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粵獨同去支那嘅視角重新論述我哋大粵嘅歷史。追尋我哋嘅古南越根、我哋粵族人係一個有著兩千幾年歷史嘅古老獨立民族!
Post a reply

大成國 / 洪兵起義

Aug 10th, '11, 16:34

大成國 / 洪兵起義


大成國

大成國為1855年至1864年,由天地會在廣西建立的農民起義政權。咸豐五年(1855年)4月廣東天地會首領陳開、李文茂率領起義軍四萬餘,由廣州撤離,乘船千餘進入廣西,攻佔潯州府(今桂平),建立大成國,改潯州為秀京,年號洪德,並設宮鑄錢。陳開稱平潯王,封李文茂為平靖王,梁培友為平東王,梁大昌為定北王。後進兵邕寧(今南寧)、柳州等地,長期與清王朝對抗。1861年8月清軍陷潯州,陳開被俘遇害。餘眾繼續鬥爭。同治三年(1864年)起義失敗。

[編輯] 參考

詠春拳
廣東洪兵起義
洪門
三合會
小刀會
[編輯] 外部參考

中國大百科全書: 天地會之史料及其參考書目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4%A7 ... 0%E5%9B%BD

Re: 大成國 / 洪兵起義

Aug 10th, '11, 16:39

廣東洪兵起義


洪兵起義與三合會

目錄

[隱藏]
1 三會聯合
2 三合會前身
3 大成國
3.1 梁培友(?~1875)
4 影響
4.1 南拳北傳
4.2 國民革命
4.3 同鄉會
5 參考
6 外部參考
三會聯合

1854年(咸豐四年)夏,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三個廣東秘密會社應原為水賊的太平水軍將領羅大綱主張,在中國南方發動反清起義,欲攻佔廣州城,以固太平天國南方門戶。

三個社團、包括40多縣達100萬的人士參加,並一度圍攻廣州城。因為他們響應洪秀全,所以自稱為洪兵、亦為洪門子弟。這三個社團的首領包括有佛山的陳開,紅船子弟李文茂及肇慶的梁培友。

三合會前身

主條目:洪門
主條目:三合會
主條目:小刀會
當時天災人患,鴉片戰爭。令到廣東三江民心思變、特別在廣州、佛山、香山及肇慶的相連的地區,加上鄉勇及團練之興起,武裝社團林立。

大成國

7月5日(農曆六月十一日),陳開首先佛山石灣起義,攻佔佛山鎮,聚眾十萬。粵劇武師李文茂在廣州北郊響應。1855年初,廣州久攻不下之後,陳開、李文茂率領部隊沿廣東西江而上,到肇慶會合叛逆西江水勇首領梁培友,於7月27日攻陷廣西潯州(今桂平),建立大成國,以洪德為年號,改潯州為秀京,陳稱鎮南王,李文茂稱平靖王,梁培友稱平南王,在當地發展反清事業,堅持至1861年失敗。

梁培友(?~1875)

新會鶴山古勞上升頭度橋人。早年加入三合會,為西江水上首領(之前有羅大綱)。1855年3月與陳開、李文茂所率之洪兵於肇慶會師。

影響

南拳北傳

主條目:南拳
主條目:中國武術
主條目:洪拳
主條目:少林派
主條目:南少林
主條目:少林五老
主條目:太平天國
國民革命

主條目:同盟會
主條目:三合會
主條目:小刀會
同鄉會

上海廣肇會館
主條目:廣東會館
參考

詠春拳
洪門
李文茂
外部參考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9%BF ... 7%E4%B9%89

Re: 大成國 / 洪兵起義

Aug 10th, '11, 16:58

洪門


1840年代鴉片戰爭後,廣東三合會眾借洪門之名反對地方政府。原本就是互不統屬、各有不同宗旨的社團,因為同一理由而互動起來,對外界宣揚及吸引新會眾參與,演化出不一樣的歷史,香港不少三合會龍頭均戴有國軍身份。中國革命黨亦為了推翻滿清需要而參與其中。有時史學家所謂的洪門一詞,代表了一切反清團體。

[編輯] 三合會

主條目:三合會
因廣東以北江,西江及東江流域三江匯聚,有稱「三和合水萬年流,低頭飲盡三河水」之說;故於當地稱「三合會」。「三合會」也代表天、地、人三才相合之義,其實就是「天地會」的另一個代號。

三合會不是一個由當地自創的社團或會黨,爾後以原天地會會簿資料流傳。1840年鴉片戰爭後,廣州、佛山、肇慶地區傳出有三合會的活動,參與「洪兵」反清的起義中。1854年,三合會的各個社團分別於佛山、肇慶各地起義,欲先佔廣州.兩廣總督葉名琛大殺三合會會眾。1857年,廣州被英法聯軍佔領後,鄰近鄉鎮紳民重建團練公局,佛山設總局。此後部分團練受三合會的影響,一一成為洪門團體。

在民國年間,三合會等積極參與革命,如協助孫中山、黃興、陶成章、楊衢雲、鄭士良、陳其美等起義革命。現代中國大陸的中國致公黨即由近代天地會在海外的分支致公堂發展而來。20世紀初成立於美國。

現代的三合會此類團體,已經變質成為黑社會組織。在香港,宣佈己身是三合會會友,將可能遭致刑責。

[編輯] 致公堂

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在1903年末,經叔父鍾水養的介紹拜入檀香山洪門致公堂(同興公司),並曾任洪門大陸山山主。

致公堂系統在舊金山的世界大會上轉型為中國致公黨,推舉陳炯明為總理,中國致公黨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事業,是中國8個民主黨派其中1個。



[編輯] 洪門的發展

[編輯] 洪門在東南亞的發展

清中、晚期,「洪門」山堂支系遍及江南及中國各地,甚至發展到東南亞及歐、美各國,會員以百萬稱。由於頑強抗清,「洪門」會黨成為了太平天國和辛亥革命的重要同盟軍。孫中山、秋瑾、陶成章等辛亥革命黨人曾先後加入「洪門」相關組織,孫中山先生甚至直稱「洪門」為「民族老革命黨」。中國共產黨創始人李大釗在《中山主義的國民革命與世界革命》一文中稱:「天地會」是與馬克思親自創建領導的第一國際保持組織聯繫的唯一的中國革命團體。

