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粵!Cantonia!康頓尼亞!我哋粵人嘅世居祖根之地!粵民族嘅真正祖國!
Post a reply

桂林市

Sep 19th, '11, 19:38

桂林市


壯文 Gveilinz Si
簡稱 桂

桂林在廣西的位置
概覽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自治區 廣西
行政區類型 地級市
行政區劃代碼 450300
設郡 秦朝
現任市委書記 劉君
現任市長 李志剛
地理
中心坐標 25°16′23″N 110°17′25″E / 25.27306°N 110.29028°E
總面積 2.78萬平方公里
- 市區 565平方公里
- 建成區(2006) 58平方公里
人口
總人口(2006) 499.29萬人
- 市區人口(2006) 74.42萬人
- 市區非農業人口(2006) 62.91萬人
人口密度 179.54人/平方公里
- 市區人口密度 1317.17人/平方公里
本地語言 西南官話/桂柳官話
經濟
GDP(2010) 1108.63億元人民幣
人均GDP 12209元人民幣
市區GDP(2006) 206.9億元人民幣
市區人均GDP 27974元人民幣
其他
市樹 榕樹、桂樹
市花 桂花
郵政編碼 541xxx
電話區號 +86 (0)773
車牌號碼 桂林市區,陽朔,臨桂為桂C
其他縣為桂H
網站: guilin.gov.cn
桂林市(壯語:Gveilinz Si)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湘桂走廊南端。東、北與湖南省相鄰。湘桂鐵路與灕江縱貫,有321、322、323三條國道穿過。桂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

桂林是廣西東北名城和交通、文化中心,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是全國重點旅遊城市。桂林的工業以機械、電子、輕紡、橡膠,工藝美術為支柱,建立了桂林高新技術開發區。

目錄

[隱藏]
1 歷史沿革
2 地理
2.1 臨近地區
2.2 地貌
2.3 氣候
3 行政區劃
4 人口
5 民族方言
6 經濟
6.1 農業
7 交通
8 城市改造
9 旅遊業
9.1 特色小吃
9.2 桂林三寶
10 桂林教育
11 歷任領導
11.1 市長
11.2 市委書記
12 友好城市
12.1 國內
12.2 國際
12.3 友好交流城市
13 參考書目
14 外部連結
[編輯] 歷史沿革

距今約一萬年前,根據市區寶積岩和甑皮岩洞穴發現的遺物考證,甑皮岩人已進入母系氏族社會階段。 夏商周時期 這裡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秦(公元前214年)開鑿靈渠溝通湘灕水系,屬桂林郡。

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始安縣,為縣治所在,隸屬荊州零陵郡。東漢(公元30年)時又設始安侯國,為始安侯國治所。

三國先屬蜀,後歸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建始安郡,郡縣治所都在今之桂林,屬荊州始安郡。

南北朝(公元540年)置桂州於湘州始安郡,受湘州督。

隋朝(公元590年)置桂州總管府。

唐朝(公元634年)改名臨桂縣,屬桂州始安郡。(公元692年)築相思埭,即今桂柳運河。(公元757年)改始安郡為建陵郡。(公元868年)龐勛率桂州戍卒反唐。(公元879年)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陷桂州。(公元900年)屬靜江軍節度。

北宋(公元997年)置廣南西路,治所在今桂林,屬桂州。 南宋(公元1133年)升桂州為靜江府,治今桂林。靜江府本桂林,始安郡,靜江軍節度。

元朝(公元1277年)3月置廣南西路宣撫司於靜江(今桂林),5月改為廣南西路宣尉司。(公元1278年)7月增設嶺南廣西道,改靜江府為靜江路總管府。(公元1295年)並左右兩江宣尉司都元帥府為廣西兩江道宣尉司都元帥府,分司邕州。(公元1363年)3月立廣西等處行中書省,省治在今桂林。

明朝(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侄孫朱守謙為靖江王,7月建靖江王府於獨秀峰前。明朝洪武年(1367年)將靜江路改桂林府因而沿用至今。(1372年)6月改為桂林市府,府治在今桂林。

