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 20th, '13, 13:44
斯諾登正瘟神 美支爭拗要HK埋單 支那操縱港支政府放走斯諾登或令HK佬喪失赴美免簽證待遇 西環契仔謝偉俊竟然話冇計 香港冇主權嘅巨痛
美國駐港總領事楊甦棣:斯諾登能離港反映美港現已失去互信
2013-06-28
洩密的美國國安局前外判僱員斯諾登的父親去信美國司法部,有信心兒子在一定條件之下會回美受審。他憂慮兒子被他人包括維基解密“操縱”。美國駐港總領事楊甦棣則發重話,斯諾登能離港,反映美港現已失去了互信。南美委內瑞拉總統表示願意給予斯諾登人道庇護。(何山報道)
美國NBC 新聞的報導,斯諾登父親最近雖然沒有與其子聯絡,但他已經去信司法部,表示只要提供特定的條件,有合理的理由相信兒子會回到美國,包括要保證兒子在受審之前不會被拘留,可以選擇審訊的地點,及法庭不頒禁制令,可以討論其子的個案。斯諾登的父親還憂慮,其子正被他人操縱,包括反政府的維基解密等。
委内瑞拉總統馬杜多週四讚揚斯諾登是“果敢的青年人”,並表示願意向其提供人道的政治庇護。斯諾登曾向厄瓜多爾申請尋求庇護,厄國表示仍未處理有關的難民申請。該國總統週四晚表示,會給予這名美國的逃亡者一個安全的地方。厄國享受美國給予自由貿易地位,七月底到期,要經美國國會再次審理。厄國政府表示,不會接受任何壓力,寧願放棄美國給予的特惠關稅待遇,亦不會因為商業利益將出賣原則。美國是厄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每年出口去美國90億美元。
在香港,美國駐港總領事楊甦棣發表重話,指責港方拋出未能禁止斯諾登離港的理由並不誠懇。楊甦棣對外國通訊社說, 3年來與香港建立的互信,已經失去。在華府正忙於處理斯諾登的泄密底細,根據正常的引渡程序與港方溝通時,港方卻給美國的政策制定者,留下“苦澀的味道”。這位7月底即將退休的美國外交官楊甦棣還說,個人很痛恨將香港當作只是支那的另一部份來處理,但問題來了,斯諾登事件之後會怎樣,連他也不知道。
美國國安局局長亞歷山大就表示,因為有監控計畫,才成功的攔截54個有關恐怖分子案件,當中13件跟美國本土有關係,其餘案件都涉及海外,其中25件發生在歐洲、11件在亞洲以及5件在非洲地區,12人被認定提供恐怖組織物資支持。對於美國網路公司以及電話公司,被要求提供“元數據” (不包括通話內容),亞歷山大說,這些數據平常都是放在“虛擬保險箱”,在合理確切懷疑下,國安人員才能取閱。對於美方會否用軍事行動逮捕斯諾登,司法部方面表示,以司法管道來解決。
---------------------------
香港放走斯諾登或失赴美免簽證待遇
2013-06-26
美國國安局前外判僱員斯諾登,目前仍停留在俄羅斯,但去向不明。事件除引發中美俄三方外交角力外,被美方一直指摘放走斯諾登的香港,懷疑也成為美方的報復對象,美方聲稱事件會影響香港市民赴美免簽證待遇。另外,香港保安局已去信美方,要求解釋美方入侵香港多個網絡的報道,但至今仍未回覆。(文宇晴報道)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文特雷爾在回應記者提問時指出,斯諾登事件可能影響到香港納入美國免簽證計劃。他說︰“正如我們之前所說,我不會深入這個問題,當我們在此關鍵事項上合作破裂,這些議題明顯會有影響。”
曾代表旅遊界的立法會議員謝偉俊表示,業界一直希望香港能取得赴美的免簽證,但是斯諾登事件已引伸至國家政治層面,目前業界只能持觀望的態度。
謝偉俊說︰“當然希望有這免簽證安排,但遇上這些情況我想大家都沒有辦法,只能暫時持觀望的態度。也不到我們擔心,因為始終都是雙方的協定,不過我們總不能為這個協定,放棄或不做一些事情。”
記者問︰“會否擔心中美越來越多問題會衍生?”
