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獵德端午扒龍船
2010年06月28日
纵横交错的河涌水系,构成了广州的血脉。八百年水乡,每逢端午节,猎德村村民们就会沿着水路,扒龙船去“探亲”。
炮仗声中烟雾弥漫,同宗兄弟龙舟竞渡,鼓点声声,呐喊阵阵,挥洒的是汗水和浓浓亲情。而那上千人同吃“龙船饭”的盛景,又刻画过多少广州仔女的家乡记忆。
一河两岸的猎德,曾号称广州“最靓的村落”,也曾是“龙船探亲”最“威水”的景致。作为第一个改造的城中村,今年的端午节,猎德汇聚了全城人的目光。
猎德的水清了没有?猎德的龙船还扒不扒?本报多名记者前往猎德村,为您记录“龙行猎德”的岁月。
扒龙船“快活龙舟愁闷戏”
“水还是比以前好咗好多。”猎德村7条龙船的“掌门人”———58岁的李世樑说。他是土生土长的猎德村民,村第二片生产队的队长,村民都亲切地称他为樑叔。
“但你话好好,就好难咯”,李世樑樑叔指着脚下黄澄澄的涌水说,“以前有好多鱼仔虾仔戛!”
樑叔六七岁时,未上小学,先做“扒仔”,扒龙船去“采青”。龙船前后各坐一位长者,十几个16岁以下的“童子”,扒到禾田里,采整株的水稻放在船头船尾,祈求风调雨顺。
樑叔说,那时没什么娱乐,做采青童子扒龙船是一年中最盼望、最热闹、最快乐的事。所以有“快活龙舟愁闷戏”的说法。在细路仔眼里,“咿咿呀呀”的粤剧怎能跟激情四溅的扒龙船相比。
现在,猎德的禾田没有了。村民们便预先在花盘里种下禾苗。“采青”时,一盆盆放在涌边大树下,燃香祷告。龙船扒到此处,便拿一盆放在船头船尾。
学游泳“撑吓撑吓就识咯”
涌边的细路,个个都是水中好手。解放初,广州市各主要游泳场,都有猎德人做救生员。当然,太小的孩子,通常都是在“内河”先学晓游水,大人才放心让他们下“大涌”。
所谓“内河”,是指猎德涌那些纵横交错、宽不过数米的支流小河渠。水一般较浅,涨潮时也不过1.5米,成“细蚊仔”的“训练营”。识水性,家长才放心子女到宽达几十米的“大涌”玩。“大姊教晓我游水嘅!点教?未就是抛你入水,人有本能戛,撑吓撑吓就识咯!”
在樑叔记忆中,清可见底的“内河”,使他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乡人,只有识水性,才能上龙船,才能做“采青童子”,才能在2010年的今天,第24年带龙船队探亲。
猎德涌整治已有起色,但记者见到,樑叔嘴里的“内河”几近干涸,只有几潭黑漆漆污水,里面充满了垃圾、塑料瓶以及各种可疑不可知的漂浮物,臭气阵阵。难以想象,这便是樑叔记忆中,当初那条蓄满天真的小河溪。
摸鱼摸虾摸蚬 返屋企又当一餐
猎德涌,曾有个更文雅的名字:猎水河。
“猎水河的源头在瘦狗岭,以前好多山坑水流落来,水好靓嘅!那时没有自来水,我们晚上就从屋企拿块肥皂,来涌边冲凉。还会拿上几个盆,在河里摸鱼摸虾摸蚬,返屋企又当一餐。”樑叔说。猎水河从猎德村中流过,将村庄分为东、西村,一河两岸景色秀美。清澈的猎水河,哺育了猎德村800年的水乡,经历代代繁衍生息,至今猎德已发展至4000余人。
“从宋代开始,我们猎德人就用涌水灌溉农田,这里的蔬菜水果,都是猎水河浸润而生。”56岁的村民李根告诉记者。猎德是水果之乡,从明清时候起,村民载着一船又一船的岭南鲜果,到天字码头附近的果栏去卖,船程不过一个钟。“以前我地都是吃涌水。”樑叔说,涨潮时,家家户户都会拿桶到河边打水,打回家后倒入水缸“静一静”,然后便可食用。
涌水浊复清 发现“板铃啷”
南都讯 村民说,猎德涌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变黑变臭的。村民樑叔也证实,1994-1996年,扒龙船的人少了很多。
但昨日,记者看到,猎德涌的水泛黄,但不再发臭。樑叔发现,河水里有三条2厘米长的小鱼———“板铃啷”。而且近两年,扒龙船的人又多起来。在樑叔看来,“板铃啷”的回归,也许是某种希望的点燃。
