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祥
林鳳祥(1825年-1855年)一稱林鳳翔,清廣東揭陽人,太平天國將領,1853年奉命與李開芳帶兵北伐,意圖攻佔北京,因孤軍深入而失敗,1855年為清軍俘獲,不久被處死。
生平
林鳳祥生於廣東揭陽,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因打死人,逃到廣西桂平一帶,後加入拜上帝會。從金田起義開始,林鳳祥在太平軍中經常充當先鋒,多立戰功,1853年1月帶頭攻入武昌,升為天官副丞相,3月攻入南京,隨後又攻取揚州。
1853年5月,太平天國當局命林鳳祥、李開芳率兵2萬多人北伐,當時目標是佔領天津,然後等待援軍,再取北京。北伐軍從揚州出發,渡過黃河,攻入山西,又回兵東下臨洺關(今河北永年縣治),擊潰直隸總督訥爾經額部,向北京進軍。當北伐軍迫近北京時,北京城內人心惶惶,消息傳到天京,林鳳祥獲封靖胡侯。1853年底,北伐軍約四萬人停留在天津附近。由於清廷在北京一帶集中了優勢兵力,加上南方人不習慣北方寒冬,令北伐軍處於劣勢。1854年初北伐軍被迫南退至連鎮(今河北東光縣內),林鳳祥聞知天京派來的援軍到達山東,派李開芳分兵南移高唐州迎接援軍。在李開芳會合援軍前,援軍已經潰散,李開芳只好固守山東高唐州。
清軍分別在連鎮和高唐州圍困北伐軍,兩地的北伐軍無法聯絡,堅守多月後,因糧盡而逐漸不支。期間太平天國曾經派了第二支援軍,為清軍所阻而放棄北上。1855年3月,清將僧格林沁攻下連鎮,林鳳祥受傷被俘,不久被押到北京菜市口法場凌遲處死。行刑過程中,他雙目直視,自始至終未曾發一言[1]。李開芳其後亦兵敗被俘及處死,太平天國的北伐以失敗告終。
注釋
^ 潘士安《玉珍河釣徒見聞雜記》:「刀所及處,眼光猶直視之,終未嘗出一聲。」
請參看
北伐 (太平天國)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E%97 ... 3%E7%A5%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