清朝初建廣西省置巡撫,屬廣西省桂林府。

民國(1911年)為廣西省省會。(1940年)劃桂林縣縣城及附廓成立桂林市,餘地復稱臨桂縣。桂林是廣西省直轄市,省會駐地。1944年11月10日,桂林保衛戰敗,為日寇佔領。1945年7月28日,桂林光復。

1958年改稱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轄桂林城區和郊區。

宋朝開始一直是廣西的省會(民國政府曾在1912年至1936年將省會由桂林遷往南寧)。長期以來,桂林一直是嶺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原桂林市分為桂林市和桂林地區兩部分。

1981年7月1日,陽朔縣劃歸桂林市
1983年10月8日,臨桂縣劃歸桂林市
1990年2月3日,撤銷恭城縣,設立恭城瑤族自治縣。
1996年12月2日,桂林市郊區更名為雁山區。
1998年8月27日,桂林市和桂林地區合併。
[編輯] 地理

[編輯] 臨近地區



桂林市區
桂林市區與臨桂縣、靈川縣、陽朔縣相鄰。

桂林市西與本省柳州市、西南與來賓市、南與梧州市、東南與賀州市相鄰,西北與湖南省懷化市、北與邵陽市、東與永州市相鄰。

[編輯] 地貌

桂林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地形,大部分為丘陵,北部和東部分別為越城嶺和海洋山、都龐嶺山區,有很多面積較小的山間盆地。桂林市區坐落在湘桂走廊中的一個相對較大的平原里。桂林市南部有破碎的丘陵平原,西部、北部和東部是大面積的山地。貓兒山海拔2142米,稱「華南第一峰」。

[編輯] 氣候



桂林2005年5月的洪水,攝於解放橋。
桂林在自然地理帶上屬溫帶,氣候帶屬亞熱帶,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區,溫和多雨,雨熱同期,氣候適宜。又有「三冬少雪,四季常花」的說法。

桂林夏季溫度有時在30攝氏度以上,偶爾有40度以上的高溫,最熱的天氣在七、八月。冬季大約在零度左右,很少下雪,最冷的天氣在一、二月。桂林年平均氣溫約19攝氏度。桂林全年無霜期為309天。年均降水量1926mm。桂林雨美可與重慶霧美相映,有「霧重慶,雨桂林」之說。每年4月至10月為最佳旅遊季節。

桂林屬於「梅雨」地區,夏季降水集中,雨量大。降梅雨時,天氣悶熱,空氣潮濕,河水暴漲。經常形成洪災,對桂林的經濟特別是旅遊業造成極大的危害。

桂林很少降雪,大雪更是鳳毛麟角。降雪是學生們的最愛,此時學校往往會停課,但是大雪也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在2002年末至2003年初下大雪的時候,一些工廠停工,由於路面結冰,交通幾近癱瘓,大量農作物、牲畜和綠化植物凍死,由於缺少防雪的經驗,罕見的大雪給桂林市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隱藏▲桂林 (1971-2000)氣候平均數據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 (°F) 11.5
(52.7) 12.7
(54.9) 16.5
(61.7) 22.7
(72.9) 27.1
(80.8) 30.4
(86.7) 32.6
(90.7) 32.8
(91) 30.3
(86.5) 25.6
(78.1) 20.2
(68.4) 15.2
(59.4) 23.1
(73.6)
平均低溫 °C (°F) 5.4
(41.7) 7.0
(44.6) 10.4
(50.7) 15.9
(60.6) 20.1
(68.2) 23.4
(74.1) 24.8
(76.6) 24.5
(76.1) 21.9
(71.4) 17.3
(63.1) 12.1
(53.8) 7.3
(45.1) 15.8
(60.4)
降水量 mm (英寸) 63.4
(2.496) 96.7
(3.807) 136.7
(5.382) 247.4
(9.74) 351.7
(13.846) 346.9
(13.657) 231.3
(9.106) 173.3
(6.823) 81.8
(3.22) 65.7
(2.587) 63.6
(2.504) 42.8
(1.685) 1,921.3
(75.642)
相對濕度 (%) 74 76 80 81 81 82 79 78 73 71 67 67 75.8
平均降水日數 (≥ 0.1 mm) 15.1 15.5 18.6 20.2 19.0 17.5 16.1 14.8 8.2 9.7 8.7 9.1 172.5
日照時數 66.9 50.0 51.6 72.6 109.5 131.1 199.4 204.1 193.4 157.1 134.4 117.2 1,487.3
來源: 中國氣象局 2010年5月20日
[編輯] 行政區劃