謝偉俊回答︰“要發生的始終會發生,這事本身就一直在發生,只不過這次把一些底牌放出來,然後大家可就現有情況具體地討論一下。既然美國可以指控中方,那麼中方作出回應,也是好事來的。”
由香港商人成立的非牟利組織“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在本月中曾訪問美國。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啟宗向媒體表示,如果香港無法理依據接受美國提出引渡的要求,香港的國際評級可能會被降低。他認為香港應該依法辦事,無需討好每個人。
另外,對於斯諾登早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指,美國國家安全局曾入侵香港多個電腦網絡,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周三在立法會上表示,港府已有措施維護政府網絡安全。他及後在會見媒體時又說,保安局上周五已致函美方,但對方至今仍未就事件解釋而感到失望。
他說︰“保安局在6月21日向美方致函,正式要求解釋。美國政府至今仍未有回覆,我們感到十分失望。我們期待美國政府盡快向港人作出完滿以及全面的交代。”
香港《蘋果日報》獲得一份由入境處於周日(6月23日)發出,給香港多間航空公司組成的航空業者聯席會議一份緊急傳真信件,要求緊急通知成員航空公司,禁止他登上任何前來香港航班,否則便需負責有關的羈留和遣返費用。
信件中又列明斯諾登的姓名、出生日期和美國護照號碼等資料,以供航空公司識別。入境處發出傳真信件的日期,即斯諾登離港同日。
---------------------------
港府中間人兩次遞話要求斯諾登離港
2013-06-24
美國政府要求香港協助引渡回國的美國國安局外判前僱員斯諾登,離開香港週日晚抵達莫斯科後,週一原訂由莫斯科轉飛古巴再前往尋求政治庇護的厄瓜多爾,但傳媒報道他未有登機,目前行踪未明。(何山報道)
被美國通緝的斯諾登,周日早上乘坐俄羅斯航空公司班機離開香港,前往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美國傳媒週一登上斯諾登原本週一要飛往古巴的航班,發現飛機起飛之後,斯諾登的位置仍是一張空凳,航班上沒有斯諾登的影蹤,相信他目前仍留在莫斯科。
美國傳媒並報導,斯諾登攜帶著四部電腦,一個移動的母指碟電腦硬盤離開香港,相信內部藏有眾多美國政府的機密文化。中國政府及香港方面,不希望作為該次事件的“玩家”,所以任由斯諾登離境,前往俄羅斯。
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週一主動對傳媒表示,斯諾登是以合法及正常渠道自行離港,他說理解美方的投訴,但港方依法辦事,入境處沒有收到美方注銷斯諾登美國護照的通知。
梁振英說﹕“ 我們要有程序上的公義,因此處理美國政府向特區政府的(引渡)要求時,我們需要進行相關程序,包括要求美國政府補充一些重要的資料,所以在這過程中,斯諾登先生作為正常旅客,用正常途徑離開香港,我們是無任何法律的根據阻止或限制其離開香港。“
對於聲稱受斯諾登委托的立法會議員兼律師何俊仁表示曾有中間人繞過律師向斯諾登傳話,梁振英表示,對於所謂的中間人,他並不知情,但他表示斯諾登並非只向何俊仁一人接觸,還有其他人。
厄瓜多爾外長帕提諾表示,已經接獲斯諾登的庇護要求。帕提諾對路透社表示﹐在斯諾登的個案中﹐人權是主要的考慮因素﹐並指斯諾登是被迫害。
兩個星期以來斯諾登一直藏匿在香港,期間透過中間人,主動接觸香港民主黨主席何俊仁的律師樓,並曾委託何俊仁律師,與特區政府接觸。何俊仁週一對傳媒交代事件時指,相信直至他通知港方,港府並不知道他是斯諾登的代表律師。
