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話題討論同優秀網文轉載
Post a reply

支那外勞撩起星加坡26年嚟首次罷工 坡佬撐坡府一定要嚴刑峻法應對外嚟嘅滋事支撈

Dec 21st, '12, 23:07

支那外勞撩起星加坡26年嚟首次罷工 坡佬撐坡府一定要嚴刑峻法應對外嚟嘅滋事支撈

2012-12-06

2名在新加坡的中國外勞不滿被減薪,週四在一建築地盤爬上10層樓高起重機抗議。另外,4名被控非法罷工的中國籍司機,週四獲準保釋,法官宣布延到12月12日過堂。(何山報道)

根據新加坡當地報章的消息,第二起涉及中國外勞的罷工事發現場是“裕廊海港路"及“惹蘭德榜路”交界處附近的一個建築工地。兩名中國外勞,一人年約20幾歲,身穿黃衣;另一個40多歲,身穿黑衣。他們由早上6點半開始,爬上地盤內2座塔式起重機,在約30米的高空抗議,要求在返回中國前,取回欠薪。

這是繼11月26及27日,新加坡發生自1986年來首次罷工之後的第二次,而且兩次都由中國外勞發動。

四名早前被控參與 “非法罷工”的中國籍司機,週四被帶上手銬進入法庭應訊。法官允許四人保釋,但要交出護照。其中3名面對教唆罷工指控的司機,保釋金要每人1萬新元﹐另一名面對教唆罷工和煽動罷工兩項指控的司機,保釋金爲2萬新元。由於四名被告無法籌足保釋金,金額由當地人士爲他們繳納,將之保釋。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兩名官員到庭旁聽。同案的另外29名中國外勞,上週已經被譴返中國,一人本週判罪成,即時入獄6星期。

人權觀察週四發表聲明,呼籲新加坡當局放棄起訴,並停止同工不同酬的外勞歧視做法。這些中國外勞,投訴他們的工資比馬來西亞工友低。新加坡的全國職工總會秘書長林瑞生就表示,司機罷工中,勞資合作不夠緊,非法罷工事件是不應發生,並可避免的。

香港的職工盟成員週三則在新加坡駐港領事館,抗議新國打壓工人罷工權利。成員譚駿賢對本台講,中國與新國都是獨裁國家,譴返中國外勞事件令中國無臉子,而新國的民意支持國家打壓外藉工人權益,顯示獨裁國家的民眾,很容易受政府洗腦。

另外,發生罷工的新國SMRT巴士公司,高層人事據當地傳媒報導,將發生“大地震”,將引進幾名高級軍官,來加強公司的 “人事與物流管理”。曾任新國三軍總長的巴士公司總裁郭木財表示,將委任兩三名高級軍官,加入管理層,一人是現任國防部國民服役事務處長許慶瑞上校。

----------------------------

2012-12-03

新加坡26年來發生首次罷工,一名參與的中國籍司機週一“承認”非法罷工,即時入獄6個星期,同案29名華工週日被遣返中國。中國外交部對事件表示關注。(何山報道)

中國交部發言人洪磊週一表示,被遣返的29名中方人員週日已經安全返國,外交部對案件高度重視。中國駐新加坡使領館人員對被捕和被遣返的人員,進行過領事探視。中國外交部和駐新加坡使館將繼續密切跟蹤事態,與新方保持溝通,協調妥善處理事情。

上星期,100多名來自中國的司機,因不滿公司同工不同酬,發起罷工。38歲中國外勞 包鋒善(Bao Feng Shan),曾揚言資方“不答應訴求就再罷工”,他週一當庭認罪,被判入獄6星期,即日服刑。不過,庭上沒有律師為包鋒善辦護。同案的另外四名中國外勞被告,本週四將再出庭。一旦被定罪,將最高被判入獄一年,罰款最高2000坡元,即等同兩個月的工資。

對於新台坡發生26年來首次的罷工,還有華人被判刑,當地的華人反應冷漠。有心理輔導中心的員工表示,沒有收到中國外勞要求的心理輔導,從新聞知道事情,但就不方便表達看法。他說:“這新聞我是有看過,不過我們是小小的心理,涉及國家的新聞不願評論。”

另一華人林先生受訪時,開始也是不願多講,說“這不關我的事,我不與置評,如果法律規定不行,就絕對不行,他們知道法律是這樣,就必須承擔後果”,他繼而支持政府的控罪,“社會的安定最重要,安定的社會如果有些人來破壞,我們這些守法的人怎辦?”

