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粵農業及水利事務、自然保育政策制定同食品安全管理
Aug 22nd, '10, 16:26
珠江洪水特点
珠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造成较大洪水的暴雨成因多为锋面、西南槽、热带低压及台风等。由于流域面积广,暴雨强度大,上中游高山丘陵地区洪水汇流快,中游又无湖泊调蓄,因此遇上大面积的连续暴雨,往往形成峰高、量大、历时长的洪水,危及中下游沿江地势低洼、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城镇和广大农田,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
珠江洪水主要来自西江。西江流域幅地辽阔,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干支流的气候条件、洪水特性差异较大,洪水的时空分布比较复杂。桂江汛期较早,洪水主要出现在4-6月;郁江洪水发生较晚,主汛期为7-9月;红水河和柳江的洪水多在6-8月出现。红水河的洪水汇流速度较慢,峰形比较平缓,实测最大洪峰模数仅0.15立方米/秒/平方公里;柳江是暴雨中心区,流域呈扇状,洪水汇流迅猛,陡涨陡落,实测洪峰模数可达0.60立方米/秒/平方公里。因此柳江的集雨面积虽不到红水河的一半,但其洪峰均值却比红水河要大,且与红水河洪水遭遇的机会较多。干支流洪水汇合到梧州,较大洪水主要出现在6-8月,与柳江和红水河的洪水发生时间相应。据梧州站实测资料分析,西江一次较大的洪水过程历时30-40天,且多为多峰形,多年平均30天洪量为578亿立方米,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51600立方米/秒(1998年),调查历史最大洪峰流量为54500立方米/秒(1915年)。根据洪水组成分析,西江梧州较大洪水主要来自黔江,其洪量占梧州站的比重达65%,而黔江武宣的洪水主要来自天峨至武宣区间,约占武宣站洪量的70%。控制黔江武宣以上洪水,是西江防洪之关键。
北江洪水多出现在5、6月份,每次洪水历时7-15天,多年平均15天洪量为62亿立方米。横石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8000立方米/秒(1982年)。调查历史最大洪峰流量21000立方米/秒(1915年)。一般来说,西、北江两江洪水的发生时间并不一致,北江先于西江,但由于两江洪水频繁,且在思贤溶相互贯通,一旦洪水遭遇一起,就会酿成珠江三角洲的特大或较大洪水,如1915年、1968年、1994年洪水。
东江位于珠江流域东侧,洪水多出现在6-8月,每次历时10-20天,多年平均30天洪量为74亿立方米。东江洪水经东江三角洲汇入狮子洋后由虎门直接出海,对西北江洪水起顶托作用。
Powered by phpBB © phpBB Group.
phpBB Mobile / SEO by Arto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