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艷芳
女歌手
英文名 Anita Mui
暱稱 梅姐、阿梅
籍貫 廣西合浦
出生 1963年10月10日
香港
逝世 2003年12月30日 (40歲)
香港養和醫院
職業 歌手、演員
活躍年代 1982年至2003年
唱片公司 1982年至2000年:華星唱片
2001年至2003年:Mui Music
梅艷芳(Anita Mui,1963年10月10日-2003年12月30日),與何冠昌上契後另名何加男(Karen)[1]。生於香港,籍貫廣西合浦,是一位亞太區著名歌手及演員。梅艷芳在大中華地區的演藝界(尤其是香港)擁有崇高的地位和廣泛的影響力、不但是樂壇巨星,亦被稱為「樂壇大姐大」和「舞台女王」;因其形象百變,不但被稱為「百變天后」和「東方麥當娜」[2][3],而且是大中華地區首位在同一個演唱會換多套歌衫、在不同專輯封面和音樂錄影帶有不同造型的歌手。
梅艷芳自小與家人在荔園、啓德遊樂場賣唱。1982年,在無綫電視及華星唱片合辦的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中以一曲《風的季節》勝出,星途由此展開,成為1980年代至今香港樂壇上重要的巨星,同樣也是鼎鼎大名的80年代新秀冠軍。其舞台衣著華麗而大膽、早期歌曲路線冶艷放蕩,「壞女孩」形象深入民心。演唱會場數曾多次創下香港紀錄。事業顛峰期時,於1985至1989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中連續五屆奪得「最受歡迎女歌星」及於1989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中奪得「叱吒樂壇女歌手金獎」,並培育多名幕後人員成為巨星。同時,電影演出令她獲得多項獎項,演技受到推崇。此外梅艷芳在1988年創下了在同一年奪得影后獎及最受歡迎女歌星獎的紀錄,至今仍未有人打破。
2003年,她因子宮頸癌病逝,終年40歲。離世前對事業上的輝煌與感情生活上跌跌撞撞時有所憾。同年4月1日,香港另一位演藝巨星張國榮自殺身亡,終年46歲。無數人哀痛「一個時代的終結」。
在她的演藝人生中,先後推出30多張唱片,全球銷量過千萬張,先後接拍約40部電影。香港人暱稱她阿梅(「梅」粵音:mui1)或梅姐(粵音:mui1 dzɛ4),與張國榮、譚詠麟、陳百強等人成為80年代香港廣東歌曲的文化象徵。
目錄
1 生平
1.1 童年
1.2 出道
1.3 事業顛峰期
1.4 演藝事業的轉捩點
1.5 最後人生
2 私人生活
2.1 愛情
2.2 親情
3 專輯
4 音樂獎項
5 演唱會
6 電視劇
7 電影
8 廣播劇
9 電影獎項
10 參見
11 參考資料
12 外部連結
[編輯] 生平
[編輯] 童年
梅艷芳短短40年人生,卻擁有36年的舞台經驗。其父早逝,母親是歌舞團搞手,育有4名子女。梅小學時就讀於九龍婦女福利會李炳紀念學校,4歲時已與胞姊梅愛芳踏足舞台,在梅母創辦的「錦霞歌舞團」,邊唱歌邊讀書,曾在香港荔園的表演場、酒廊、歌廳演出,唸至中一輟學。
她曾憶述指當年穿著歌衫走場演出時,沒有司機接送,沒有錢乘坐的士,只得穿上誇張的舞台服裝坐上公車,乘客都投以奇異目光,亦試過趕往酒店演出時被流氓當眾辱罵,她又憤怒又想哭,最後只能忍著。她曾在電台訪問中說:「以前唱歌的人不被尊重,被稱呼為『歌女』,家人們都阻止同學與我來往,看著同學玩耍,我永遠孤單一人。」
[編輯] 出道
1982年,18歲的梅艷芳參加無綫電視與華星唱片主辦的「第一屆新秀歌唱比賽」脫穎而出,以圓潤沉厚的聲線在電視上獻唱徐小鳳名曲《風的季節》,摘下新秀冠軍,正式踏上星途,由於梅艷芳的聲線低沉,酷似徐小鳳,曾被冠以「小徐小鳳」的稱號。
