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喺大粵做過一番大事業嘅今古大粵籍名人嘅功過是非進行褒揚同批判
Post a reply

唐紹儀

Aug 1st, '11, 12:27

唐紹儀


中華民國第1任國務院國務總理
任期
1912年3月13日 – 1912年6月27日
前任 袁世凱(清政府內閣總理大臣)
繼任 陸徵祥
中華民國國務院國務總理(未就任)
任期
1922年8月5日 – 1922年9月19日
前任 王寵惠(代理)
繼任 王寵惠
出生 1862年1月2日
大清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唐家灣鎮
逝世 1938年9月30日(76歲)
中華民國上海市
國籍 大清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政黨 無
母校 皇仁書院
哥倫比亞大學
唐紹儀(1862年1月2日-1938年9月30日),又名紹怡,字少川。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外交家,山東大學首任校長。1912年擔任中華民國首任國務總理,之後在廣州軍政府、國民政府擔任不同職位的官職,1938年9月30日被國民政府軍統局特務暗殺於上海。

目錄

[隱藏]
1 生平
1.1 唐紹儀被刺案
2 唐紹儀內閣
3 瑣事
4 參考文獻
[編輯] 生平

1862年1月2日(清咸豐十一年十二月初三),唐紹儀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今珠海市)唐家灣鎮(山房路99號),在六兄弟中排行第四,父親唐永大在上海經營茶葉貿易。唐紹儀從小在上海讀書,亦曾就讀於香港皇仁書院,1874年12歲時被清朝公費派至美國留學(第三批留美幼童),後來肄業於哥倫比亞大學[1]。

1881年,唐紹儀回國後,被派到天津水師洋務學堂繼續讀書。1882年,唐紹儀以德國人穆麟德的隨員前往朝鮮襄助海關事務。恰遇壬午兵變,唐臨危不懼,持槍堅守穆麟德宅,給也在朝鮮的袁世凱深刻印象,並使兩人成為莫逆之交。1895年被任命為駐朝鮮總領事,直到1898年9月,因父去世而回國。1899年5月24日,李鴻章出任兩廣總督,唐紹儀同前往赴任。11月,袁世凱被任命為山東巡撫,唐紹儀以道員身份前往,幫忙處理外交。1901年,袁世凱升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重用唐紹儀為天津海關道,而唐在這段期間的表現被同僚及袁世凱所稱許。1904年,英國攻打西藏,西藏向清政府求救,清朝派唐紹儀赴印度與英國談判、簽定《中英續訂藏印條約》,期間唐紹儀運用外交使段,使得英國始終無法得到西藏。1907年,唐紹儀出任首任奉天巡撫,負責處理東北地區的外交。1910年任郵傳部尚書。



1911年12月,武昌起義後,南北和談代表唐紹儀(左),伍廷芳和英國商人李德立合影。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唐紹儀在「南北議和」事件中擔任清政府代表,與南方民軍代表伍廷芳在上海進行談判議和,在議會中唐紹儀以「擁袁共和」的方針,對南方做出讓步。1912年3月13日,唐紹儀被袁世凱任命為國務總理。後因他主張責任內閣制,而袁世凱則想獨攬大權,在爆發王芝祥事件後,讓他覺得約法受到破壞並決心辭職,最後於6月27日辭去國務總理。之後,唐紹儀一直住在上海,並與友人合資創辦金星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長。

1916年5月,段祺瑞組閣,以他為外交總長。9月17日抵達北京就任,9月25日遭到督軍團的通電反對,於是於9月29日辭職。1917年8月,唐紹儀南下參加護法運動,9月17日孫中山就任軍政府的大元帥,並任命他為的財政部長,但他始終未就任。1918年5月,軍政府改為總裁製,唐紹儀被國會推為七總裁之一。1919年南北和談,唐任南軍代表。之後,軍政府發生內訌,於1920年隨孫中山離開廣州赴上海,並通電反對桂系軍閥,桂系軍閥被驅出廣州後,在11月隨孫中山、伍廷芳回廣州,重建軍政府,並被任命為財政部長。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仍以唐紹儀為財政部長。

1922年8月第一次直奉戰爭直系獲勝之後,黎元洪復任大總統,任命唐為國務總理,但唐沒有敢北上就任。1925年國民政府成立後,唐紹儀被任命為中央監察委員和國府委員。1929年國民政府以中山縣為模範縣,被任命為中山縣訓政委員會主席。1930年1月,被任命為賑務委員會委員。1931年,因為約法問題,和部份國府委員返回廣州,並在5月27日成立「中央執監委員非常會議」,隔日成立軍政府對抗中央,但後來被任命為西南政務委員會五常委之一。1936年6月,陳濟棠和新桂系發動兩廣事變,公開對抗中央,而唐紹儀則站在蔣介石這邊,7月13日國民黨五屆二中全會決議撤銷西南執行部,軍委會則宣布撤銷陳濟棠的職務,促使陳濟棠下台。之後,唐紹儀舉家寓居上海,不再參與政治。