在清廷的鎮壓下,洪門會黨轉向海外發展組織,並始終站在各國華商僑胞反抗新、老殖民主義剝削壓迫的前沿,因而引起早期西方殖民政權的仇視與重視。清朝乾隆皇帝為剿滅洪門會黨,舉東南數省之力搜尋洪門會史,雖累積了約數百萬字的案牘文書,但仍感「終無確據」。

洪門為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辛亥革命領導人之一譚人鳳在《社團改進會意見書》中寫道:「革命(辛亥革命)之成,實種於二百年於前之洪門會黨」「在運動之初,惟洪門兄弟能守秘密。發動之後,亦惟洪門兄弟能聽指揮。」「人無論遠近,事無論險夷,人人奮勇,個個當先,卒有武昌起義,各省回應,不數月而共和告成,軍隊之功,實亦洪門兄弟之功。」

[編輯] 現在之洪門

1992年7月28日在美國舉行第3屆世界洪門懇親大會,經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代表兩天討論,通過總會章程,宣告成立世界洪門總會。首屆會長李志鵬,總會設在美國檀香山。

[編輯] 組織

洪門組織之優點是有縱橫系統,如在職位名稱上有龍頭、坐堂、執堂、心腹、巡風到麼滿的縱列,又有「言談」、「手勢」等的橫向系統。即使第一次見面的洪門弟兄,一見手勢動止,一聞「春典隱語」,一說「花亭結義」,則是兄弟也,即是生死之交,若原有仇恨也化為玉帛。這種縱橫系統,言談隱語、手勢均是洪門博學之士所編造的,在世界上並無其他任何秘密組織所能項背。

洪門組織對入會無資格限制,僅須有介紹人,加入後彼此以手足相待,所以雖是秘密組織,但發展迅速,由台灣延伸至中國大陸及海外。

忠義總堂【山】、堂、水、香
山 主;或稱「寨主」、「龍頭」大爺
副山主;或稱「副寨主」、「副龍頭」大爺
內八堂 (內八堂皆為在朝「京官」、內閣閣員)
香長;或稱「聖堂」大爺、開香堂時的主香人,為客卿。
盟證;或稱「中堂」大爺、開香堂時的盟誓人,為客卿。
坐堂;或稱「左相」大爺、總管山寨事務。
陪堂;或稱「右相」大爺、協助總管山寨事務。
管堂;或稱「總閣」大爺、負責人事升降賞罰。
執堂;或稱「尚書」大爺、負責人員組訓工作。
禮堂;或稱「東閣」大爺、負責教育禮儀。
刑堂;或稱「西閣」大爺、執掌刑法。
護印大爺
護劍大爺
外八堂(外八堂為分支、兵隊)
心腹;「刑副」大爺、領軍武將。
聖賢;「聖賢」二爺、軍師,負責謀畫。
恆侯;「當家」三爺、總管財務、糧餉。
金鳳;「金鳳」四姐。
管事;「管事」五爺、負責總務,又分承行、執法、紅旗、藍旗、黑旗。
巡風;「花官」六爺、負責巡查,又分內巡風、外巡風、巡山、鎮山。
銀鳳;「銀鳳」七姐。
賢牌;「賢牌」八爺、登記功過,又分白旗、八德。
江口;「江口」九爺、職司掛牌,凡開山立堂,栽培新進或辦提陞之儀式人員,又分檢口、抖口、守口。
麼滿;「麼滿」大爺、或稱「轅門」,負責雜務的士兵,又分總麼滿、轅門、大麼、小麼、大滿、小滿、銅章、鐵印。
少保;或稱「少姪」、「太保」,在組織裏的位階只有半步,入會人通常為未成年者,社團先予以記名,在組織裏見習並學習仁義。
[編輯] 會簿(廣東三合會的海底)

組織之秘密會冊,只有組織之高層擁有。內容為組織組成之歷史、現任組織名單、組成結構、入會形式、誓詞、違反組織之刑法、背(隱)語、手語、在公眾地方表達為組織中人之方式。隱語為「海底」,又名「金不換」。

在施琅攻台時(1683年),鄭克塽將其祖父鄭成功開山(金台山)立堂(明遠堂)有關洪門天地會中的文件、名冊、印信等裝入鐵箱密封,沉入海底。

[編輯] 三合會會簿

民國洪門中人樊松甫曾撰文說:『1848年(道光28年、事隔166年後太平天國前期),永寧郭永泰開盡忠山,持有在福建漁人手內獲得的《金台山實錄》』,所以定名為「海底」。以後之三合會會簿,由此演變出來。

[編輯] 遺址及歷史考證

2000年6月,江西省史學專家陳江歷經數年,通過對諸本《會簿》的對勘校釋與野外遺址遺跡的實地考證,以大量文獻、文物史證首次澄清洪門起源史謎,進而在武夷山西麓毗鄰福建的江西省南城縣洪門鎮明益王藩府墓群遺址找到了天下「洪門」之根,「洪學」之源。

『洪門志』云:「鄭成功據守台灣,推進漢留組織,開山立堂,定名為金台山,明倫堂;並遣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馬超興、李式開等,向中原發展。」「金台山」明倫堂是第一山堂,其根本交結條是:

會合賢能鄭成功,文武全才興漢留,
據守台灣稱將領,部眾勇武抗清兵,
天下英雄風雲會,金台山堂首創立,
軍中誓盟結仁義,同心協力把漢留。

[編輯] 重大影響

太平天國
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舉兵稱太平軍,成立太平天國,得力於廣東三合會。

劉麗川1845年於香港參加洪門組織三合會、同年英屬香港響應清廷建議取締三合會。
孫中山
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在檀香山時,由三合會首領介紹入會,並開立山堂,改組致公堂,創立興中會,山堂名「大陸山」。孫中山的「孫文學說」上說:「…迨至康熙之世,清勢已盛,而明朝之忠烈亦死亡殆盡,二、三遺老見大勢已去,無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義之根苗流傳後代,故以反清復明之宗旨結為團體,以待後有起者可藉為資也。此乃洪門創設之本意也。」

