奏报广西加工制造军用火药试有成效。清廷命两广总督、广西巡抚督饬各营,按提督所奏条款办理。光绪二十年,清廷将广西精制火药的经验推广全国。
道光十七年(1837年)
是年 南宁、宣化、上林、崇善、大新、梧州、苍梧、藤县、贵县、平南等地水灾。
△ 南宁府、宣化县官绅捐款在南宁府城北门街购房25间,设育婴堂。
道光十八年(1838年)
十二月初二日 广西查禁栽种罂粟花。
是年 广西报开金银铜铁铅等矿已达126家,官府实行统购,照例征税。
道光十九年(1839年)
是年广西巡抚梁章钜以连环保甲法查禁鸦片。梧州知府刘锡方因家丁张镐受贿私放过境鸦片,又从其家中缴获烟土、烟膏3.089万两,烟枪1030杆,而被革职。又对查禁栽种罂粟不力之左江道卞斌、镇安知府恒梧、庆远知府文辉、思恩知府王文凤、署镇安知府周三锡、署泗城知府李闲,以及“失于觉察”的巡抚梁章钜,均被交部议处。
△ 武缘、宾州、上林、崇善、平南、马平、来宾、武宣、象州、永宁、梧州、苍梧、灵山、归顺等地水灾。
是年至道光二十年 容县人王维新所著《天学钩钤》一书刊行。
道光二十年(1840年)
三月二十八日(4月29日) 清廷命巡抚梁章钜严查平乐、柳州会党。
五月 鸦片战争爆发后,广西奉命募勇援粤。
是年 梧州成立升平社学;并组织武装开赴广州,与广东军民抗击英军入侵。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二月二十三日 英军进犯广州,清廷调广西兵2000名赴广东。后又调省城及南宁营所存旧炮12门、连同各营500斤以上大炮数十门,解赴广东。广西副将周枋在保卫广州门户乌涌炮台战斗中殉国。
三月十五日 巡抚梁章钜请旨带兵到梧州布防,办团练;并查奏琦善等卖国罪行。
四月二十五日 临桂人龙启瑞状元及第。五月初一日授翰林院修撰。
八月十五日 清廷命广西等已停铸钱文的省份,务必按照每年应铸之额,迅速购置铅斤开铸,以便流通及搭放兵饷。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三月 鸦片战争中所募兵勇,除清廷令留1800名备防外,其余被裁兵勇相继自广东沿西江回广西,与会党结合。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十二月初五日 清廷议准永宁州开设崇庆铁厂,采炼铁矿,照例输税。
Powered by phpBB © phpBB Group.
phpBB Mobile / SEO by Arto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