桂林版圖
桂林市面積27800平方千米。各區縣中全州縣面積最大。

桂林現轄5區、10縣、2自治縣,市民通稱「五城區,十二縣」。鄉級行政區有165個。政府所在地是秀峰區。1995年起資源縣為自治縣待遇縣。

區縣名 面積(平方千米) 人口(萬人) 縣人民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秀峰區 49 11 541001
疊彩區 52 12 541001
象山區 88 19 541002
高新七星區 74 15 541004
雁山區 288 7 541006
陽朔縣 1428 30 陽朔鎮 541900
臨桂縣 2202 45 臨桂鎮 541100
靈川縣 2288 35 靈川鎮 541200
全州縣 4021 76 全州鎮 541500
興安縣 2345 37 興安鎮 541300
永福縣 2807 27 永福鎮 541800
灌陽縣 1837 27 灌陽鎮 541600
資源縣 1954 17 大合鎮 541400
平樂縣 1919 43 平樂鎮 542400
荔浦縣 1759 37 荔城鎮 546600
龍勝各族自治縣 2537 17 龍勝鎮 541700
恭城瑤族自治縣 2149 28 恭城鎮 542500
[編輯] 人口

桂林市轄區總人口476萬人(2008年),市區人口62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4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71人。

桂林市各區(縣)面積與人口數據(2007年末)
區劃名稱 面積(公里²) 常住人口 戶籍人口
桂林市 27,622.89 5,046,171
秀峰區 110,348
疊彩區 133,096
象山區 226,532
七星區 215,597
雁山區 71,360
陽朔縣 310,644
臨桂縣 472,914
靈川縣 362,002
全州縣 776,150
興安縣 367,541
永福縣 273,512
灌陽縣 283,413
龍勝各族自治縣 172,112
資源縣 168,940
平樂縣 438,534
荔浦縣 375,610
恭城瑤族自治縣 287,866
[編輯] 民族方言

桂林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其中有壯、瑤、回、苗、侗等36個少數民族68萬人。漢族人口占其中的85.22%。

當地使用方言為桂柳官話。

[編輯] 經濟

[編輯] 農業

桂林屬南方水稻產區,耕地多是水田,山區梯田頗多。糧食作物主要是水稻。桂林的經濟作物很多。主要的經濟作物有沙田柚、羅漢果、馬蹄、甘蔗、毛竹和茶樹等。其中很多是桂林的特產。

[編輯] 交通

主條目:桂林交通
桂林兩江國際機場是廣西最大的國際機場,有多條國內、國際航線。整個建築氣派而有特色。

桂林和外圍的交通聯繫主要有鐵路、國道、高速公路。主要鐵路是湘桂鐵路,有321國道、322國道和323國道,有泉南高速公路、包茂高速公路、機場高速公路和繞城高速公路。

由於旅遊城市的需要和人口的增加,市內的交通有了很大改觀。分別進行了環城道路的建設和城市路網的改造。

桂林交通有長足發展,規劃項目較多。詳見桂林交通。

[編輯] 城市改造



桂林改造後的解放橋
桂林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進行大規模的城市改造,主要是改造小街小巷,改造道路,整治市容。有「百條小巷整改工程」。要把桂林建設成為一個環境優美的,設施優良的,人文優秀的城市。另外為發展旅遊業大規模建設城市景點,進行生態環境改造。另外還增加了免費的公益公交車。

為了方便交通及桂林整體的形象,市政府決定重修和擴建一部分橋樑,這部分橋樑有解放橋、龍隱橋、文昌橋等。後來這部分橋樑和灕江、桃花江、杉湖、榕湖、桂湖、新開掘的木龍湖、襟江形成著名的兩江四湖體系。