二戰後,三合會在香港演變成犯罪組織。
[編輯] 其他影響

台灣清領時間有朱一貴在康熙六十年(1721)起義,七日佔領全台灣,即藉助洪門的力量。
乾隆(1711-1799)時福建莆田、福清之天地會(一說成立於乾隆26年)領袖萬提喜(起)(雲龍和尚)(洪二和尚)(萬雲龍)事件。
台灣,福建天地會之林爽文(1786)、戴潮春(1862)等的武裝反清事件。
1855年,兩廣大成國李文茂 事件。
清朝時代,在官方長期的掃蕩下,台灣民間對天地會仍然持續暗地而傳承下來。今日在鹿港就建有福靈宮,專為洪門天地會林爽文反清起義事件所設立,其主神位是林爽文的平海大將軍「王勳」。另外在台中縣沙鹿「福興宮」,也是崇拜在林爽文事件中,以標榜「反清獨台」天地會九龍山的王勳,並尊為主神來祭祀。
[編輯] 會黨(社團)與教門

清朝乾隆時,洪門遭多番圍攻,加上乾隆重用漢人、廣興文字獄、弗准民眾聚會,具規模的反滿武裝和文學組織難以延續,代之而起的便是地方性的社團和教門。

辛亥革命之始,革命黨人說三合會是以「反清復明」而成立的,是基於政治上的需要。他們需要爭取國內的會黨及海外的華僑支持,所以可以合作的會黨,皆視為洪門組織。由於當時的會黨是現成的有勢力組織,加上海外的經濟支援。同盟會提出「革命排滿」來作號召。

[編輯] 拜上帝會

1843年由洪秀全成立,是太平天國的前身;有天地會眾參與其中。

[編輯] 廣東三合會

天地會於乾隆後被列為反清組織,明令禁止,違令者死。其流傳之野史被廣東洪門組織所承認,因為避滿人之猜忌,改名為「三合會」。1848年後,有關三合會的會薄(洪門會冊)傳說,據稱一福建漁民於海底所獲。

兩廣的洪門組織於太平天國起義後(1851年),互相聯絡結盟、組織成三合會,曾於瓊花會館的紅船中會議,發動兩廣(特別在大城市,如廣州及佛山)的大武術團體中成立堂口,訓練洪兵。

得悉太平天國定都金陵後,1854年,三合會李文茂及洪兵起義,引起清廷火燒瓊花會館及所有紅船。之後三合會則傳出火燒(南)少林寺的傳說、說當時的不同門派(南拳)都源出福建少林寺之少林五老,目的是將原來不團結的武術團體組織一起,共同反清。

兩廣三合會會薄記錄:「其時(福建)少林寺(指三合會),武風甚盛,招清廷忌,派兵圍捕,攻而不下。適有新科狀元陳文維者,邀寵獻議,設法勾通寺僧馬甯兒等,四處縱火,裏應外合,少林寺(佛山瓊花會館)被毀,僧徒四散。於是五枚師太(梁蘭桂)與至善禪師(洪拳領袖)、白眉禪師(東江拳領袖)、馮道德(馮雲山-太平天國聯絡人)、苗顯(廣州花拳首領)等五人亦分途出走。

[編輯] 形成背景

由於清朝之鎖國政策,引起英國在華之貿易入超非常嚴重,英國商人以鴉片輸華,贏得可觀利潤。但感國人受毒害,最終導致林則徐1839年的虎門銷煙及鴉片戰爭。林則徐知道英國人會用軍艦攻粵報復,一早已經組織好廣東各鄉鎮地區之民兵團,特別是三江流域及海岸,屯守海衛,稱為團練。

鴉片戰爭後,林則徐被罷免,道光21年4月(1840年5月下旬),奕山與英國人訂立《廣州和約》。駐守在廣州城北的四方炮台英軍,與村民發生衝突,發生三元里抗英事件。引起各鄉紳村民對清庭之無能與英夷之侵略非常憤怒。[1]

1843年,南京條約簽訂後,開放了五口通商,英國人要求有進入廣州城內的權利。廣東城內士族、民眾一致堅決反對,表示倘夷入城,嗚鼓攻之。由於耆英的無能及恐英的態度,更加迫使廣東城內人民對滿清地方政府怒狠。他們曾嘯聚數千人...帶刀械,衝進知府衙門...火其署...等。

1848年後,有關三合會的會薄傳說,據稱一福建漁民於早年在海底撈獲原洪門會冊。

鴉片戰爭失敗後,國人感覺到清政府積弱,反清團體三合會開始壯大,引來太平天國起義。及後1854年兩廣之各個三合會同時起義,成立大成國。其時的洪門人士,多來自廣東三江流域。不幸的是因為大成國因攻取廣州城失敗,使到葉名琛對洪門子弟大開殺戒。導致英法聯軍入侵廣州時,葉名琛亦不主張動用民間團練。

英國派遣額爾金於1857年12月中,聯合法軍發動佔領廣州戰爭,由於葉名琛認為英法聯軍不會從陸路攻擊,沒有防禦之打算。不理番禺南海各界招募鄉勇之議,導致廣州城迅速陷落。反而英軍沿途遭到各鄉勇自發抗戰。廣州於12月29日淪陷。英法成立委員會監督滿清官員柏貴復職。柏貴治理廣州期間,英軍曾搜查多處團練[機構,此舉更加深了各鄉鎮洪門人士對清廷及英人之不滿。

1858年,英軍入城後,有關的社團及會黨為了自保,加入三合會的地下活動,後參與革命黨。

[編輯] 上海廣東幫派-小刀會

1849年,經營糖業和茶業、絲織品生意的香山人劉麗川,來到上海,建立同鄉會《廣肇會館》,他是著名的小刀會首領。當時廣肇幫中以香山人最多,人數有兩萬多。小刀會起義失敗後被清政府焚毀。可見廣東幫派傳入上海。

[編輯] 其他

天地會流傳極廣,其他尚有「清水會」、「匕首會」、「哥老會」、「雙刀會」、「小刀會」、「紅旗會」、「劍仔會」、「八卦會」、「添弟會」、「三合會」、「致公堂」、「紅幫」、「胞哥」等名稱。

[編輯] 華記

馬來西亞的華人黑社會組織「華記」是「青幫」延伸出來的幫派,歷史源遠流長。不過華記年長輩成員有說法華記(Wah Kee)俗稱『四窿』實是原自中國青幫;有著名派系如十八和四窿仔等等。大約四分之一大馬華人黑社會的成員系出華記會員。