“水质不好,求其扒扒下,就啦啦声埋岸,形式下就算数”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扩张,人口增加,环境严重污染,各种污水直接排放到河中。全长4.3公里的猎德涌,出现了许多直冒污水的泉眼,臭气四溢,非常恶心。水位也逐渐下降,原来水深2米多的河涌,现在只有一半,不到河道也变窄了。
枯水期,河涌的底泥乌黑,成为干涸的臭水沟。即使有水的地方,每秒的流量也只有0.2-0.3立方米左右。水面也漂浮着大片油污和塑料垃圾,蚊蝇飞舞。
村民说,河水尤数夏天下雨前最“污糟”。村民形容涌水有好几种比喻:“墨甘黑”、“生胶甘”、“好似芝麻糊”,而最常听见的形容是“臭不可闻”。“臭到你啊,都不敢开窗。”村民李叔回忆说。至于鱼虾,自然绝迹。
据说,为了配合猎德村改造工程,猎水河几乎与珠江完全隔绝,水闸长期关闭。虽然每天都有环卫工人在河面上清除漂浮的垃圾,但对河水的清洁其实没有什么大的作用。
村民林伯回忆:“以前如果要参加龙舟竞赛,那些人首先要在猎水河中游泳,游得了一定的距离才有参加的资格。”自从河水变得黑臭,“游水选拔”自然销声匿迹。
“水质好的时候,就斗快,谁也不怕水溅上身;水质不好,求其扒扒下,就啦啦声埋岸,形式下就算数。”年年负责把龙船从水里挖出来的李根说,因为河水溅到身上,“全身都会臭晒”,只好慢慢划,以免臭水溅上身。樑叔也证实,1994-1996年,扒龙船的人少了很多。
“水质好的时候才有这种‘板铃啷’”
2010年,拆迁后第二个龙舟节。村民李根告诉记者,今年可能会有“女龙船”。龙船以前一般都是男人扒,“女龙船”曾经出现过,全部由女性上阵。“女士们每人买支大支矿泉水,扒完龙船要从头淋到脚。经济好点的,扒完后还要去做美容。后来实在受不了河水太脏,就没有女龙船了。”李根说,今年水质好转,村里也许会考虑让“女龙船”“复活”。
昨日,记者看到的猎德涌,涌水泛黄,不再发臭。但村民告诉记者,端午节前几场大雨带来的“龙舟水”,总会使水质略有好转。也许,将来猎德的孩子还能再享在家门口戏水的欢乐。
樑叔指给记者看,黄色河水里有三条2厘米长的小小鱼。不仔细看都看不见。“你睇,那些鱼仔我们叫做‘板铃啷’,以前我们用来喂鸭的。水质好的时候才有这种‘板铃啷’,水质不好时,几日就谢鸡(粤语:死)啦!”
在樑叔看来,“板铃啷”的回归,也许是某种希望的点燃。“就算水质好转,也要一段时间,才能再次有鱼有虾。”樑叔说。
“我们希望,政府造工程之前,多咨询村民,”樑叔说,“我们到底是水乡人,识水性,不用白白浪费纳税人的钱。”
毕竟,这里是村民的猎水河,是村民的根。
----------------------
2009-5-26
端午龙舟竞渡
端午是传统的大节日,在水网密布的珠江三角洲,端午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传统的家庭里,每到端午节是要包粽子的,这似乎成为一种节日的仪式。但如今,粽子大都是在超市买现成的,全家人坐在一起包粽子的场景只能在记忆中寻找,关于端午节的民俗活动,是越来越少了。
幸好,还有龙舟。近几年中,每逢端午节前后,龙头高昂着的龙舟伴着锣鼓声从江面行来,场面一年比一年热闹,民间有各种龙舟活动,而政府层面同样将举办龙舟赛。于是,龙舟,也成为端午节期间,人们呼朋唤友一同参与的活动。
划龙舟,广州人称“ 扒龙船”,是过端午时最热闹的一项活动。龙舟竞渡场面壮观,激动人心。
盛况
游龙船:不比速度求美感,热热闹闹“走亲戚”
广州地区端午的龙舟活动是从“起龙船”开始的。长长的龙舟,一年只有在五月出现,其他的时间去了哪里?原来,它们被藏在河涌里,被河涌的泥土覆盖着,到了第二年农历四月,才重新出现。
“起龙船”一般是在四月初,找个好日子,将龙舟从河底挖出来。清洗干净,当然还要进行一系列修葺工作,然后,停在水边,准备就绪。再接下来,大概在农历五月初一前后,则为龙舟举办“请龙”仪式。这时候,龙舟才被挂上龙头、龙尾以及其他装饰。龙舟做完准备活动,就开始正式地出发了。
起龙船与请龙仪式一般都是在村里进行,但接下来,龙舟表演与龙舟“探亲”热热闹闹地开锣,并且开始了一年中热闹的龙舟活动。而这些活动,也是旅游者可以前往参观的活动了。