關於道路的改造詳見桂林交通。

[編輯] 旅遊業

主條目:桂林山水


桂林(圖中山峰為塔山)
桂林是一個典型的旅遊型城市,是中國知名度最高的旅遊勝地之一。桂林山水因「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馳名中外。南宋詩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說:「余嘗評桂山之奇,宜為天下第一。」南宋王正功在其詩作中有雲:「桂林山水甲天下。」1985年,《中國旅遊報》發起了歷時半年多的評選「中國十大風景名勝」的活動。「桂林山水」排名「萬里長城」之後,名列「中國十大風景名勝」第二位。

主要旅遊景點:

生態公園和人文山水藝術有七星公園,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西山公園,穿山公園,虞山公園,世外桃源,大圩古鎮,南溪山公園,雁山植物園等。
古代近代文化有靖江王陵及王府,桂林石刻,靈渠,桂海碑林等。
喀斯特溶洞景觀有蘆笛岩,冠岩,七星岩,荔浦豐魚岩等。
大型綜合景區有兩江四湖(灕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龍湖),灕江景區,樂滿地等。


灕江風光
[編輯] 特色小吃

桂林最有名的食品莫過於桂林米粉。此外,民間手工製作的馬蹄糕、板栗粽等也頗受歡迎。十二縣也有名吃如恭城的油茶,用荔浦名產荔蒲芋製作的扣肉、陽朔的啤酒魚和靈川狗肉等。

[編輯] 桂林三寶

桂林三寶是指桂林享譽海內外的三種製品,即辣椒醬、豆腐乳、三花酒。

現在又有「桂林四寶」的說法,即在「桂林三寶」的基礎上加西瓜霜。

[編輯] 桂林教育

目前,桂林有廣西師範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桂林理工大學、桂林醫學院、桂林空軍學院、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桂林太空工業高等專科學校、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

[編輯] 友好城市

[編輯] 國內

浙江省台州市(2005年1月20日)
四川省綿陽市(2005年9月25日)
湖南省衡陽市(2009年3月23日)
[編輯] 國際

日本熊本市(1979年10月1日)
紐西蘭黑斯廷斯市(1981年3月4日)
美國奧蘭多市(1986年5月14日)
日本取手市 (1990年5月7日)
韓國濟州市(1997年10月29日)
波蘭托倫市(2009年3月26日)
[編輯] 友好交流城市

日本石川縣小松市
日本兵庫縣加古川市
日本沖繩縣那霸市
日本群馬縣太田市
韓國京畿道富川市




桂林全景
[編輯] 參考書目

《桂林市概況》1986年4月 桂林市市志編纂委員會
[編輯] 外部連結

桂林電視台
桂林市人民政府
桂旅網
桂林網
桂林生活網
桂林市概況
桂林旅遊網
桂林印象
桂林暢遊網
非常陽朔旅遊網
桂林假日旅遊網
桂林旅遊景點列表(英文)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A1%82 ... 7%E5%B8%82
Attachments
Guilin_Scene.jpg
Guilin-distance-shot-with-tower.jpg
Panorama_of_guilin.jpg

Re: 桂林市

Sep 25th, '11, 16:37

雁山區是中國廣西桂林市的一個市轄區,區人民政府駐雁山鎮。面積 288平方千米,人口 7萬。郵政編碼541006。

[編輯] 行政區劃

下轄2個街道,2個鎮,1個鄉,1個民族鄉:

雁山街道 轄1個居委會
雁山街社區居委會
雁山鎮 轄15個村委會
東立、楓林、周家、文家、三合、果園、羅安、良豐、興隆、竹園、莫家、雲塘、五塘、茶江、三立
柘木鎮 轄1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
柘木街社區居委會;蘇家、衛家渡、窯頭、柘木、龍門、祿坊、李家、何家
大埠鄉 轄11個村委會
汕坪、塘頭、付上、草底、黃宿、八愷、黎家、大埠、付中、陶家、臘山
草坪回族鄉 轄1個居委會;3個村委會
草坪街社區居委會;草坪、潛經、田村
[編輯] 沿革

原郊區是雁山區的雛形,轄:柘木鎮 雁山鎮 大河鄉 朝陽鄉 穿山鄉 甲山鄉 二塘鄉 大埠鄉 草坪回族鄉。


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

將桂林市郊區更名為雁山區,原郊區大河鄉、穿山鄉的清風村劃歸疊彩區管轄。
原郊區甲山鄉劃歸秀峰區管轄。將原郊區的二塘鄉、拓木鎮的同心、平山兩個村和穿山鄉的安新村劃歸象山區管轄。
原郊區的穿山鄉(不含清風、安新兩個村)、朝陽鄉劃歸七星區管轄。