[編輯] 參見

天地會
三合會
少林五祖
反清復明
南拳
辛亥革命、同盟會
致公堂
中國致公黨
中國武術
劉永福
馬來西亞私會黨
[編輯] 參考文獻

《洪門真史》(修訂本),秦寶琦,2004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isbn:9787211022267
《洪門革命血淚史》,劉耀基主編,三民書局出版社。
「中國秘密社會史」日本人平山周著。
「近代秘密社會史料」蕭一山編。
「洪門志」中華書局出版。
「洪門」 華統山。
「第二次鴉片戰爭」,夏笠著,上海書店。2007年7月
洪門來玄奘 揭開神祕面紗,聯合報
洪門入會儀式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4%AA%E9%97%A8

Re: 大成國 / 洪兵起義

Aug 10th, '11, 17:02

廣東三合會


三合會(英語:Triad)原是在1830年代(道光十年)由廣西邊陲至廣州一帶,包括梧州、肇慶和佛山在內的團練、市鎮民團及村民組織互相自保而成。經過鴉片戰爭後,令到兩粵的珠江水系三江民心思變、特別在廣州、佛山、香山及肇慶的相連的地區,加上鄉勇及團練之興起,武裝社團林立。洪秀全在廣西發動金田起義演變成洪仁玕、李文茂、羅大綱、陳開等人反清復漢組織,聚眾建立太平天國,實行揭竿起義,互稱洪門子弟[1],進行現稱廣東洪兵起義的革命事跡。早於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香港的殖民政府就應清朝要求,封鎖三合會的活動。1845年,香港的殖民政府就頒布法令《壓制三合會及其他秘密結社》條例。

清朝亡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三合會已經演變成為香港傳統江湖秘密結社的統稱。現在世界上,一般用來泛指華人的黑社會組織的代名詞,因此香港大部份地下秘密組織可追溯於三合會。近半世紀以來,三合會的各幫派行為包括收取保護費、販賣毒品、洗錢、非法賭博、經營性產業等所謂黃賭毒的俗稱偏門行業。個別成員亦會進行偷竊、詐騙、綁票及恐嚇勒索等犯罪行為。在香港,自稱三合會會員或成員、身為三合會會員或成員、採用任何有關三合會物品入會儀式(例如令旗、令符、詩句、禁條、誓詞、隱語及祭器入會儀式),以及藏有關三合會攻擊性武器、兵器、看管任何武器庫、兵器庫,可違反社團條例及觸犯刑事罪行,一旦發現,最高刑罰監禁7年和罰款25萬元。

目錄

[隱藏]
1 名稱來源
1.1 英屬香港封鎖三合會背景
1.2 歷史沿革
1.3 革命結束
2 香港本土幫會
2.1 「和字頭」派系幫會
2.2 「新義安」幫會
3 移師香港
3.1 反共復國﹕「「十四K」」、「「14K」」幫會
4 隨著三合會的發展
4.1 1980年代、1990年代
4.2 特區成立之後
4.3 歷史
5 香港概況
6 三合會職位名稱及典故
7 海外活動
8 著名的三合會組織
8.1 中國大陸
8.2 香港
8.3 美國
8.4 馬來西亞
9 打擊三合會組織的香港警務處部門
10 參見
11 參考資料
[編輯] 名稱來源

三合會的名字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比較近乎歷史事實說法,是因為不同的社團皆來自兩粵(即廣西、廣東)的珠江水系北江、東江、西江三條江的區域,故名「三合會」。另一種潮州幫會說法稱當初洪門創始人陳近南與清兵戰死於惠州一帶,接班人「天祐洪」英領導有方,人馬很盛,號稱「天時、地利、人和」,故曰「三合會」,也隱含了「人在天地會」,天地人三才相合意思。洪順堂印信為三角形,因此該組織使用三角形作為其標誌。而三合會的英文名稱「Triad」,是由香港的英國殖民地政府根據其名稱和旗幟命名的。

[編輯] 英屬香港封鎖三合會背景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香港的殖民政府就頒布法令《壓制三合會及其他秘密結社》條例。

1854年(咸豐四年)夏,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三個廣東秘密會社應原為水賊的太平軍、水軍將領羅大綱主張,在中國南方的潯江發動反清起義,欲攻佔廣州城,以固太平天國南方門戶。 三個社團、包括40多縣達100萬的人士參加,並一度圍攻廣州城。因為他們響應洪秀全,自稱為洪兵、亦為洪門子弟。這三個社團的首領包括有佛山的陳開,「紅船」子弟的粵劇藝人李文茂及肇慶的梁培友。1854年,天地會首領陳開與李文茂起義包圍廣州 ,兩廣總督葉名琛在英國的香港總督寶寧 John Bowring援助下,堅守廣州半年不失。

英國亦對太平天國採取中立的態度。與此同時,太平天國的起事得到各地幫會的支持,香港境內的天地會及各地的幫派亦紛紛響應。中國的大規模起義使局勢十分動盪,為了逃避戰火,大批難民自太平天國起義後紛紛湧入香港,鑑於有太平天國成員及天地會成員紛紛隨難民進入香港入境活動,影響香港治安,英國的香港總督文咸Samuel George Bonham又在1854年立例遞解太平天國及天地會成員出境。另一方面,香港中立的環境下,廣東居民、難民為逃避戰亂紛紛湧入香港,當中不乏殷商和人才,促進了本地發展。