同年,華星唱片跟梅艷芳錄製第一首歌曲《心債》。阿梅第一首唱得街知巷聞的歌曲,是卡通片《IQ博士》的主題曲。1983年,她憑《交出我的心》的日文版參加東京音樂節,奪下2個大獎,漸展星光。同年,首張個人唱片《赤色梅艷芳》推出,旋即創下5張白金唱片的銷量,而且入選年度十大金曲,一炮而紅。
[編輯] 事業顛峰期
1985年,《壞女孩》唱片推出,其內容充滿爭議,甚至一度被禁播,但唱片創下8張白金唱片的銷量紀錄,同年12月在香港體育館舉辦首次個人演唱會,連演15場,創下最年輕女歌手入主紅館、舉行個人演唱會以及擁有最多場數的紀錄。2年後,「壞女孩」的歌唱風格進一步演化,《似火探戈》和《烈焰紅唇》2張唱片問世,梅艷芳以性感形象演出,此後她再創下於紅館舉行演唱會最高場數紀錄,被喻為「梅廿八」與「梅三十」,代表她連開28場與30場演唱會,事業如日中天,而她亦與林子祥改編Ben King同一英文作品《Stand By Me》。
1985年至1989年,她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連續5屆奪得「最受歡迎女歌星」和於1989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中奪得「叱吒樂壇女歌手金獎」,被稱為「樂壇女王」,殿定巨星地位;在舞台上,因形象百變,服飾領導香港潮流,形象前衛大膽,不但被稱為「百變天后」,而且是大中華地區首位在同一個演唱會換幾套衫、在不同專輯封面和MV有不同造型的歌手,而她曾經與當時效力索尼音樂的甄楚倩改編中森明菜同一日文作品《難破船》,也曾與陳慧嫻和Blue Jeans等改編近藤真彥同一日文作品《夕陽之歌》。
她的電影事件同樣引人注目。1984年她憑《緣份》一片獲得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1988年與張國榮合演《胭脂扣》,獲得23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等殊榮。她是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同年奪「歌后」/「天后」(最受歡迎女歌星)及「影后」(最佳女主角)的香港女藝人。除了《胭脂扣》外,她多次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計有《何日君再來》、《審死官》、《紅番區》及《慌心假期》等,角色十分多元化。
[編輯] 演藝事業的轉捩點
位於上環必列者士街37號的東華三院梅艷芳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是梅艷芳捐款100萬港元資助籌建,於1995年3月啟用。
1990年,梅艷芳舉辦30場「百變梅艷芳夏日耀光華演唱會」後,宣佈不再領取任何音樂方面的獎項,一年後舉行30場「梅艷芳告別舞台演唱會」,宣布退出樂壇,消息哄動香港社會。
到了90年代,憑電影《東方三俠》、《審死官》和《逃學威龍3龍過雞年》創下香港的票房紀錄,後來她憑《半生緣》再次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音樂方面,1994年梅艷芳復出樂壇,並推出大碟《是這樣的》,其中的《情歸何處》和原由梁朝偉主唱之《朦朧夜雨裡》等歌曲深受樂迷歡迎,同年亦舉行15場復出個唱。
其後的她跟黃耀明、王雙駿、蔡一智等新派音樂人合作,製作出《Larger Than Life》及《I'm so happy》等備受樂迷好評的唱片;在1998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大獎——金針獎」,成為該獎項最年輕的得獎者;2000年她和歌手陳奕迅合唱《同聲一哭》。