-------------------

七星區又稱「高新七星區」,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灕江東岸,區人民政府原駐馬坪街,後遷至驂鸞路26號。面積74平方千米,人口18萬。郵政編碼541004。

[編輯] 行政區劃

下轄2個街道,1個鄉:

七星區街道 轄15個社區居委會
碼坪、龍隱、七星、石油六公司、桂大、漓東、大園盤、毅峰、穿山東、穿山、施家園、一機聯合、師大育才、橫塘、輪胎廠
東江街道 轄10個社區居委會
花園、五通、灕江、匯通、六合、社山橋、朝陽、羊角山、辰山、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穿山鄉 轄6個村委會
西南、湖塘、丫吉、岩前、新建、合心
[編輯] 沿革

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原郊區的穿山鄉(不含清風、安新兩個村)、朝陽鄉劃歸七星區管轄。

-------------------

象山區是中國廣西桂林市的一個市轄區,區人民政府駐銀錠路。面積88平方千米,人口20萬。郵政編碼541002。

[編輯] 行政區劃

下轄3個街道,1個鄉:

南門街道 轄11個社區居委會
龍船坪、天鵝、雉山、銀錠、民族、甘棠、東安、新竹、竹林、金竹、翠竹
象山街道 轄7個社區居委會
五美、西城、文明、虹橋、文新、安新、安家洲
平山街道 轄11個社區居委會;2個村委會
同心、銀海、龍泉、力創、平山東、平山西、大風山、窯、軍橋、溪園、猴山;同心、平山
二塘鄉 轄6個村委會
泮塘、陽家、紅光、萬福、四合、北芬
[編輯] 沿革

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原郊區的二塘鄉、拓木鎮的同心、平山兩個村和穿山鄉的安新村劃歸象山區管轄。

-------------------

疊彩區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的一個市轄區面積,區人民政府駐中山北路*號。面積52平方千米,人口12萬。郵政編碼541001。

[編輯] 行政區劃

下轄2個街道,1個鄉:

疊彩街道 轄8個社區居委會
寶積、疊彩、鸚鵡、虞山、回龍、觀音、蘆笛、九華
北門街道 轄6個社區居委會
清風、錦繡、城北、鳳凰、鐵路、金河
大河鄉 轄15個村委會
四聯、新民、群力、上陽、蒙正、大河、潘家、堯山、大村、白竹干、清風、五福、星華、烏石、南洲
[編輯] 沿革

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原郊區大河鄉、穿山鄉的清風村劃歸疊彩區管轄。

-------------------

秀峰區是中國廣西桂林市的一個市轄區,區人民政府駐西鳳路。面積49平方千米,人口11萬。郵政編碼541001。

[編輯] 行政區劃

下轄2個街道,1個鄉:

秀峰街道 轄7個社區居委會
樂群、解東、東華、解西、中心廣場、百梓、榕湖
麗君街道 轄8個社區居委會
甲山、桃花、騮馬山、麗君、中隱、麗獅、九崗嶺、蓖子園
甲山鄉 轄2個社區居委會;7個村委會
長海、紅頭嶺;矮山、新立、橋頭、甲山、唐家、東蓮、官橋
[編輯] 沿革

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原郊區甲山鄉劃歸秀峰區管轄。

-------------------

恭城瑤族自治縣(恭城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是桂林市一個下轄縣,鄰接湖南省。

面積2149平方千米,人口28萬(2002年);郵政編碼542500;縣政府駐恭城鎮。

[編輯] 歷史沿革

縣文化歷史悠久;漢富川縣地,三國吳以後為平樂縣地,唐置恭城縣,1990年2月3日設立恭城瑤族自治縣。

[編輯] 行政區劃

下轄3鎮,6鄉:

恭城鎮 蓮花鎮 栗木鎮
平安鄉 三江瑤族鄉 嘉會鄉 西嶺鄉 觀音鄉 龍虎鄉

-------------------

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縣)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是桂林市轄縣,位於桂林市西北部。