何俊仁並說,斯諾登先後兩次收到自稱是港府的中間人,要求他離開香港;但他代斯諾登向港府高官求證未獲回應。何俊仁相信港府處理此次事件角色被動,沒實質權力,而北京又不想出面,所以連港府能否通知何俊仁本人,都要透過中間人的渠道。
何俊仁說,“究竟整件事情是否中央政府駕馭著,完全指揮,我沒有完全的資料,但我看香港政府小心的程度,連半點風聲都不跟我講,明知我是授權的,我是有理由相信香港政府是沒權的,整件事北京決定,由北京決對最適當的方式解決。北京這次也不會站到幕前,因為會影響中美關係,就背後操作,斯諾登離開,香港政府沒有甚麼角色,唯一的指示,就是在機場不要截停他。”
何俊仁指斯諾登到香港不久,照顧他的人聯絡其律師事務所一名律師尋求協助,要求他代表聯絡政府。何俊仁上周五曾與一名政府高層官員開會,了解政府將會如何處理斯諾登的事,這名官員並無回覆,只紀錄了斯諾登的要求。晚上,一名中間人突然找斯諾登,指他應該離開。至星期六凌晨,美國報章引述消息指,已向斯諾登發出臨時拘捕令。斯諾登就要求何俊仁向政府確認,中間人所講的是否政府立場,同時間斯諾登考慮乘坐當日晚上的航班往俄羅斯。但政府一直未有回覆,直到週六傍晚六時,斯諾登出發去機場前,何俊仁收到政府官員回應指無補充,斯諾登決定繼續留在香港。
當晚斯諾登再次收到中間人通知,表示他應該離開。斯諾登決定乘坐星期日早上十一點的俄羅斯航空公司航班離開香港。其中一名律師一直陪伴斯諾登至登機閘口。期間,發現有便衣的警務人員一直在場監視。
何俊仁形容香港政府的處理手法並不尋常。斯諾登搬離酒店後,一直都在私人地方,曾轉地點一兩次,都是晚上離開,整個過程十分保密,連與律師開會時,律師的電話都要放在冰箱。
---------------------------
美國連續炮轟中港放走斯諾登
2013-06-24
華府相信斯諾登仍在莫斯科,白宮發言人卡尼(Jay Carney)期待俄羅斯將斯諾登驅逐出境,他並嚴詞批評香港及中國,在有通緝令下刻意放走一個罪犯,毫無疑問傷害美中關係。(何山報道)
卡尼週一表示,華府相信斯諾登目前仍在莫斯科,期待俄羅斯將斯諾登驅逐出境。美國經常都會同意俄方的要求,將俄國犯人引渡。對於週日,港方讓斯諾登離開,他說”毫無疑問”會傷害中美關係。放斯諾登走,是中方一個刻意的選擇,在有效拘捕令之後,放走一個罪犯,會對雙方關係造成負面影響。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對事件極度失望﹐指香港及中國處理斯諾登事件﹐是外交上的” 一大倒退“﹐尤其當美國正尋求與中國建立互信的關係之際。
之前,國務卿克里對事件感到失望,他指斯諾登是 “叛國”,香港與俄羅斯在知悉美國通緝斯諾登之下,他仍能離開香港及抵達莫斯科﹐事件會影響美中及美俄關係。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言人表示,斯諾登與莫斯科當局是否有聯繫,克裏姆林宮毫無所悉
維基解密的創辦人阿桑奇週一表示,斯諾登是在美國取消其護照之後,持有厄瓜多爾提供的難民證離開香港,目前健康與安全,但由於受到美國的威脅,拒絕透露目前藏身位置。
維基解密並承認,有協助斯諾登離開香港,到某個民主國家申請政治庇護,可以是冰島或厄瓜多爾,並協助他獲得所需旅遊證件,但沒提到斯諾登將會到哪個國家。
華盛頓郵披露,美方已於22日撤銷斯諾登美國護照,但他仍能在翌日,23日離開香港。港府事前是否清楚史諾登證件的有效性值得關切。美國司法部長霍爾德,在19日曾親自致電香港律政司長袁國強,說明事件嚴重性,敦促香港尊重美方要求逮捕史諾登。
不過港方在霍爾德出面關切後仍未採取行動,並於21日要求美方就案件提出更多資訊,美國司法部仍在回應過程中,愕然得知斯諾登離開香港。美方官員說,美方一路和香港協商至21日,港府方面從未提過美國拘捕的要求,理據上有不足。美方認為香港的決定將特別引起很多麻煩。