[編輯] 歷史沿革

1760年,著名的反清復明組織天地會(洪門)在中國成立。天地會分支龐大,主要分青蓮堂、洪順堂、家後堂、參太堂、宏化五堂(五房)。清乾隆皇基本上已經瓦解天地會。
鴉片戰爭時,由於團練民兵制度興起,做成多股的民間武裝勢力。當社會動盪及民不聊生的時候,反政府的三合會在廣東、廣西漸漸組合形成,進行洪兵起義,但終於失敗。
清朝末,民間困苦,兩廣不同地區三合會互不統屬,流傳歷史亦不相同。基於生活需要,形成社團自保,大的社團收取地方保護費稱睇場(即現場保鑣)(例如廣州黃飛鴻),從前的中國武術門派都與洪門組織有關。所保護的場所,包括一切娛樂場所,如戲院(粵劇)、鬥狗埸、鬥蟀場、賭館、麻雀館、妓院、大煙館等等,已經具有三合會的原始模樣。
收規(固定費用)[2]-有權力的管方,如各級官員,地方勢力,會各自收取費用(非法定稅捐)。
派片[3]-娛樂場所派出的層層費用。
辛亥革命,也要利用這些現成的大社團(特別在大城市如廣州的三合會及上海的青幫),這些社團同意結盟成洪門組織。辛亥革命參與者中許多人是洪門成員,例如:孫中山在美國致公堂任會內第一大紅棍(暴力執行頭目),烈士秋瑾在日本三合會任白紙扇(紅棍之下參謀),鄭士良為三合會地方首領暗中聯絡會黨,在香港參與成立興漢會(興中會、哥老會、三合會聯合組成)並吸收前太平天國的天地會首領洪全福等人的三合會成員加入等。故此不少革命組織都有藉助秘密會黨的勢力進行革命。例如華興會與哥老會,光復會與青幫,興中會與三合會皆有密切關係,並在香港多次計劃策動起義基地。
1911年民國成立,這些社團領袖表面上經營正業。但那些娛樂場所,如戲院、鬥狗埸、鬥蟀場、賭館、麻雀館、妓院、鴉片館等仍然興旺。
民國初期未遷台灣前的政治十分混亂,各北洋軍閥、共產黨互不信任與合作,未能有效管治國民。青幫、洪幫(洪門)等幫會社團(例如袍哥)在大城市更加昌盛,不同政治背景的人爭取不同的社團支持。
當時廣州的三合會、上海青幫等與公安系統和外國租界的巡捕房都有所聯繫,協助分地區管理低下層。公安是不能接受嚴重罪行的,所以幫會亦訂立戒條,不許成員謀財害命、姦淫婦女、拐帶兒子、破壞家庭、爭田奪產等行為。有人力的大社團多數經營淫業與賭業,而江湖文幫詐騙集團亦組織成江相派。
日本侵華期間,國民黨嘗透過聯繫國民革命軍戰區的幫派得到資訊。戰後因與共產黨不和又要利用他們作政治工具。
49年後,共產黨執政,廣州有政治背景的社團中黑幫的幫派遷移到香港,與香港土幫結盟。
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引發香港歸屬問題,本應中華民國政府收回香港主權,但沒取得美國支持,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香港,國共內戰又日漸激烈,沒有提早接收香港,並繼續由英方管治香港。(請參閱香港重光、香港日治時期)直至50年代台灣特務暗中利用一些三合會中社團掩人耳目達致政治目的。此後,香港便成為中國共產黨及中國國民黨繼續角力的場地。
1950年代,香港殖民地時期的政治部 (警察)(直屬較為重要的英國軍情五處),主要工作包括收集中國等國家的情報,並保持香港中立角色,嚴密防範和偵察中國共產黨及中國國民黨在香港進行顛覆和間諜活動。政治部直接參與反間諜案,包括曾昭科間謀案、萊特事件、蔣特案、喀什米爾公主號事件、國旗風波和葛量洪案等等。特別是1956年中國國民黨的雙十暴動及1967年中國共產黨的文化大革命影響香港的六七暴動,尤其雙十暴動中的三合會「十四K」幫會、「和字頭」派系幫會「和安樂」,警方成立部門對付黑社會,並成立特別部門,專門偵查三合會活動,因此懷疑為國民政府的情報人員對此事件有推動唆使,故從此被禁止進入香港。港英政府便監視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兩黨在港的一舉一動,並推出操施,抗衡十一國慶及雙十國慶。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盛傳北京特派員會見黑幫首腦、責以大義,故有『黑社會也有愛國的』經典金句[4][5][6]。以某一程度的招安以減低某三合會中各幫派製造政治動亂。尤其招安三合會「新義安」的各幫派。
[編輯] 革命結束

在一個世紀之後,其由愛國組織變成了一個犯罪集團。

1911年清王朝覆滅之後,洪門目標已經達到,當局宣佈解散組織。
一些地方本來自給自足的社團,公眾的支持和捐助一時間便斷絕了。
也有部分三合會成員無法適應新生活。
部分社團有組織及金錢。
已經經營一些賭場或娛樂行業。
現成社團可以作看埸。
個別沒有金錢的,會敲詐勒索合一個社區人民作保護費。這就是今天黑社會的雛形。
[編輯] 香港本土幫會

根據現有史料,在1842年7月(道光二十二年),三合會已在香港設立堂口,建立組織。這是迄今為止關於香港三合會產生的最早記錄。由於當時香港剛剛開埠,再加上殖民地特有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環境,三合會獲得一個極好的發展時機,迅速滋生和蔓延,逐漸在港島形成一股強勁的地下勢力。港英當局(英屬香港)從一開始就採取了打擊手段,出動警察逮捕了大批三合會成員,並於1845年1月制定《壓制三合會及其他秘密會社之條例》,取締三合會等秘密團體,規定凡三合會成員,一律判處3年以下徒刑,刑滿後在右頰制字。

香港三合會組織淵源於清代中國南方三合會。目前,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香港三合會是中國南方三合會的分支和附屬,但從香港三合會產生的時間,內部採用的入會儀式、組織制度,早期使用的禁條、誓詞和隱語等,完全可以說它是從中國南方三合會輾轉移植而成,兩者具有十分密切的淵源。 [7]

[編輯] 「和字頭」派系幫會

香港18世紀尾至19世紀中香港開埠初期並無工會組織,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香港共有26個堂口之多,當時,部份洪門散兵游勇弟子聚集在香港中環的和記客棧,那些聚集在香港中環、上環一帶工作的低下層勞工,多數為四邑人士,由12個工人頭目組織起來,在和記客棧成立的工人自助幫會。據說早於1884年成立「和合圖」是香港最老的幫會組織,也是「和字頭」組織的鼻祖。1909年,由勇義堂主『黑骨紅』(另一說為『黑骨仁』)出面,召集了香港有史以來第一次洪門大會,倡議大家以和為貴,此倡議立即得到各堂主贊同。大會決定在各堂口名稱前加一個『和』字,形成既聯合、又獨立的『和字頭』的三合會。 1925年,省港大罷工,失業人士助長黑幫擴大,之後自立門戶分出1930年的「和勝和」(勝和)、1934年的「和安樂」(水房)等「和字頭」派系幫會。至今一些「和字頭」派系幫會沿用舊洪門入會儀式收馬及紮職。相傳「和合圖」曾支持過辛亥革命。

[編輯] 「新義安」幫會

「新義安」的前身可追溯至一百四十多年前「萬安」創立開始至清代的民間社團,早期為1796年(嘉慶元年)的「天寶山」,演變至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的「新安堂」,名稱上開始有「新」和「安」的稱謂,其後的組織分別以「體育會」、「工商總會」和「互助社」的名義出現。[8]