2002年是她入行20週年。同年,紀念專輯《With》邀得譚詠麟、張國榮、張學友、劉德華、王菲、鄭秀文、陳慧琳、林憶蓮、黃耀明、許志安、蘇永康十一位著名歌手合唱,是為香港樂壇的另一個紀錄。
除了香港之外,她在中國大陸、台灣以至亞洲各地都深受樂迷歡迎,她的國語金曲有《親密愛人》、《女人花》及《放開你的頭腦》等。
她在樂壇廣收徒弟,草蜢、許志安、何韻詩、譚耀文和彭敬慈是她的徒弟,而蘇永康、梁漢文、陳奕迅等亦受到她的提攜。
梅艷芳曾為演藝界爭取權益。她於2001年當選為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成為首位當選此職位的女性;並於2002年就「劉嘉玲裸照風波」,以「天地不容」為號發起遊行和聲討大會,呼籲群眾抵制《東週刊》。
她一生為公益為慈善出力,她成立的「梅艷芳四海一心基金會」至今造福社會,她更曾擔任香港樂施會的「樂施大使」。
[編輯] 最後人生
2003年,沙士(SARS)在香港爆發,梅艷芳為沙士的受害者籌款,並發起《1:99音樂會》,號召全香港歌手演出,並以「茁壯行為」成立基金會,協助受害家庭孤雛,但這一年,外界盛傳她患上癌病,同年9月公開自己患子宮頸癌,她在親友以及徒弟的陪同下堅稱:「這場仗我一定打贏!」並承諾奮勇對抗癌病,後在健康狀況惡劣及醫生反對下,堅持抱病舉行演唱會,並在演唱會穿上婚紗,完成了「嫁給舞台」的心願。演唱會後,梅艷芳仍到日本拍攝美容廣告。其後在朋友和醫生極力勸喻下辭演張藝謀執導的《十面埋伏》。
同年12月30日凌晨2時50分,梅艷芳因為癌細胞擴散至肺部,影響肺功能而逝世,終年40歲。她在最後一次演唱會上曾說,遺憾自己沒有結婚,無兒無女。她離世的時候,各方親友和生前的男友,紛紛趕往醫院,陪她走完最後一程,其契妹夫張學友更是緊握她的手直到她離世。
當時辭世時,消息同樣轟動。香港多份華文報章推出特輯及號外,而環球唱片亦在譚詠麟網頁發表聲明,表示梅姐去世乃亞洲區之損失;時任香港特首的董建華、中共駐港辦公室副主任李剛以至前學運領袖吾爾開希、香港立法會議員劉千石均致送花圈或親自到靈堂致祭。有歌迷穿上印有「Anita Mui永遠懷念」字眼的黑服。張藝謀為表尊重,決定不找其他明星取代她在《十面埋伏》的角色。另外,其遺作《男人四十》令她當上《長春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
2004年12月,歌星李克勤在《環球10週年演唱會》中翻唱〈夕陽之歌〉以紀念因癌症逝世的她。2005年11月,林子祥在演唱會上翻唱她的遺作〈抱緊眼前人〉。2006年,她的徒弟何韻詩、草蜢和許志安獲倫永亮邀請翻唱〈烈燄紅唇〉和〈黑夜的豹〉。她的徒弟何韻詩兩次在紅館舉行個人演唱會時,均有特別向師傅致敬。2009年,梅艷芳46歲冥壽的日子,何韻詩和草蜢在「何韻詩2009演唱會SUPERGOO」演唱一段「Anita Medley」(連唱4首梅艷芳的經典金曲〈愛將〉、〈妖女〉、〈壞女孩〉、〈夢伴〉),何韻詩並演一首為梅艷芳而寫的新歌,名為〈妮歌〉,獻給恩師。
[編輯] 私人生活
梅艷芳的人生,傳聞多,緋聞多,不時成為香港傳媒追逐的話題。
她初出道時以「壞女孩」形象示人,引人瑕思,當時香港曾盛傳她臂上有紋身。在80年代的香港,紋身仍是黑社會的象徵,這一消息令不少樂迷感到困惑。但梅在1987年出版的唱片封套,及1990年的演唱會中露出手臂,以澄清紋身傳聞。
[編輯] 愛情
她離世前,對沒有兒女、未曾結婚,在多次公開場合中坦言不無所憾。在她的星途中,曾遇上多段戀情,但最終都因她的名氣,愛情未能開花結果。
進入演藝圈後,梅艷芳與苗僑偉合作電視劇《香江花月夜》,短暫交往,後協議分手。與苗僑偉戀情告吹後,她與富家子鄒世龍相戀,一年後分手,阿梅曾直言:「大家年紀輕,脾氣都硬!」