美國傳媒分析,美方目前處於被動情況,不可能在俄羅斯或厄瓜多爾當地政府的默許與不反對下,秘密將斯諾登帶回美國。斯諾登隨身攜帶的四部手提電腦,則是有十足的情報價值。
斯諾登原定有一張在週六離開香港的機票。斯諾登在22日收到中間人消息,最後決定週日離開。斯諾登的代表律師何俊仁向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指出,他於18日晚間透過幫助斯諾登的人士牽線,在車上會見斯諾登,當時他戴著帽子和太陽眼鏡不發一語。一行人來到新界住處,將手機放在冰箱後,斯諾登才侃侃而談,在場還有幾名律師陪同。會面2小時間,何俊仁帶了薄餅、炸雞和百事可樂,提前為他慶祝30歲生日。
會面中斯諾登要求何俊仁接觸香港政府,試探港府對案件的態度,何俊仁於21日與港府高層官員及其一名助手接觸。期間港方只聽取何俊仁的問題,包括斯諾登憂慮,港方會否被容許他安全離開香港;一旦進入港美引渡程序,他在港可否保釋等。
22日上午,斯諾登告知何俊仁律師,收到中間人士傳來的 “奇怪訊息”指出,他應該離開香港,斯諾登再度要求何俊仁與港府接觸,瞭解訊息是否正確。22日下午6時與港府再度接觸,但得到的說法是 “政府已經沒什麼可說了。”
當時已相當緊張的斯諾登,放棄原訂週六晚間前往莫斯科的班機。何俊仁說,23日清早收到消息,斯諾登已驅車前往機場,有便衣警力在周圍。何俊仁表示,期間協助斯諾登的人士是熟悉港府的香港居民,但不清楚最後提示他離境的人士,是否與香港和北京政府有關係。
美國國安局局長亞歷山大週日在接受美國ABC電視訪問時,沒有直接回應事件,但指收留及放走斯諾登的國家,對美國也在做同樣的事情 (入侵通訊網絡)。亞歷山大並說,美國政府只是收集國家所需的資料,不是要監控全球所有通訊,主要亦是為了防範恐怖襲擊;另一方面是要調查誰收集美國的情報,找出源頭。
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範斯坦認為特區政府顯然是得中國政府默許,才讓斯諾登出境,又說中國錯過了藉引渡斯諾登回美國,改善與美國關係的機會。民主黨的參議員舒默相信斯諾登很可能是得到總統普京批准,才能乘搭俄羅斯航空客機抵達莫斯科。多名美國會議員亦批評中國和俄羅斯,分別容許斯諾登離境和入境,會損害與美國的關係。
---------------------------
美國對中俄協助斯諾登表示不滿
2013-06-24
6月18日,香港街頭支持斯諾登的標語。(法新社圖片)
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言人表示,斯諾登與莫斯科當局是否有聯繫,克裡姆林宮毫無所悉。美國國務卿克里對事件感到失望,香港與俄羅斯在知悉美國政府通緝斯諾登下,他仍能離開香港及抵達莫斯科,事件會影響美中及美俄關係。
被美國取消了護照的斯諾登,在香港機場仍可以成功登機,美國國務卿克里及白宮深感困惑。國務卿克里說斯諾登是“叛國”,警告俄羅斯與中國,拒絕引渡將毫無疑問影響與美國的關係。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亦強烈反對香港和大陸讓他離境,指決定不利港美和中美關係。美國國安會發言人並希望俄羅斯可以考慮各項選項,將正在當地的斯諾登驅逐出境。
俄羅斯總統普京證實,美國國安局前外判僱員斯諾登仍在莫斯科機場的禁區。普京指俄美之間沒有引渡協議,並指任何有關斯諾登事件對俄國的指控是“廢話及垃圾” 。國際特赦組織則呼籲美國﹐不要起訴披露政府侵犯人權的斯諾登並指難民申請期間,法律上不能被引渡。