「新義安」又稱潮州幫,源於1866年在「萬安」成立的潮州鶴佬幫。1919年「萬安」幫分裂,「義安」幫另開山堂,並於1921年用「義安工商總會」名義向香港政府華民政務司署注冊,但是其入會儀式、習慣、詩句、都是道道地地的三合會,1947年注冊被取消。有國軍少將背景的向前,將之改名為新安公司的幫會組織,故名為「新義安」至今。又成立起敬義、義群、大好彩等分支。後經新龍頭力撮,發展到80年代,新義安有成員二十多萬人,組織結構相當完善,設有「5虎10傑」,並在各主要地區設有「坐館」等。新義安組織嚴密,等級嚴格,只尊一個「龍頭大哥」,下分各區,各設一龍頭,其下分支設「坐館」和「渣數」(管理賬目),一級管一級。

[編輯] 移師香港

主條目:探長 (香港)和四大探長
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執政之後,由於打擊嚴厲,有組織的犯罪在中國大陸逐漸銷聲匿跡,但作為參政黨之一的中國致公黨,實際上也是源於天地會洪門之分支致公堂,各三合會社團的黑幫被迫轉往當時英國的殖民地香港。1931年,香港被主要的八個幫派分成各個地區,不同地區由不同幫派控制。在1956年雙十暴動之後,政府對三合會組織打擊逐漸加大,各幫派活動表面上大幅收斂。警務處遂即於57年成立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調查各黑幫。1960年代後,從中國移民到香港的人口急劇增加,衍生不少社會和民生問題。港英政府明白憑著少數英國人難以有效管治佔大多數的華人社區,故採取「以華制華」的策略,讓有勢力的華人社會團體管理,維持基層市民的秩序,故此下放權力,但港英政府高層沒有留意就此造就了華人探長和警察隊的結構性行賄機會。探長呂樂由於熟悉各幫會的問題,呂樂開始受到警隊的高層重用。同一時間,當時仍然是探員的顏雄,因為與潮州幫會關係相熟,受到重用,後來得到升級。另一方面,警察探隊的改組使到貪污,各幫派問題在1960年代到1970年代變得嚴重起來,幫派開始滲透警隊。由於華人探長熟悉社團各幫派運作,過去有傳言說當時警匪勾結,探長由幫派控制社會秩序,如果發生拐騙等事件,警方會召集各個幫派頭目來解決問題。警方也會協同地方社團幫派頭目來控制地盤。到了1974年,港督麥理浩就任其間由於建立廉政公署,不容許華探長與幫派勾結,警方的腐敗活動得到抑制,因此現在各幫派的地盤都在逐漸縮小,界限也逐漸模糊,同時由於普通生意利潤減少,很多幫派都轉為地下交易。

[編輯] 反共復國﹕「「十四K」」、「「14K」」幫會

「14K」原名「洪發山忠義堂」,是廣東洪門幫派領袖葛肇煌將軍在廣州創立的組織。它在1940年代國共內戰後出現;由廣州的葛肇煌將軍帶領殘黨輾轉到香港創立14號洪發山,成為創幫開山人。在廣州時原名為「洪發山忠義堂」至香港後改稱「14K」,名稱源於在廣州時的總部地址在西關寶華路「14」號,為掩人耳目稱「14K」。有稱,十四K組織與國民黨關係密切,是蔣介石用以對抗中國大陸和擾亂其社會民生的工具。「十四K」的「K」就是國民黨 (Kuomintang)的首字母。[9]「14K」由四九年傳入香港,由於其傳承清朝洪門的各種秘密幫規和儀式,加上獨有的三合會詩句和文化,一直是各個幫會中最具神秘性,且被視為源於中原的正統大幫派,獨特的神秘色彩。

有別於其他幫會,「14K」非香港土生土長,本是國民黨培育的反共組織,充滿政治色彩。 龍頭葛肇煌五十年代去世,長子葛志雄繼任,綽號「太子」,被視為洪門一脈相傳的正統「孝」字堆龍頭。六十至九十年代,短短幾十年間,「14K」擴展成全球華人最大幫會。 葛氏家族成員,葛氏父子創辦及經營14K的經過,並道出幫會橫行六十年的傳奇。 另外十四K還專門訓練了一支「12K金釵」女子特別行動隊,由女梟雄率領11名「美女蛇」殺手,巧使美人計引誘,曾大鬧九龍城,截劫毒梟、毒品,陷害某社團,打殺劫掠,無所不為,被譽為世界黑社會大舞臺上的一大奇觀。 [10]

此外,「14K」自視為洪門正統,要統一全幫還有一個深層次目的,是希望最終可以像台灣般,令洪門成為合法團體。但「台灣還台灣,香港歸香港」,港、台兩地法例有所不同,「14K」要藉洪門之名成為合法組織,可謂是無可能的事實。警方明白到「14K」若成功統一,勢力必定以倍數上升,不排除為了外擴張地盤,與其他幫會發生摩擦,因而掀起連場的江湖廝殺,實為治安大患。

[編輯] 隨著三合會的發展

[編輯] 1980年代、1990年代

隨著三合會的發展,「新義安」順勢崛起成為當中的鰲頭,並在1980、1990年代控制了香港的電影業,出身江湖家族的向氏可謂在電影界舉足輕重。在中英談判時,黃文放曾經說中共的政策是不與黑社會為敵,只要他們不製造動亂,可繼續存在。近年來由於兩岸反黑組織的聯合打擊,幫派的活動範圍急劇縮小,因此賺錢也不再容易;如此一來,各幫派頭目的爭奪鬥爭就不像以前一樣激烈。

值得一提198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最高軍事領導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將香港三合會組織新義安頭目向華勝和向華強收為義子。[11]

[編輯] 特區成立之後

可是,號稱香港第一大幫的「新義安」,卻在香港主權移交予中國大陸後行事轉趨低調;江湖上傳言,主權移交前「新義安」頭目向華勝、向華強曾被中國大陸領導人用「曉以大義」的方式,加上大筆金錢及政治力量支援等方式予以某一程度「招安」。會員人數達20萬的社團,不少會員退下火線,其餘人馬亦有不少北上中國大陸發展,「新義安」的江湖領導地位亦因而受到多方挑戰。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公安部長陶駟駒的愛國言論震撼香港。當他接待了香港最龐大的三合會──新義安的首領後,陶氏對新聞界說:「黑社會也有愛國的。」[12]