80年代,她陪伴近藤真彥到北海道開演唱會,近藤在車上倚著阿梅休息。後因日本樂界積極將近藤真彥與中森明菜這兩位當時最紅的男女歌手撮合成螢幕情侶塑造話題。梅豔芳的戀情無疾而終。阿梅曾說:「虧我當年待他那麼好。」阿梅在病中最後一次秘密訪日與近藤真彥「道別」。阿梅逝世後,近藤真彥連續三年到香港拜祭舊日戀人。
模特兒劉米高是梅艷芳在拍攝手錶廣告時認識﹐兩人亦曾拍攝 「傷心教堂」及 「夏日戀人」音樂錄像。據報她開演唱會時,劉米高也從澳洲到場捧場,兩人雖已分手,梅艷芳還是向他唱了「SUMMER LOVER」。
林國斌是與她關係較為人熟知的男友,1991年,梅艷芳與林國斌相戀時,傳出她被黑社會人物掌摑的新聞,當時林國斌不離不棄陪在一旁,但林國斌星途遠不及女友,他曾自嘲別人都認為自己被女友「包養」。兩人交往兩年分手。
一直到1995年,趙文卓與梅的姊弟戀情曝光,轟動香港娛樂圈,但梅艷芳的名氣,為兩人帶來沉重壓力,兩人最終分手,當前女友罹患癌症的消息傳出時,趙只沉重地說:「我希望我是神醫。」
劉德華這位天王曾是公認的與梅豔芳友誼至深的知己,然而梅與華仔這份二十年的友誼也頗為撲朔迷離。1990年,兩人合拍電影《川島芳子》正式傳出戀情。後二人一起參加娛樂節目亦開玩笑說是天生一對,其後阿梅與華仔合拍多部電影。1999年阿梅獲得金針獎,華仔送上千朵編有阿梅英文名的玫瑰花道賀,華仔對外表示是將之前沒送過的花補上。2002年演唱會舞臺上,阿梅曾說嫁人當嫁劉德華,如果他向我求婚,我決不猶豫,而華仔也上臺擁抱阿梅。而阿梅也多次澄清,她與華仔是好朋友關係,欣賞華仔的其中原因是華仔對自己女朋友很好。在阿梅逝世後,她與華仔的「友情」也被多次編入電視劇本中,包括《梅豔芳菲》,《美麗傳說II星願》。
[編輯] 親情
梅艷芳與其契妹羅美薇在1980年代與何冠昌夫婦上契,有些人認為,她與在娛樂圈內的『親戚』的關係,比自己的母親和哥哥還要好。而在2004年1月阿梅的葬禮上,包括何冠昌遺孀,張學友夫婦在內的契媽和金蘭姐妹都坐在了家屬席的重要位置中。她與歌手謝霆鋒是結拜姊弟。
[編輯] 專輯
1982年
心債
1983年
赤色梅艷芳
1984年
飛躍舞台(註:《逝去的愛》之索尼音樂版本為《再度孤獨》)
1985年
似水流年
壞女孩
1986年
妖女
蔓珠莎華(國語)
1987年
梅艷芳
似火探戈
烈燄紅唇
1988年
夢裡共醉(註:《無人願愛我》和索尼音樂的《難破船》是改編自中森明菜同一日文作品)
We'll be together 單曲
醉人情懷CD VIDEO
百變梅艷芳再展光華87-88演唱會
百變梅艷芳之烈焰紅唇(國語)
1989年
淑女
愛我便說愛我吧單曲
華星勵志歌輯(收錄與李忠浩合唱的-邁向新一天)EP
In Brasil(註:《夕陽之歌》的環球和索尼音樂版本為陳慧嫻主唱的《千千闕歌》和Blue Jeans的《無聊時候》)
1990年
封面女郎
百變梅艷芳夏日耀光華演唱會90
1991年
慾望野獸街
親密愛人(國語)
1992年
The Legend of the Pop Queen Part I
The Legend of the Pop Queen Part II
1993年
鑽石旅程系列精選:
情幻一生
變
皇者之風
戲劇人生
1994年
是這樣的〔分別推出普通版及絲絨盒珍藏裝兩款,其中絲絨和珍藏款全球限量5000套〕
小心(國語)
1995年
歌之女〔分別推出普通CD版及禮盒版兩款〕
百變梅艷芳一個美麗的迴響演唱會
1996年
單曲-我們不哭了〔此為梅姐為愛滋病公益籌款而錄製的單曲〕
1997年
鏡花水月
芳蹤乍現台北演唱實錄(國語)
女人花(國語)
1998年
仲夏自選集-變奏
情歌精選I
情歌精選II
床前明月光(國語)
1999年
Larger Than Life
沒話說(國語)
2000年
I'm So Happy
2001年
眾裡尋芳45首(2CD+VCD)精選
2002年
Anita Mui With...