美國週一鎖定國家安全局前外判僱員斯諾登,仍身在俄羅斯;俄國總統普京週二在芬蘭接受俄國英文電視台(Russia Today) 訪問時證實﹐斯諾登仍在莫斯科的Sheremetyevo 國際機場的禁區﹐並指他是一個自由人,俄美之間沒有引渡協議,他在當地沒有犯案,不能逮捕他。普京並說,斯諾登越快作出決定他的目的地,對他本人及俄羅斯都是一件好事。普京的表態更為事件定調,指無權將斯諾登交給美國。他並下重話說,任何涉及斯諾登對俄方的指控﹐都是 “廢話與垃圾”。
維基解密方面就表示,英國公民、調查記者哈裏森 (Sarah Harrison)正陪同斯諾登,勇敢的哈裏森目前健康,安全。維基解密承認協助斯諾登離開香港,到某個民主國家申請政治庇護,並協助他獲得所需旅遊證件,但報道沒提到斯諾登將會到哪個國家。
俄國外長拉夫羅夫早前說過,斯諾登“並未進入國境”,即以機場禁區作為托辭。美國傳媒就報導,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米勒與俄方的對口部門通了電話,美俄的相關部門在過去一晚,亦作了眾多的溝通,但俄方拒絕美國的引渡要求。
美方傳媒引述的情報分析,幾乎都認定,俄羅斯對斯諾登攜帶的四部手提電腦內存的機密文件有興趣,擔心俄方將硬盤備份。俄國的通訊社引用匿名的俄方情報人員並表明,俄羅斯非常希望了解中情局的機密,對掌握NSA的電子情報收集方法,極有慶趣。至於美方會否逼使運送斯諾登的客機降落美國本土,分析說機會不大。
正在沙地阿拉伯訪問的國務卿克里週二表示,沒有需要提升與俄國的對抗層級,克里期待俄方冷靜,華府不是要與俄國對抗,克里並說,斯諾登案和其它國家的網路攻擊無關,史諾登有管道取得美國國家機密,背叛國家攜出機密,這與他國的網路駭客行動極不相同。
美方分析員並指,斯諾登所披露的資料,已擴展到美國對俄國、中國等收集情報手法,與原本其聲稱只針對華府侵犯國民電話、電郵私隱的初衷有所變調。
目前,美國新聞工作者同業公會 (The Newspaper Guild),在內部的網上調查,接近8成的受訪者,都認為斯諾登的做法是 “愛國” (77.5%) ,不是 “叛徒” (22.5%)。 人權組織國際特赦就呼籲,美國不要起訴披露國家侵犯人權的所有人士,相關的披露是資訊自由所保護的;另外,對於正在尋求庇護的人士,法律上也不能夠被引渡。
美國總統奧巴馬週一亦被記者問到斯諾登事件﹐他指美方正通過適當的法定渠道,將斯諾登從俄羅斯帶回美國。而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同時亦表示,中國容許斯諾登從香港離開,將損害與美國關係,中國政府這樣演繹國際之間協議,特別是引渡條約,將會開一個壞先例。
---------------------------
斯諾登透露美國監聽盟國
2013-07-01
美國國安局前合約僱員斯諾登藏身在莫斯科國際機場已經踏入第七日,德國及英國的媒體則引用相信是來自斯諾登的機密文件指,美國對盟友,如德國、義大利、日本、韓國、印度都有監聽計劃,德國更是首當其衝,被監聽的量數最多。德方表明,如報導屬實是“震驚”,“不可接受”。(何山報道)
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發言人週一表示,一旦確認歐盟與歐洲國家的外交辦事處被監聽,將清楚地表明,監聽朋友的做法是不可接受。默克爾的發言人並說,現在已經不是冷戰時期。德國《明鏡周刊》在週末期間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對歐盟在華府、聯合國及布魯塞爾的辦公室,都有監聽通訊的行動。報導說,NSA對德國的監聽比其他歐盟國家要多,在任一個普通的月份,NSA對德國監聽的電話、電郵、短訊,就達5億個。
