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 18th, '10, 19:05
佛山鸿胜武馆
佛山鸿胜馆创办于清咸丰元年(1851),原称佛山蔡李佛馆(在佛山镇山紫村谭家祠内)。光绪初年,由蔡李佛拳创始人陈享的得意第子新会石咀村人张炎(字鸿胜)任馆长,改称鸿胜馆。鸿胜馆从成立到1949年闭馆的98年来,培养了大批武林英才,是中国成立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的武馆之一,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佛山鸿胜馆是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武术组织之一。早在咸丰初年,鸿胜馆的创始人张炎就到香港设馆授徒,其弟子陈盛、阮懈、雷灿等在清末也先后在香港设馆。大革命失败后,鸿胜馆被查封,大批武术家被迫流亡海外。抗战期间,钱维方在香港设馆授徒,阮懈的弟子刘彬1939年在美国三藩市创立鸿胜馆。四十年代,汤锡、崔章、江安、龙子祥、陈伦、刘锦东、周庆、马恩、李秋等鸿胜馆三传、四传弟子赴香港发展,成为香港一大拳派。1965年,关文经在新加坡创办鸿胜馆。1976年,陈锦辉在委内瑞拉创办鸿胜馆。1978年,郑才在马来西亚设馆,此外,加拿大、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菲律宾、德国、法国、荷兰、瑞士、比利时、印尼、南非、台湾、澳门、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也开设了鸿胜馆,传人的踪迹遍布世界各地。崔广源先生的高足陈锦辉在委内瑞拉授徒23年,任该国国防部、警察总部武术总教官,该国总统、国防部长等政要及百万以上军人、警察、平民均学过蔡李佛拳。
鸿胜馆对门徒管教甚严,并设立了“官吏不教、土豪恶霸不教、流氓地痞不教”的戒条。光绪十年(1884),陈盛继承张炎的衣钵,在佛山衙傍街大巷设馆,称鸿胜祖馆。鸿胜馆鼎盛时期是1921年左右, 佛山共有十三间,陈盛掌教鸿胜祖馆三十余年,门徒甚众,全盛期列入名册的弟子超过3000人,整个鸿胜系统的成员则上万人以上,成为中国最大的武馆。
在新亥革命、大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该馆的李苏、钱维芳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并在辛亥革命前夕组织以鸿胜馆成员为主的民军歼灭了佛山的清军。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该馆的钱维方、陈雄志、吴勤等就先后入党,并领导了佛山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蒋介石发动的4.12政变,鸿胜馆受镇压,钱、吴出走香港,鸿盛馆被迫停止活动近十年。1937年农历6月24日,“鸿盛体育会”成立,不久,国共合作,钱、吴二人从香港回到佛山主持会务,鸿盛馆投入抗战洪流中,期间,他们加紧训练会员,并组织杀敌大刀队,派会员赴中小学及各社会团体传授大刀和武术,组织抗日武装力量。1937年月2月,钱维芳再次受国民党迫害赴港,会务由吴勤主持。1938年吴勤率领200多名鸿盛馆成员组成抗日游击队,不久成为广州市区游击第二支队,吴勤任司令,后来,广二游击队发展至数千人,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
鸿盛馆自1927年的4.12政变中被查封以后起,有不少骨干流亡海外,设馆授徒,使佛山蔡李佛拳成为世界上最为流行的拳种之一。而今,全世界有数十个郭国家和地区约数十万人学习蔡李佛拳,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台湾、澳大利亚利、加拿大、委内瑞拉等还设有鸿胜馆,它在国际武术界中仍颇有影响。
1998年佛山市武术协会恢复了鸿胜馆的活动,成立了市武协蔡李佛鸿胜馆,现有会员1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