梅艷芳極夢幻演唱會2002
2004年
Anita Classic Moment Live
梅‧憶錄
永遠的梅艷芳新歌+精選(國語)
2009年
梅艷芳Faithfully
[編輯] 音樂獎項
1982年
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
1983年
東京音樂節-第12屆東京音樂節亞洲特別獎、TBS獎
IFPI香港唱片年會新人獎
第6屆十大中文金曲-《赤的疑惑》
第1屆十大勁歌金曲-《赤的疑惑》、《交出我的心》
1984年
第7屆十大中文金曲-《似水流年》
第7屆十大中文金曲-最佳唱片封套《飛躍舞台》
第2屆十大勁歌金曲-《似水流年》
1985年
第3屆十大勁歌金曲-《壞女孩》
第3屆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獎
第8屆十大中文金曲-《蔓珠莎華》
商台-最受歡迎女藝人獎
1986年
IFPI全年最佳銷量獎-大碟名稱:《壞女孩》八白金40萬張
第4屆十大勁歌金曲-《夢伴》、《將冰山劈開》
第4屆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獎
第9屆十大中文金曲-《愛將》
商台-最受歡迎女藝人獎
1987年
第5屆十大勁歌金曲-《烈燄紅唇》
第5屆十大勁歌金曲最佳音樂錄影帶演出獎-《似火探戈》
第5屆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獎
第10屆十大中文金曲-《烈燄紅唇》
商台-最受歡迎女藝人獎
1988年
第6屆十大勁歌金曲-《Stand By Me》、《胭脂扣》
第6屆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獎
第6屆十大勁歌金曲最佳音樂錄影帶獎-《夢裡共醉》
第11屆十大中文金曲-《Stand By Me》
韓國漢城奧運前奏音樂會紀念獎牌-Anita以唯一亞洲女歌手被邀往韓國參加奧運會前奏大匯演,與Janet Jackson同台 演出
1989年
第7屆十大勁歌金曲-《夕陽之歌》
第7屆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獎
第7屆十大勁歌金曲金曲金獎-《夕陽之歌》
第12屆十大中文金曲-《淑女》、《夕陽之歌》
第12屆十大中文金曲-IFPI大獎
叱吒樂壇女歌手金獎
香港藝術家年獎-歌唱家獎
1990年
第8屆十大勁歌金曲-《心仍是冷》
韓國最受歡迎外語女歌手第五名
1992年
第14屆十大中文金曲-鑽石偶像大獎
叱吒樂壇女歌手銀獎
1993年
第10屆十大勁歌金曲-榮譽大獎
1995年
新加坡音樂頒獎禮-舞台至尊大獎
1998年
香港電台廿載金曲十大最愛-《似水流年》
1999年
第21屆十大中文金曲最高榮譽-金針獎
2001年
第18八屆十大勁歌金曲-致敬大獎
2002年
第25屆十大中文金曲最愛歡迎卡拉ok歌曲獎合唱歌-《相愛很難》
第25屆十大中文金曲-金曲銀禧榮譽大獎
第4屆CCTV-MTV音樂盛典-港台音樂特殊貢獻獎
2002MTV風尚亞洲女歌手獎
2003年
第4屆中國金唱片獎-「藝術成就獎」
中國原創歌曲獎頒獎禮-傑出成就獎
2004年
IFPI全年最高銷量唱片《Anita Classic Moment Live 2003》
IFPI全年十大最高銷量唱片《Anita Classic Moment Live 2003》、《梅。憶錄》
2010年
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2009頒獎禮「十大銷量廣東唱片」—《Faithfully》[4]
[編輯] 演唱會
1985-1986年:梅艷芳盡顯光華演唱會15場(香港紅磡體育館)
1987-1988年:百變梅艷芳再展光華演唱會28場(香港紅磡體育館)
1990年:百變梅艷芳夏日耀光華演唱會30場(香港紅磡體育館)
1991-1992年:百變梅艷芳告別舞台演唱會30場(香港紅磡體育館)
1995年:梅艷芳一個美麗的迴響演唱會15場(香港紅磡體育館)
1995年:公益金梅艷芳友好演唱會1場(香港紅磡體育館)
1999年:百變梅艷芳99演唱會7場(香港紅磡體育館)
1999年:百變梅艷芳99演唱會延續篇4場(香港紅磡體育館)
2002年:百變梅艷芳極夢幻演唱會10場(香港紅磡體育館)