[編輯] 歷史

清帝國時海豐、陸豐二縣屬惠州府,與潮州府相鄰,與清廷欲分廣東鶴佬人而治的策略有關,孫文派人到惠州發動起義,以嚮應黃岡起義仰仗當地和僑界的海豐、陸豐人。

陳炯明、呂樂等粵、港、澳軍警界人士出身海陸豐,陳炯明是洪門致公堂的最高領導,輩分比孫文還高(孫文是洪棍;紅棍),帶領致公堂系統轉型為中國致公黨。

洪門、天地會、三合會、三點會、致公堂、新義安都和鶴佬人關係密切。面臨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困難處境的鶴佬人,換帖結拜和結聚義的風氣很盛,不獨海陸豐一地。

在民國年間,三合會等積極參與革命,如協助孫中山、黃興、陶成章、楊衢雲、鄭士良、陳其美等起義革命。

[編輯] 香港概況

按照香港現行的《社團條例》規定,「三合會」是指任何使用「三合會」儀式,採納、使用「三合會」頭銜或者名稱的社團。並且進一步指出:任何人如屬「三合會」成員,或以「三合會」成員的身份行事,或自稱或聲稱是「三合會」成員,或參加「三合會」的集會,或向「三合會」社團付款或給予援助、保管、控制或被發現管有屬於「三合會」社團任何分支機構的簿冊、賬目、字據、成員名單、印旗、旗幟或徽章者即屬三合會犯罪。

根據香港警方1994年向立法局提出的一份「香港三合會情況」的文件指出現時香港大約有57個「三合會」組織(1980年為50個),其中比較活躍的有 20個左右。估計三合會成員約20萬人,其中7-10%的黑社會成員是活躍份子。香港黑社會是由很多不同的獨立幫派組織鬆散地聯結而成的,雖然它們大都採用近似的組織結構,(註:一般認為,香港三合會完整的職位結構為「六級八職制」,即—坐館—山主(489)—副山主(438)—紅棍(426)—白紙扇(415)—草鞋(432)—正式會員(49)—藍燈籠。

現今香港大約有57個三合會組織,大部分屬於小型街頭幫派。大型的三合會組織,包括新義安、和勝和、14K、和合圖等,人數達幾千人,像美國、義大利等地的黑手黨一樣,都是久經歷史的犯罪集團,勢力遍及兩岸三地。

香港「和字派」幫會,如和勝和、和安樂、和合圖等等,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推舉新「龍頭」領導幫會,而潮洲幫「新義安」則屬家族世襲制,出身江湖家族的向氏「龍頭」一職不傳外姓人。

現代三合會組織亦跟隨時代的步伐演變,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來自生產和銷售盜版軟體、CD、DVD及色情光碟(香港俗稱「賣老翻」),同時也從事盜賣和走私軍火、煙酒的活動。

此外,14K自視為洪門正統,要統一全幫還有一個深層次目的,是希望最終可以像台灣般,令洪門成為合法團體。但「台灣還台灣,香港歸香港」,港、台兩地法例有所不同,14K要藉洪門之名成為合法組織,可謂是無可能的事實。

香港大約有三十多個三合會組織,但絕大部份已有名無實,而且規模極小,主要大幫只得14K、和勝和、新義安及和安樂(水房)、聯英社、和勝義及敬義等。而14K成員約20萬人,和勝和創辦於1908年,當時由12位人士創立,早期「和字頭」共有36分支;和勝和於1930年成立,沿用舊洪門入會儀式收門生及紮職,會員人數近10萬;新義安由創辦人向前在1919年創立,成員估計約有5萬。 於90年代,擁有20萬成員的14K,曾被喻為全球最大的黑幫,由於勢力分散,故其聲勢反而不及其他的大幫派。

據一名資深的反黑組警官指出,警方明白到14K若成功統一,勢力必定以倍數上升,不排除為了外擴張地盤,與其他幫會發生摩擦,因而掀起連場的江湖廝殺,實為治安大患。警方必須趁其未成形前大力打壓,若該幫有任何異動,必定會大力打壓。

[編輯] 三合會職位名稱及典故

山主/龍頭/坐館(489)
全社團最高領導人
有家族世襲,有三年選一屆
4 + 8 + 9 = 21,再加三八為一個「洪」字,意指「洪門」龍頭大佬

二路元帥.先鋒(438)
運營官

二路元帥.副山主(438)
副領導

二路元帥.香主(438)
儀式組織官

白紙扇(415)
行政管理官
4 ╳ 15 + 4 = 64
意指易經六十四篇,心明術數之意
術士多有白紙扇在手,因而得名
通常是說4+1+5=10,底數簡稱十底
負責文職,講數
通常亦負責社團財務,管理帳簿

紅棍(426)
行事官
4 ╳ 26 + 4 = 108
意指水滸傳一百零八個好漢好打,其中武松手執紅棍,因而得名
通常是說4+2+6=12,底數簡稱十二底,是金牌打仔
眾紅棍中最打得者則為雙花紅棍

草鞋(432)
聯絡官
4 ╳ 32 + 4 = 132
明代末年一百二十八名和尚及四名平民合力抵抗西魯族人入侵中原,和尚多穿草鞋而得名
簡稱九底
負責對內外事務之聯繫
通常交遊廣闊

四九仔(49)
普通成員
九底以上之職位全為大底,經入會儀式入會者則為四九
4 ╳ 9 = 36
洪門大典開堂收馬,所有入會會員必需背誦洪門三十六誓而得名
入會三年不當紮者則被暱稱為「老四九」

藍燈籠
有意入會而未經儀式之會員
初頭只需簡單向社團封利是效忠
以往已死,等良辰吉日舉行入會儀式就重生做人,傳統中國人死後家門外都會掛燈籠

上圖是傳統三合會機構,當代三合會的機構一般都被簡化了。
龍頭(四八九),又稱坐館,為全社團最高領導人,有家族世襲,有三年選一屆。四加八加九等如廿一,再加三八為一個「洪」字,意指「洪門」龍頭大佬。

二路元帥(四三八),每堂口設有一名或多名,在平時二路如非坐館有職無權。亦有退任坐館受會員愛戴,被推舉為二路元帥。

紅棍(四二六),四乘二十六加四等如一百零八,意指水滸傳一百零八個好漢好打,其中武松手執紅棍,因而得名。通常是說4+2+6=12,底數簡稱十二底,是金牌打仔。眾四二六中最打得者則為雙花紅棍。