德國的反對黨,第三大黨綠黨提出,歐洲可以給與NSA的前合約僱員斯諾登安全庇護。綠黨的黨魁對當地的電視台說,斯諾登要向專制的國家尋求庇護是一種侮辱(outrage),像斯諾登這樣的人,他向歐洲市民及歐洲的公司,披露了一個大規模的襲擊,這是一種服務,要受到歐洲的保護。
歐盟委員會發表聲明說,已即時與美國當局接觸。歐盟司法專員雷丁警告,假如報道屬實,將影響歐盟與美國有關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歐洲議會的主席馬丁(Martin Schulz)對法國電台第二台就表示,可以肯定獨裁國家、專制制度有監聽,如報導是真的,那是你的一個盟友、你的朋友也這樣做,他感到震驚。法國外長法比尤斯亦要求美國解釋,又說假如報道屬實,將是完全無法接受。
德國司法部長說,難以想像美國把德國視作敵人,要求華府盡快澄清。德國政府正希望與美國能達成歐盟美國自由貿易協議,促進經濟增長,製造就業,但是德方表明,要有必須的互信,才能達成協議。
美國方面則回覆,正核實報道是否真確。正在外訪的國務卿克里週一沒有正面回應,表示幾乎有國家,不單單是美國,在國際事務及安全議題上,都會用上眾多手段來保護國家的安全與利益。他說,據他所知,對於許多國家來說,並非不正常。就德國《明鏡》的指控,預料克里週二與歐盟外交政策專員阿什頓會面將是重點。克里說,他還沒有看到相關的報導,德國方面則表明,美國對盟友都監聽,是“震驚”。
英國《衛報》週日報導,美國對非歐盟的盟友也有監聽,38間駐美使領館是監控目標,對象包括日本、韓國及印度、土耳其、墨西哥等。《衛報》指,監聽手法包括在辦公室安裝偷聽器,以及用特製天線截取電子通訊儀器通訊。其中一份2007年的文件更記錄,國安局在歐盟駐美大使館的加密傳真機安裝竊取器,截取歐盟國家傳回本國外交部的電訊,並註明此舉是為了窺探歐盟內部的政策分歧。稍後,在亞太區的安全合作會議上,克里還要面對26個亞太區的國家及歐盟成員國。日本及韓國方面也表示留意到有關的報導,並要求華府作出澄清。
斯諾登的去向方面,有意收留的厄瓜多爾態度發生轉變。該國總統科雷亞接受美聯社和路透社訪問時表示,斯諾登沒有有效美國護照,恐怕不能離開莫斯科國際機場;而厄國駐英國倫敦大使館6月22日發給斯諾諾登安全通行文件“犯下嚴重錯誤”,將處罰領事,原本可以讓斯諾登離開莫斯科的旅行文件也失效。他說,當初沒有料到斯諾登離開香港後,是打算到厄瓜多爾,未來動向取決於俄羅斯。科雷亞上星期五曾與美國副總統拜登通電話,拜登要求厄國拒絕斯諾登的庇護申請。
---------------------------
斯諾登向支俄等20國家申請庇護
2013-07-02
目前正藏身于莫斯科國際機場的美國國安局前合約僱員斯諾登周一打破沉默發表聲明,譴責總統奧巴馬吊銷其護照,阻止其尋求政治庇護。有傳媒指,斯諾登目前已經放棄向俄羅斯申請政治庇護,轉而向包括中國在內的20個國家申請庇護,但北京方面未有證實這個消息。(維靈/何山報道)
斯諾登周一在維基解密網站(Wikileaks)發表示聲明,指責總統奧巴馬向他已提出避難申請的國家領導人施加壓力,令到這些國家拒絕其避難申請。
斯諾登在聲明中指,作為世界領袖,用這樣的欺騙手段是不公正的;法外處罰的流亡也非正義。他們的目的並非是恐嚇他,而是恐嚇那些同情和支持他的人。幾十年以來,美國政府一直是尋求政治庇護作為人類的基本權利的最有力的支持者,但不幸的是,這一權利被拒絕了。
斯諾登在聲明中批評奧巴馬政府將公民的身份作為武器,在沒有任何罪名的情況下單方面取消他的護照,令到他成為一個沒有國籍的人,阻撓他申請政治庇護。
