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6th, '11, 20:41
海南陵水新村渔港:粵族疍家渔民嘅水上新年
2011年2月3日
大年初一早晨,记者来到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渔港的疍家鱼排上,见证了这群以水为家的疍家人独特的新年习俗。宁静的渔港碧波如镜,疍家乡亲们在鱼排上忙碌着,他们告诉记者,要在水上和亲人团聚过新年。
48岁的冼光辉是地道的海南疍家人,他带着一家5口人初一早上就在渔船上“拜公”,然后和家人聚在一起欢快地说笑着。记者在洗光辉的渔船上看到,疍家人的“拜公”程序和汉族祭祀祖先几乎一样,桌案上摆着糖果、灯烛和许多祭祀物品。“我们的风俗是,从除夕晚上十二点到正月十五,祭祀桌案上的蜡烛和香火是不能灭的。” 冼光辉很认真地告诉记者。
疍家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秦汉的古越族。相传17世纪乾隆年间,闽粤两地疍家人划过汹涌的琼州海峡,沿海南岛东岸南下,直至海天的尽头——三亚。迄今为止,陵水、三亚疍家人已超过12000人。疍家人吃住都在船上,常年过着漂泊的生活,人不离船、船不离海是海南疍家人生活状态的写照。
疍家乡亲们告诉记者,以打渔为生的疍家人过春节的习俗和陸上人相差不大,除夕和初一,家家户户在渔船上守岁,不出门。大年初二开始,疍家人开始彼此走动拜年,初六至初八,疍家人的渔船又扬帆出海。
新年伊始,疍家人喜欢打边炉吃火锅。以往在渔船上,他们拿一个小炉,中间烧着木炭,吃着火锅好不热闹。如今的疍家人吃火锅都喜欢用电磁炉。冼光辉说:“疍家人虽然以打鱼为生,吃火锅的海鲜种类却不多,吃得最多的是马鲛鱼。经过腌制的马鲛鱼,既解腻又好吃。”
大年初一,疍家人有各种习俗,以图各种好兆头。冼光辉说,疍家人大年初一不能杀生,只能吃斋,家中的肉菜必须要在除夕前就开始置办。斋菜也有讲究,不能吃豆腐,要多吃生菜。疍家人认为在新年吃豆腐不吉利。生菜则寓意“生财”,多多益善。另外,大年初一,即便家里多脏,疍家人都不扫地。他们认为新年扫地会把一年的好运都扫走。
另外,疍家人初一吃的菜肴也有很大讲究。不管吃什么饭,必须要有一道主菜和三道寓意吉祥的菜肴。主菜是“生姜炖猪脚”,其他三样分别是,“煮南瓜”寓意“新年红火”、“炒大薯”寓意“新年干大事”、“炒茄子”寓意“来年更好”。
如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年轻一代疍家人过年的方式和父辈有很大改变。除夕之夜“人不离船”的老规矩早已被年轻人改变。洗光辉的大儿子冼学华写得一笔好字,24岁的他除夕之夜和朋友们在城里一家KTV娱乐城度过。“我们上岸的时间比父辈们多很多,喜欢上岸逛街、玩乐。” 冼学华说。
随着国家对渔民补贴政策的实施,疍家人的生活较先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疍家渔民冯江前说,以前的疍家人主要以打渔为生,生活非常艰苦。现在大部分疍家人都购置了100万元以上的大船,开始在近海打渔、养殖。部分疍家人已经尝试在深海养殖,每年的收入非常可观。冯江前给说,2010年他雇了6个工人在近海搞养殖,除去各种成本花销,纯收入50万元。今年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力争收入达到100万。
冯江前说,如今的疍家人已经完全改变了往日以出海打渔为生的习俗,靠近海捕捞、深海养殖,疍家人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提高了,年轻一代的疍家人已经走出鱼排,开始读大学,甚至到异国他乡留学深造。
记者乘船离开疍家鱼排的时候,渔船和鱼排上已经亮起了点点灯火。二月初的海南暖意融融,海面上船来船往。疍家乡亲们都说,春节后,他们要马上购置出海物资,为新年的生产做好准备。疍家人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