白紙扇(四一五),四乘十五加四等如六十四,意指易經六十四篇,心明術數之意,術士多有白紙扇在手,因而得名。通常是說4+1+5=10,底數簡稱十底。負責文職,講數,通常亦負責社團財務,管理數簿。

草鞋(四三二),四乘三十二加四等如一百三十二,明代末年一百二十八名和尚及四名平民合力抵抗西魯族人入侵中原,和尚多穿草鞋而得名,簡稱九底。負責對內外事務之聯繫,通常交遊廣闊。

四九,九底以上之職位全為大底,經入會儀式入會者則為四九,四乘九等如三十六。洪門大典開堂收馬,所有入會會員必需背誦洪門三十六誓而得名,入會三年不當紮者則被暱稱為「老四九」。

掛藍燈籠,所有有意入會而未經儀式之會員,初頭只需簡單向社團封利是效忠,以往已死,等良辰吉日舉行入會儀式就重生做人,傳統中國人死後家門外都會掛燈籠。

[編輯] 海外活動

三合會在本地發展的同時,也逐漸向美國、加拿大等華人大量聚集的地區擴散。在舊金山、紐約、芝加哥、薩克拉門托、庫比蒂諾、阿卡迪亞、拉斯維加斯、奧克蘭、紐奧良、溫哥華等地都有活動,並且很多人相信在倫敦、曼徹斯特和阿姆斯特丹,三合會組織都展開了新的活動。這些組織經常的活動涉嫌從東亞組織非法移民進入美國和英國。與此同時,三合會組織也與當地的一些街頭東亞幫派聯合,控制著亞洲人聚集區。

在馬來西亞,由於受到政府鎮壓,很多洪門私會黨被迫重新整合,如青蓮堂改稱「建德」,洪順堂分裂為「08黨」、「一仔」、「三合會」和「天地會」,家後堂改稱「五指山」,參太堂改稱「華記」,宏化堂改稱「21黨」。其中大型的幫派如華記等, 與香港的三合會都有密切的聯繫。

[編輯] 著名的三合會組織

[編輯] 中國大陸

中國致公黨
[編輯] 香港

和字頭
和勝和
和安樂(水房)
和合圖
和勝義
和勝堂
和義堂
和群樂
和利群
和義群
和一和
和勇義
14K(原名「洪發山忠義會」)
潮州幫 / 老潮
新義安
福義興
敬義
四大 / 四大公司(有道:「單耳聯同全港九」)
聯樂堂(單耳/老單)
聯英社(老聯)
全一志
同新和
[編輯] 美國

致公堂
安良堂(安良工商會)
協勝堂
華青幫
[編輯] 馬來西亞

其中最大幫派是洪門會有整至少三萬會員[來源請求]而華記是第二大幫派。其實兩大派非正式會員也許超過二十萬,甚至更多[來源請求]。這些會員也只是掛名而已,極少參於幫派活動。

洪門會
在馬來西亞洪門分裂出支派計有,鳳凰山,三百六,二一海,聯英社,仁義堂,洪軍, 忠義堂, 義洪英,洪河,義點洪, 洪順堂,五色旗,二四老君, 合和堂,三八二一和小三王等等。其中小三王在北馬曾紅極一時。

華記(Wah Kee)俗稱『四窿』,是 "青幫" 延伸出來的幫派。也有另一說法是原自中國青幫。著名的派系有十八仔,小華記和四窿仔等。
私會黨
洪門派系
二一
三六零
三六
二四
五四 - 洪軍仔
二八 - 忠義堂
龍虎
紅花
零八
一仔
小三王
華記派系
十八
華記
小華記
四窿
零四
十八羅漢
美華十八
興記
十三
其他派系
三二
101印度族幫派
satu hati印度族幫派
30pekida馬來人幫派
77馬來人幫派
4lautan馬來人幫派
[編輯] 打擊三合會組織的香港警務處部門

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俗稱O記)
警區反三合會行動組(District Anti Triad Squad,DATS,俗稱反黑組)
總區反三合會行動組(Regional Anti Triad Unit)
[編輯] 參見

團練
太平天國
廣東洪兵起義
惠州七女湖起義
楊輔清
陳炯明
羅大綱
南少林
劉永福
鄭士良
謝纘泰
洪全福
劉麗川:於香港參加洪門組織三合會、同年香港殖民政府響應清廷建議取締三合會。
陳享:1856年,起義失敗後,陳享恐受牽連,逃往香港。任教於廣東會館。其次子陳官伯,首徒龍子才等人亦追隨左右。在港期間,享公收了張炎為徒,張炎從小有洪家根底,後更名張鴻勝。
陳盛:陳盛繼任佛山鴻勝館,遷到衙旁街。後有館人違反大清律例,清朝派官員圍捕:陳盛避走香港。而香港鴻勝館亦涉及三合會,受到港英政府當局排斥,借故陳盛「犯事」為理由,查封了香港「洪聖館」,而陳盛被香港當局遞解出境。
洪門
南拳
詠春拳
宮崎寅藏
袍哥會
興中會
社團
馬來西亞私會黨
黑社會
竹聯幫
[編輯] 參考資料

^ 洪門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zoO ... 87&f=false 《香港報壇回憶錄》 白粉檔寫那些「正」字是……「派片」的紀錄。據友人透露,該等白粉檔是需要「派片」的,而「派片」的對象有二,其一是警界中人...,因為不斷有警...和記者
^ http://www.icac.org.hk/new_icac/big5/ca ... it/p6.html 油麻地果欄案是典型的集團式貪污。……『派片』確保得到保護……我們派片的方針是,只要來『開數』的人能說出他本人或他代表的人的身分是真實的(意指是執法人員),我都會派……主動找尋有能力「保護」他們的人,自動送上黑錢。……當那些貪污警長調職前會照會他們,甚至將接任的人選介紹予他們認識,方便日後「承接收片的特權」。
^ [1]
^ [2]
^ [3]
^ http://tw.shuhai.org/books/67121-%E9%BB ... %E4%BA%91/
^ [4]
^ http://bbs.qoos.com/viewthread.php?tid=1529360
^ http://forum1.hkgolden.com/view.aspx?ty ... d=0&page=1
^ [5]
^ [6]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89 ... 8%E6%9C%83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