綜合傳媒報道,除了早前向冰島及厄瓜多爾申請政治庇護外,斯諾登再向19個國家包括中國及俄羅斯申請庇護,但期後他不滿意俄羅斯要其“封嘴”的條件,已經撤回向俄羅斯申請政治庇護的申請,目前他申請政治庇護的20個國家,包括中國、奥地利、玻利维亚、巴西、古巴、芬兰、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爱尔兰、荷兰、尼加拉瓜、挪威、波兰、西班牙、瑞士、委内瑞拉、冰島及厄爾瓜多,但是德國﹑挪威﹑波蘭﹑芬蘭奧地利等歐洲六國就表示,斯諾登需要踏足他們的國土才會考慮政治庇護。
而正在非洲訪問的總統奧巴馬周一回應有關斯諾登爆美國長期秘密監聽歐盟時表示,竊聽是每一個國家情報機關常用的方式,不僅美國人對歐洲人感興趣,歐洲人對美國人的談話內容也很感興趣。奧巴馬同時向盟國表示,即使美國對他們有竊聽和監視,但這並不代表美國不信任他們。
---------------------------
斯諾登成國際棋子
2013-07-03
曾揚言收留斯諾登的玻利維亞總統,專機週三訪問莫斯科後離開,未獲得法國領空通行,逼降奧地利維也納12個小時。無國界記者就呼籲歐盟國家,要保護國安局的前僱員斯諾登,國際特赦組織則呼籲美國尊重國際法,容許斯諾登尋求政治庇護。(何山報道)
維基解密的創辦人阿桑奇與總部設在巴黎的記者無國界的秘書長,週三在法國的世界報發表共同署名文章,呼籲歐盟成員國向斯諾登提供保護。文章說,2012年10月12日,歐盟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認可在推動和平、民主、人權上的成就。歐盟要顯示出其當之無愧,值得獲獎,用行動表明對資訊自由的捍衛,特別是面對來自緊密盟友美國的政治壓力。
國際特赦表示,美國動用外交力量阻止斯諾登尋求庇護是“可悲的” ,並相信如果引渡回美,有潛在的不公平待遇,任何國家都不應該將斯諾登移交回美。組織的法律政策中心主(Michael Bochenek)表示,根據國際法,尋求政治庇護不應該被阻礙,任何法律,都不應該起訴披露侵害人權資訊的個人。
斯諾登在莫斯科國際機場的過境區已經停留超過10日之際,在莫斯科訪問完的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Evo Morales)乘坐專機,取道歐洲離開莫斯科返國,遭到葡萄牙與法國臨時取消航空許可,要迫降落奧地利維也納,停留超過12小時。
該國總統上週在莫斯科 一個高峰會時曾表示,會考慮給與斯諾登 “庇護”,沒有想到 “禍從口出”。玻國專機,在 “自願”讓奧地利當局檢查,沒有發現斯諾登之後,已經起飛返國。但該國正要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介入,認為整件事件是美方授意,違反國際法。
美國白宮、中央情報局(CIA)以及國務院均拒絕評論莫拉萊斯專機事件。
斯諾登向全球20個國家申請政治庇護,當下反應普遍冷淡,印度、波蘭及荷蘭等國家表明拒絕。 外電分析,委內瑞拉可能是斯諾登最後希望。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正在俄羅斯訪問,報道指他會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討論斯諾登的問題。 馬杜羅在會面前表示,斯諾登沒殺人,沒放置炸彈,他說的都是事實,應該受到國際法和人權法保護。 不過,馬杜羅並無回應,會否和斯諾登一起回國。
正在收留維基解密的創辦人阿桑奇的厄瓜多爾,態度也變得曖昧,斯諾登取獲得的厄國通行證件,現已被註銷。其外長週三還透露,駐倫敦大使館被發現有隱藏的收音器材。該國外長週三指,竊聽的器材三個星期前,6月16日在大使館內發現,但當時未有即時對外界說明。厄國收留阿桑奇在倫敦大使館已有一年多,並對阿桑奇發出庇護許可;倫敦方面就表示,阿桑奇一離開大使館將被拘捕。