新加坡新明日報報導,38歲的包鋒善,2008年受聘為車長,控方認爲“包鋒善雖然不是罷工的慫恿者,但是積極響應罷工行動”,法官施奇恩同意主控官的看法。

上週一,171名中國外勞,不滿馬來西亞籍的司機薪水比他們高,穿著紅色制服,聚集在宿舍樓下拒絕上班。第二日的罷工,人數則降到88人,他們要求人人同工同酬。資方與員工進行多次商討,答應7天後,即本週一給予答案。

記者再問林先生,為甚麼馬來西亞的司機,薪水比來自中國大陸的高,那不是歧視嗎?

林先生:這是他們巴士公司的事情,自己內部的問題,不能因為內部的問題,影響到大眾運輸系統。新加坡這麼少,要沒有資源,上面有這麼多的種族住在這一邊,一定要嚴刑峻法,不然信回教的人、信天主教的、佛教的人,沒有一個嚴格的法律,新加坡一定會亂。

根據新加坡的法例,重要部門如 “運輸”,罷工必須提前14天通知及滿足其它要求,否則視為“非法”。 發生上週一的罷工後,中國外勞所在的SMRT公司,答允中國籍司機,薪水從1075元調高至1100元,公司並考慮將年假折換成現金,使司機每年可多賺540坡元,並在2013年改善宿舍待遇。

----------------------------

點評:

李氏喺星洲獨裁早有所聞,隻客家佬乜唔好學,偏偏學支那啲所謂“華人文化”,引入撈式漢語同撈式簡體方塊字之餘,仲喺星洲國內竭力去粵化去潮化同去哎化。不過,佢都識碼實美國,令星洲可以喺印尼同大馬強權下低艱辛續存,兼且識得維護本國勞工利益,亦難怪啲坡佬唔撐呢個李氏獨裁政權。之但係“罷工”都屬非法,噉就真係誇張,呢家嘢同現世嘅普世價值嚴重背離,怪唔得知蓋洛普最近嘅關於全球各國幸福指數嘅排行星洲倒數第一!

HK啲工運屌坡府專權屌坡佬甘心畀坡府洗腦又真係傻得交關,咩冚世界無產者聯合起身,真係廢嘅,正如HK法律界公民黨啲友支持外勞有居港權一樣,話咩法律人人平等,都係超級浪漫理想主義,凈識一味讀死書,諗都冇諗過喺現實政治入邊呢啲嘢必定會有一個民族性嘅影響同族群利益喺樹。每個國家嘅法律永遠都衹會維護佢自己國民或者主流族群嘅利益,外勞外傭統統係外人,又點可能同本國公民咁高咁大?若然可以嘅話,噉世界晨早就大同喇,家時仲邊會有N多國家喺樹?
Attachments
singaporeWEB_feature.jpg
singaporeWEB_feature.jpg (118.73 KiB) Viewed 160 times

Re: 支那外勞撩起星加坡26年嚟首次罷工 坡佬撐坡府一定要嚴刑峻法應對外嚟嘅滋事支撈

Dec 22nd, '12, 17:11

新加坡罷工事件折射的中國人形象

2012-12-13 18:26:00

http://thehousenews.com/politics/%E6%96 ... %E8%B1%A1/

十一月,有兩則關於中國人的新聞令新加坡人躁動不安:先是獅城廿六年僅見、由中國藉巴士司機發起的罷工行動,然後是新加坡地鐵公司以「徇眾要求」為由決定增設華語站名廣播。

地鐵公司的做法不單引起爭議,更惹來揣測這是為了遷就人數愈來愈多的中國新移民。有馬來與印裔新加坡人先後投書報紙論壇,質疑只增設華語廣播,有眨低同為官方語言的馬來與坦米爾語地位之意,不利新加坡多種族的社會和諧。地鐵公司「徇眾要求」的理由觸怒了很多網民,當中包括佔人口七成四的新加坡華人。有網民說:

「新加坡是不是已逐漸變成『小中國』?雖然我是新加坡華人,但也認為華語站名廣播毫無必要!」;
「我們本地人,不論老少、不論種族、不論學歷,都能適應使用英語作為日常溝通語言,為甚麼新移民不能?要知道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不是中國城市。」

不了解新加坡華人與中國人差異的人,大概會對這種反感情緒感到好奇。實際上,這種情緒很大程度影響著新加坡人如何看待那171名中國藉巴士司機的罷工行動。中國司機因為不滿待遇較其他外勞差、住宿環境惡劣而發起工業行動,最後家長式管治色彩仍然未褪的新加坡政府利用嚴苛法例把行動定性為「非法罷工」, 5人被撿控、29人被遣返中國、50人被警告。

換轉是新加坡人罷工,社會評價很可能會不一樣,平日愛批評政府的人應該會把罷工者吹捧成英雄。但由於今次參與罷工的是中國人,很多本地人便趁機宣泄積壓已久、對政府外來人口政策過於寬鬆的怒氣。發生罷工後,有政府民意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者同意罷工司機應該得到懲罰。網上不乏懷有惡意、有種族主義傾向的言論,例如:

「請不要送這班司機進入監牢。我可不想見到自己繳交的稅款被用來照顧他們的起居飲食。該判他們鞭刑,然後要他們自費回國。」;
「應該遣返所有參與罷工的中國司機。政府應該及早察覺,他們令新加坡如芒刺背。看看鄰國的司機,言行舉止都比他們好!」

在以大都會著稱的新加坡,這類針對外地人的激烈言辭只是近年間才變得常見。因為政府「門常開」的政策,新加坡人口於2007-2012短短五年間增加超過70萬。現在530萬人口當中,有三分之一來自外地,這對本地人生活構成壓力。2011年約12萬個新增職位當中,有七成被外地人佔去。過去七年,私人樓宇價格上升八成。政府向外地人傾斜的人口政策遂引起民怨,導致執政黨於去年國會大選支持度跌至歷史新低。

民眾亦逐漸將矛頭指向外地人──人數眾多、已達一百萬、「口音奇怪」的中國內地人首當其衝。雖然現今新加坡華人的先輩大都是從中國南來定居,但有至少兩代人因為接受英語教育,英語說得遠比華語流利,文化上他們靠近香港、台灣的中國人多於中國大陸的中國人。這種文化差距使新加坡華人與中國內地人易於發生磨擦。

地少人多、生活競爭劇烈使本地人更難對中國內地人產生好感。曾旅居獅城的中國作家九丹,十多年前曾寫過一部具爭議性但很受歡迎的小說《烏鴉》。這部小說描寫一批內地女人為了在新加坡生存、取得長期居留權而如何不擇手段。至今這種負面的「大陸女人」形象在新加坡仍然相當鮮明。有次筆者在熟食中心與新相識的新加坡人閒聊,他們便提到這種觀感。去年八月,有關中國新移民因為無法忍受咖哩味而投訴印裔鄰居的報導,使本地人對他們不願入鄉隨俗、難以相處的印象加深。事後,有新加坡人發起全國「煮咖哩」活動、保衛「國菜」,超過四萬人響應號召。「中國司機」不守規則、罔顧人命、半年內釀成三宗致命車禍的行為,更令新加坡民眾怒氣沖天。今年五月,中國年輕富商駕駛法拉利豪華跑車,超速闖紅燈,撞死新加坡的士司機與日本乘客,就曾引發軒然大波。中國留學生網上留言「新加坡狗比人多」、中國網民稱呼新加坡為「坡縣」為這緊張關係火上加油。

發生法拉利車禍後,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呼籲獅城的中國公民注意形象,但破損形象已變得難以修補。七月,有博客為兩名死於地盤意外的中國客工家屬募捐,享有樂善好施聲譽的新加坡人卻沒有熱烈響應。於剛結束的倫敦奧運會,當成員包括兩名中國新移民的新加坡乒乓球國家代表隊為國家贏得獎牌時,沒有很多人為此而雀躍,大都表現冷淡。

儘管如此,有新加坡人仍然願意為中國罷工司機說話。跟據當地傳媒的調查,有六成四受訪者認同中國司機的罷工行動,與政府民意調查結果大不相同。中國司機的新加坡同事為他們籌錢,協助他們保釋外出。有四名新加坡律師願意免費為中國司機出庭辯護。有網民認為:

「我不明白為甚麼要批評中國司機的罷工行動。難道沒有人察覺,若然有一天我們新加坡人罷工,大概也會有同樣遭遇嗎?如果你的僱主非常刻薄、開的工作條件苛刻,政府又只會在旁說你運氣真差,而你又因為某些原因不能辭退工作,那時候,你會怎麼做?」

不能否認,有部份新加坡人對中國內地人存有偏見,但這不足以說明新加坡人正在變得「仇外」(xenophobia)。除了有些人會在網上抨擊外地人,一般新加坡人都頭腦冷靜、表現克制、抗拒暴力,不會毫無情理地憎恨或者恐懼外國人。至今沒有任何外地人在街上被毆打受傷。新加坡政府屢屢標籤國人有「仇外」傾向,其實只是為了回駁國內對人口政策愈來愈猛烈的批評。

事實上,新加坡與香港社會對中國內地人的反感情緒頗為相近,這不免令人想起毛澤東的一句話:「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可能有人會認為,這些反感情緒不過是源於偏見。但問題是,為甚麼這兩個不同的城市會有著相似的偏見?最近,英國媒體公佈全球國家軟實力排名的調查結果,30個國家之中,中國只能排名22,成績未如理想。若要重新思考應該如何理解「中國崛起」,新加坡罷工事件折射的「中國人」形象會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原刊於《陽光時務週刊》第35期《痛哉西藏》。)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