全縣總面積2538平方千米,總人口16.7萬人(2002年),其中少數民族12.88萬人,郵政編碼541700,縣人民政府駐龍勝鎮。

[編輯] 歷史沿革

古稱桑江,秦朝屬黔中郡,西漢歸武陵郡;晉至隋,屬始安郡(郡治桂林);唐為靈川縣地,明為義寧縣地,清設龍勝廳;1912年改龍勝縣;1951年建立龍勝各族(侗、瑤、苗等)聯合自治縣,1953年改龍勝各族自治縣。

[編輯] 行政區劃

轄七鄉三鎮,119個行政村,1469個村民小組。

龍勝鎮 瓢里鎮 三門鎮
平等鄉 馬堤鄉 偉江鄉 泗水鄉 樂江鄉 和平鄉 江底鄉
[編輯] 旅遊

龍勝梯田

-------------------

荔浦縣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轄縣,縣人民政府駐荔城鎮。321國道和323國道在此交會,荔浦河流經。位於廣西東北部,桂林市南面,柳州市東面,賀州市西面。農業發達,「皇室貢品」——荔浦芋,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面積1759平方千米,人口37萬(2002年)。郵政編碼546600。

[編輯] 事件

2009年10月,桂林荔浦縣馬嶺鎮德安村山面屯,曾發生火燒熱氣球,4名荷蘭乘客趺死事件。[1]

[編輯] 行政區劃

下轄10鎮,3鄉:

荔城鎮 馬嶺鎮 修仁鎮 東昌鎮 新坪鎮 杜莫鎮 青山鎮 大塘鎮 花篢鎮 雙江鎮
三河鄉 茶城鄉 蒲蘆瑤族鄉
[編輯] 外部參考

^ 新浪網: 廣西熱氣球荷蘭人遇難事件

-------------------

平樂縣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轄縣。縣人民政府駐平樂鎮。平 樂 縣 概 況:平樂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東南部,桂江上游流域。東臨鐘山縣,南接昭平縣,西靠荔浦縣,西北毗鄰陽朔縣,北連恭城縣。全縣行政區域總面積1919.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9.8萬公頃。轄6鎮4鄉,134個村委會,13個居委會,916個自然村。2009年末全縣總人口44.12萬人。其中瑤、壯、回、苗、侗等少數民族人口佔17.58%。郵政編碼542400。 縣城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灕江、荔江、茶江三江匯合處,依山傍水,地理優越。縣城面積4.30平方公里,人口5.43萬人。 境內是山地丘陵圍繞的盆地,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山川秀麗,交通發達,物產豐富,得天獨厚的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為平樂政治、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縣內公路、航運四通八達,陸路北通桂林,西達柳州,國道323線、省道305線和桂梧高速公路貫境而過,是全區進出粵、湘兩省的交通要道。「黃金水道」灕江----桂江航道上溯桂林,下至梧州、廣州,直達香港、澳門。有桂北地區唯一的貨運出海港口。 縣內探明有開採價值的礦產資源有30多種,主要有錳、花崗岩、大理石、矽灰石、煤、礦泉水等。主要農產品和土特產品有大米、花生、苧麻、石崖茶、水鹽菜、茨菇、木耳、香菇、沙田柚、柿餅、柑橙、板栗、葡萄等。工業有採礦、建材、鑄造、紡織、化工、製藥、農藥、食品和竹木加工等行業,主要工業產品有鋼材、鑄造件、水泥、紙箱等。主要旅遊景點有榕津千年古榕、冷水石景苑、仙家溫泉、桂江風景區、灕江風景區等,是著名的大桂林旅遊區之一。

[編輯] 行政區劃

下轄6鎮,4鄉:

鎮:平樂鎮 沙子鎮 [[二塘鎮]] 張家鎮 同安鎮 源頭鎮
鄉:陽安鄉 青龍鄉 橋亭鄉 大發瑤族鄉
[編輯] 外部連結

平樂縣(新華網)

-------------------

資源縣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越城嶺西麓,是桂林市的市轄縣,位於桂林北部,鄰接湖南省。