龙舟并不是只在本村活动,它还会沿着水道到周围的村落去,特别是当某一个村子有活动时,周围村庄的龙舟更是不断驶来,大家形象地称这种做法为“走亲戚”。走亲戚的龙舟到来时,受访村子要准备上好酒好菜,招待远方的来客。当然,自己的龙舟去到别的村子,也会受到同样热情的招待。
在广州,虽然众多城郊的乡村已经被划入城市区域,但这些村子依然保持其特有的民间风俗,显然,龙舟走亲戚就是最有观赏性的活动了。当龙舟们来“走亲戚”时,周围锣鼓声声,炮仗阵阵,喜庆氛围吸引了四方游人。龙舟细长的身躯在水面上穿梭,相当灵活,每艘龙舟的划手都拿出看家本领,配合着鼓点整齐划水,鼓声时缓时急,龙桨也整齐有致。
游龙船与比赛不一样的是,游船并不追求速度,更加追求美感。所以,我们在看龙舟活动的时候,会发现龙船头的舵手会一边挥动红色的小鞭一边摇动身体;龙尾的舵手也放下手中的桨,站立在船尾,随着水的流动上下抖动。这样,龙舟前行时,不是平稳的,而是一跃一跃地往前,如同龙的舞蹈,一艘艘龙船仿佛在水面上起舞,特别好看。
虽然猎德村已经拆迁,但端午节之际人们还是会赶回来扒龙船“走亲戚”。
龙舟赛:百舸争流,场面激动人心
龙舟赛将整个端午的龙舟活动推向高潮。每年,广州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都受到热情关注,整个赛道江边都挤满观看的人。
在龙舟比赛到来时,江面上开始迷漫起鞭炮燃放后的烟雾,一些不是参赛的龙舟也从四方赶来捧场。于是,比赛前的气氛是开心而轻松的。但随着鼓声响起,比赛开始,场面则变得激动人心。每一艘龙舟中间都有鼓手,鼓手大力地击着鼓,在清脆鼓声的带动下,一艘龙舟几十个划手整齐地划桨。划手们都是壮硕的青壮年男子,他们边划桨还边喊口号,极具阳刚之美。
据说龙舟赛将成为亚运会的比赛内容。龙舟赛的观赏性还在于比赛现场既有体育赛事的紧张,又有节庆活动的热闹。当取得胜利的龙舟手驾着龙舟从水面滑过,两岸民众的欢呼声,与奥运赛场上对运动员的崇敬仿如一致;而得胜者将鞭炮点燃,大大小小的炮仗在空中划出一个圆圈后,江面上烟雾迷漫,却又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这是一场热闹的节庆活动。
广州地区龙舟活动
广州的每个村落都有不同的龙舟日,当地一般称为“景”,某某村子的活动日,就是“某某景”日。一到景日,外村的游龙前来探亲,那种场面也是热闹而喜庆的。
由于每一个乡村的“景”日都不完全一致,而且每年可能还有小调整,我们只能为读者提供大概的日子,以供参考。部分地方的时间可能有变化,如果有兴趣欣赏龙舟探亲活动,最重要的还是在端午节前夕再进行确认。
简单地说,初一至初五是龙舟景最集中的时候,几乎每村都有景,例如初一是新洲景,初二是官山景,初三是车陂景,初四是新造景等,而最著名的是新塘的龙舟节。
猎德龙舟探亲
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猎德村,却有传统的龙舟风俗。猎德的龙舟不是竞争激烈的龙舟比赛,但其龙舟探亲却相当热闹。
从五月初一到初四,猎德的龙舟将前往各地探亲戚,而到了初五,将有各村的许多龙舟到村里回访,四面八方的亲戚朋友也赶来看龙舟、吃龙船饼。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地点:猎德桥一带的猎德涌
新塘龙舟景
著名民俗学家叶春生在《岭南风俗录》的《赛龙夺锦在水乡》一文中记载:“珠江三角洲最负盛名的龙船景,是广州市郊增城县新塘景。”东江下游新塘一带,端午时节划龙舟惯称“龙船景”。从农历五月初一至五月十八都有“龙船景”,而最热闹的就是农历五月十二的龙船景。
时间:农历五月十二日
地点:东江在新塘镇区段的江面。
2009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
这是一年一度广州最大的龙舟赛事,每年都吸引大量市民观看。
时间:6月6日(农历五月十四,星期六),
地点:广州大桥至海印桥之间的河段
- Attachments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