[編輯] 唐紹儀被刺案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未轉移後方,滯留上海。1938年9月30日,國民政府軍統特務為不讓唐紹儀為日本所利用,在唐紹儀上海寓所將其刺殺,享年76歲。

抗戰初期,唐紹儀曾秉承蔣介石的旨意與日本人密談謀和條件。上海淪陷後,沒有西撤,仍留居上海法租界福開森路(今武康路40號)。但是處於國民黨軍統特務的秘密監視之下。1938年9月,日本特務首腦土肥原賢二親自跑到上海,同唐會談,拉攏唐出山。當時在上海日本特務機關「片山」擔任高級特務的台灣人蔡誠仁將此事告知軍統上海組長,軍統透過唐紹儀女祕書取得情報,包括唐紹儀與日本簽的協議書等,遂照上交給戴笠,由於證據明確,「奉准予以制裁」。因知唐紹儀嗜好古董,軍統局本部花一大筆錢,購置一對宋瓷花瓶,先遣特務謝志磐赴唐公館,說有一批古董願廉價售出,唐聞知大喜,遂約定於9月30日由古董商送貨上門。

9月30日上午9時,軍統上海站行動總隊長趙理君親自出馬,扮成古董商,攜帶古董若干,和助手謝志磐、李阿大,乘轎車來到唐府。唐府僕人請客人在客廳等候,然後上告知唐紹儀。當僕人離去後,趙理君把客廳內的火柴藏起來。唐隨僕人下樓後,令僕人給客人敬煙倒茶,但僕人找不到火柴,轉身離開客廳,去儲藏室尋找。此時唐正細細鑒賞古董,愛不釋手。李阿大趁機抽出斧頭,猛劈唐後腦,直接砍下腦袋,見唐倒地,趙理君指揮眾人撤退,邊走邊假裝與裡面告別,以迷惑院中保鏢。唐被送附近的廣慈醫院搶救,於次日凌晨3:50氣絕。[2][3]

唐遇刺後,一些國民黨元老十分不滿沒有掌握唐失節確證,就將其殺害。蔣介石下令付治喪費五千元,並將唐生平事迹存付國史館,以平息風波。 [4]

[編輯] 唐紹儀內閣

主條目:第一次唐紹儀內閣
國務總理:唐紹儀
內務總長:趙秉鈞
外交總長:陸徵祥(當時係駐俄大使,故由胡惟德署理)
財政總長:熊希齡
陸軍總長:段祺瑞
海軍總長:劉冠雄
司法總長:王寵惠
教育總長:蔡元培
農林總長:宋教仁
工商總長:陳其美(未就任,由王正廷署理)
交通總長:唐紹儀(兼,後由施肇基代理)
參謀總長:黃興(未就任)
[編輯] 瑣事

1908年唐紹儀為了避溥儀諱,改名紹怡,1912年清朝滅亡後,復名紹儀。
唐紹儀的子女
大女兒,嫁諸昌年為妻,
五女兒,唐寶玥嫁顧維鈞為妻,
八女兒,嫁岑春煊之子岑德廣為妻。
侄兒唐榮祖是「鵝媽媽」趙麗蓮的夫婿。
[編輯] 參考文獻


相關的維基共享資源:
唐紹儀
^ 1881年,因美國政府拒絕華人就讀軍校(但是允許日本人就讀),清朝駐美公使陳蘭彬故主張全撤留學生。李鴻章本打算讓未讀軍校的學生於美就讀其他學校,速成回國,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誤會其意而下令全部撤退,公費留美學生全部撤退,唐紹儀也只好從哥倫比亞中途退學,時年19歲。
^ 經盛鴻:《民國大案》,團結出版社
^ 暗殺變節將領 軍情局一手策畫. 中國時報. 2011-04-10 [2011-04-11] (正體中文).
^ 名人傳記編輯部:《名流滄桑》,河南文藝出版社
唐紹儀內閣
丁中江,1985,北洋軍閥史話,臺北:遠景出版社。
前任:
袁世凱
(清政府內閣總理大臣) 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1912年3月13日─1912年6月27日 繼任:
陸徵祥
前任:
王寵惠
(代理) 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1922年8月5日─1922年9月19日 繼任:
王寵惠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4%90 ... D%E4%BB%AA
Attachments
唐紹儀.jpg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