在美國,斯諾登的父親朗尼與律師聯署公開信,稱讚斯諾登揭露美國的監控計劃,是將國會對情報機構的監督,從沉睡中喚醒,並將政府在沒有正當理由下監控民眾的問題,變成國家議題。朗尼又將兒子比喻為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愛國者。律師就說,上周六接獲阿桑奇的來電,代斯諾登傳話給父親,要他保持沉默。律師並指,希望為父子建立直接聯絡渠道,毋須再透過維基解密做中間人。
美國媒體則報導,美軍在全球的基地,包括阿富汗、中東、南亞的基地,對英國的衛報作出封鎖,不給官兵閱覽,原因是軍方不希望官兵在網上接觸到任何機密的訊息。不過,同樣報導國安局監控計劃的華盛頓郵報不受影響。
---------------------------
斯諾登會見國際人權組織
2013-07-12
2013年7月12日, 美国国安局前合约雇员斯诺登,与人权组织负责人,及维基解密Sarah Harrison(左), 在莫斯科机场禁区的会议室进行了会面。(TANYA LOKSHINA/HUMAN RIGHTS WATCH/AFP 图片)
目前滯留在莫斯科國際機場的美國國安局前合約僱員斯諾登,周五向莫斯科一些國際人權組織及知名律師求助,“國際特赦組織”及“人權觀察”在機場與他會面,商討下一步行動。而美國總統奧巴馬再提及斯諾登,對中國處理斯諾登事件感失望。(維靈報道)
《英國衛報》在北京時間晚上9時左右,上載了一張斯諾登與“國際特赦組織”和“人權觀察”的負責人以及“俄羅斯總統人權巡視員”和兩名莫斯科知名的律師在機場禁區的會議室進行了會面的照片。
“人權觀察”成員洛克伸(Tanya Lokshina)在會面後對在禁區外等候的大批媒體記者話,曾經撤銷申請俄羅斯政治庇護的斯諾登,今日會再度申請,但他計劃最終的目的地是南美洲國家。他目前已收到俄羅斯﹑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尼加拉瓜及厄瓜多爾給予的政治庇護。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莫斯科分部的值班工作人員周五接受記者查詢時表示,他們是周五收到斯諾登的邀請,並同意與他會面﹔至于如何幫助他解決目前的困境,這位工作人員表示,一切要等會面之後才知道。
“人權觀察”莫斯科分部(Human Right Watch)周五在與斯諾登會面前,也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並引述斯諾登周五發來郵件中表示,美國政府正在發起一場“非法活動”,剝奪他接受政治庇護的權利。他話,危險的升級,不僅威脅到拉美國家的尊嚴以及他個人的安全,同時也是對人的基本權利的侵害。並要求相關的國際人權組織和一些律師在莫斯科當地時間下午五點左右到莫斯科國際機場與他會面,討論下一步的行動。
“人權觀察”在聲明中還提到,斯諾登除了邀請他們以及“國際特赦”兩個人權組織外,聯合國難民署莫科斯辦公室以及俄羅斯議員尼科諾夫和莫斯科部分知名的律師也在被邀請之列。
另外,美國總統奧巴馬以及美國高層官員周四在不同場合對中國處理斯諾登的手法感到失望。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對中國沒有乘斯諾登在香港的時候交給美國感到失望和擔心﹔而中美的第五輪戰略與經濟對話周四也在華盛頓結束,美方對中國未有交出斯諾登感到非常失望。而中方則堅持話,香港特區政府依法辦事。
斯諾登自6月23日被迫滯留在莫斯科國際機場後,至少向21個國家和地區申請政治庇護,但大多數國家拒絕了他的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