2003年:梅艷芳經典金曲演唱會8場(香港紅磡體育館)
[編輯] 電視劇
1980年
人在江湖(麗的,次要角色)
1981年
女媧行動(麗的,次要角色)
1981年
武俠帝女花(麗的,次要角色)
1981年
對對胡(麗的,次要角色)
1983年
香港八三(TVB)
1984年
香江花月夜(TVB)
1997年
三誓盟
[編輯] 電影
1983年
瘋狂83
表錯七日情(飾:芳)
1984年
緣份(飾:Anita)
1985年
歌舞昇平(飾:方傲兒)
祝您好運(飾:阿芝)
青春差館(飾:溫柔英)
1986年
壞女孩(飾:方艷梅)
偶然(飾:Anita)
殺妻2人組(飾:Anita)
神探朱古力(飾:喬嬌嬌)
歡樂叮噹(客串:夜總會歌星)
1987年
小生夢驚魂(客串:夜總會歌星)
一屋兩妻(飾:百佳)
開心勿語(飾:梅大香)
1988年
胭脂扣(飾:如花)
一妻兩夫(飾:百佳)
公子多情(飾:Anita)
黑心鬼(飾:梅賽花,梅蘭花)
1989年
英雄本色3:夕陽之歌(飾:周英傑)
奇蹟(飾:楊露明)
1990年
富貴兵團(飾:草木蘭)
亂世兒女(飾:宋家璧)
川島芳子(飾:川島芳子)
1991年
賭霸(飾:梅姊)
何日君再來(飾:吳梅伊)
豪門夜宴(客串:自己)
九一神鵰俠侶(飾:姚美君及其家姐)
1992年
審死官(飾:宋李氏)
戰神傳說(飾:月牙兒)
1993年
東方三俠(飾:東東)
濟公(飾:觀世音)
新仙鶴神針(飾:白雲飛)
現代豪俠傳(飾:東東)
逃學威龍三之龍過雞年(飾:湯朱迪)
醉拳II(飾:黃飛鴻小媽)
1995年
紅番區(飾:Elaine)
給爸爸的信(飾:方逸華)
1996年
金枝玉葉2(飾:方艷梅)
運財智叻星(客串:自己)
1997年
半生緣(飾:顧曼璐)
2000年
煙飛煙滅(飾:Gladys)
2001年
鍾無艷(飾:齊宣王,齊桓公)
慌心假期(飾:Michelle)
男歌女唱(飾:朱維德)
愛君如夢(飾:張天娜)
2002年
男人四十(飾:陳文靖)
[編輯] 廣播劇
鬼多咁情
情書
雪溶後的餘溫
[編輯] 電影獎項
1984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緣份]
1987第23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胭脂扣]
1988第1屆金龍獎最佳女主角[胭脂扣]
1989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胭脂扣]
1989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胭脂扣]
1998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半生緣]
1998第3屆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半生緣]
2001明報第2屆演藝動力大獎頒獎禮-最突出電影女演員-《鍾無艷》
2002第6屆長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男人四十]
2005中國百大影星大獎
[編輯] 參見
香港演藝人協會
[編輯] 參考資料
^ 百變天后不敵子宮頸癌,明報,2008年4月19日。也因此梅艷芳的遺產信託基金名為「Karen Trust」。
^ 《來自天堂的聲音》東方麥當娜:梅艷芳,新華網
^ 港澳台 梅艷芳病逝,南方網
^ 張國榮 梅艷芳精選碟入十大
[編輯] 外部連結
梅迷大同盟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的Anita Mui。
Time Magazine, Essay, Farewell to Hong Kong's Sour Beauty, Jan 12,2004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A2%85 ... 7%E8%8A%B3
- Attachments
-

- Anita_Mui_HK.jpg (49.98 KiB) Viewed 315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