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2nd, '11, 15:46
現代咏春拳形式
目前,咏春拳經典套路集中有幾種形式:
現代咏春拳形式打法
1、三套拳--小念頭、尋橋、標指。
2、一套拳--一百零八式。(實際包含小念頭、尋橋、標指內容)
3、十二套拳--十二種基本訓練方法。
修煉秘笈口訣
咏春絕技 源自少林 招無虎鶴 法無五行
只談綫位 力與角度 同門技力 四位三度
以弱勝强 始是功夫 內外相消 幷無絕招
蓄勁似蛇 發勁似猫 朝形似鶏 陰陽發力
不行心意 只用精神 來留去送 甩手直沖
梅花五點 手脚互通 門分內外 手有生死
勁發六合 力從地起 發勁在腰 出招在膊
力未還原 切忌出手 寸內發勁 力有對錯
發盡散盡 散盡發盡 力有八種 當知分間
真假虛實 蓄穀鬆散 綫有安危 主分內外
頂位定位 得不追手 拳入三關 任我行走
馬有五敗 十者九壞 演挾跪撑 攤身最慣
敵手行橋 必須落馬 蹬腰作勢 爲搶內門
上不過膊 中不過爭 下三路手 以脚消脚
擺放有威 打須有勢 三角朝形 綫守分明
橋行中綫 指尾垂地 正身子午 側身爭底
兩點之間 直綫最短 轉馬朝形 以圓化直
敵壓三關 以橫打直 拳有三尖 掌有三角
有身打身 無身打頸 怕打終打 貪打防空
以攻爲守 以守爲攻 追形接打 變化無窮
三樁三拳 步手身全 地脚梅花 木人紅船
念頭主守 尋橋打手 追形之始 求諸標指
旁邊輔助 箭槌八種 走馬斜角 幡龍跳躍
固定標步 半全起脚 練力之法 階段五重
松沉穩勁 清脆玲瓏 先松後緊 再緊後松
松松緊緊 循環不窮 邪行仇念 正用精神
假想有敵 不可用心 意投于外 一點精神
反覆練習 配合由勤 手脚屬我 控制隨心
升肩聳膊 氣提不利 意沉身穩 高低無忌
發力出招 必第一下 手脚發力 與身無關
力無定位 喉嚨爭膊 嘴不閉氣 力發無形
動靜無礙 語出如寧 拳爭掌膊 也可傷人
中路邊欄 拋橋窒手 咏春八手 皆可攻守
標圈伏綁 困刮耕攤 可從中破 困手橫攔
綁有正錯 錯非真錯 按頭屹尾 按尾屹頭
中間綁起 有影無形 武欲精通 唯從苦練
先成後化 先化後成 刀切雖齊 墨守成規
藝能巧變 將形補位 因緣各就 殊途同歸
咏春拳是支那武術門派之一,五十年代由葉問帶來香港、從七十年代開始,由梁挺首先帶往德國,從此在歐洲快速發展,爲多國特警所采用的拳術。咏春拳術以一套實際拳術戰鬥理論爲主,以身體結構、關節活動及流體力學開始研究改進。
前輩們進而設計了一套由淺入深的訓練系統,由單純的靜態氣功及手部動作開始,直至意念反應全身總體運動爲止。除了真正可以用于攻防之用,及至其訓練“黐手”階段,由于是練習自然反應,不要硬套次序招式,更加使人感到興趣。所以凶猛的咏春拳術訓練可以上擂臺比賽,而一般訓練亦可視作長期强身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