資源縣是廣西的林業重點縣,面積1961.14平方公里,總人口16.7萬人(2002年)其中苗、瑤等少數民族人口約3.5萬人,是廣西著名的苗鄉。郵政編碼541400。縣人民政府駐資源鎮。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苗族、瑤族人口較為集中的資源縣從1995年起享受自治縣政策待遇。

[編輯] 行政區劃

下轄1鎮,4鄉、3民族鄉:

鎮:資源鎮。
鄉:中峰鄉、延東鄉、梅溪鄉、瓜里鄉
民族鄉:車田苗族鄉、兩水苗族鄉、河口瑤族鄉。
[編輯] 外部連結

資源縣人民政府

-------------------

灌陽縣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湘江上游支流灌江流域,是桂林市轄縣,鄰接湖南省。

全縣實施「工業興縣」發展經濟。面積1863平方千米,人口27.3萬(2002年)。郵政編碼541600。縣人民政府駐灌陽鎮。

[編輯] 行政區劃

下轄3鎮,7鄉:

鎮:灌陽鎮 黃關鎮 文市鎮
鄉:洞井瑤族鄉 觀音閣鄉 西山瑤族鄉 新街鄉 紅旗鄉 新圩鄉 水車鄉。
[編輯] 外部連結

灌陽縣(新華網)

-------------------

永福縣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轄縣。位於桂林西南,山青水秀,人傑地靈,有「福壽之鄉」之稱。面積2807平方千米,人口27萬(2002年)。郵政編碼541800。縣人民政府駐永福鎮。

[編輯] 行政區劃

下轄3鎮,7鄉:

永福鎮 百壽鎮 羅錦鎮
桃城鄉 廣福鄉 堡里鄉 蘇橋鄉 龍江鄉 三皇鄉 永安鄉

-------------------

興安縣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內的一個縣,隸屬於桂林市,位於廣西的東北角,地理位置是北緯25°18至25°55和東經110°14至110°56間,面積2348平方公里,人口37萬。郵政編碼541300。縣人民政府駐興安鎮。

興安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多雨。

興安縣境內四分之三以上的面積是森林,毛竹和林木產量豐富。此外境內還有鐵礦。

湘江和灕江源於興安縣。中國最古老的運河靈渠,就是連接的湘江和灕江的運河,位於興安縣境內。

湘桂鐵路通過興安縣。

[編輯] 行政區劃

下轄3個鎮,7個鄉,1個民族鄉:

鎮:興安鎮、界首鎮、溶江鎮。
鄉:湘漓鄉、漠川鄉、白石鄉、崔家鄉、高尚鄉、嚴關鄉、金石鄉。
民族鄉:華江瑤族鄉。
[編輯] 旅遊

靈渠
乳洞岩
貓兒山

-------------------

全州縣位於中國廣西東北部,是桂林市的一個縣,毗鄰湖南省。南距桂林市125公里,北距湖南永州市79公里。湘江、湘桂鐵路和322國道穿過,是中原進入廣西的門戶。面積4021平方千米,人口77萬,是桂林面積最大和人口最多的一個縣。郵政編碼541500。縣人民政府駐全州鎮。

縣內主要景點有:建於唐代的湘山寺、妙明塔、鎮湘塔、清代著名畫家石濤等的字畫石刻等名勝古迹和高山明鏡般的天湖水庫、亞洲第一高水頭(1074米)的天湖電站、龍岩、炎井溫泉以及神奇的「風景魚泉」等。

特色食品有:紅油米粉、黑醋血鴨和清代宮廷貢品烏鯉禾花魚等。

[編輯] 行政區劃

下轄9鎮,9鄉、2民族鄉:

鎮:全州鎮、石塘鎮、紹水鎮、廟頭鎮、才灣鎮、黃沙河鎮、文橋鎮、大西江鎮、龍水鎮。
鄉:城郊鄉、梘塘鄉、永歲鄉、鹹水鄉、鳳凰鄉、安和鄉、朝南鄉、兩河鄉、白寶鄉。
民族鄉:東山瑤族鄉、蕉江瑤族鄉。

-------------------

靈川縣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的轄縣,位於桂林市北25公里,灕江西岸,湘桂鐵路穿過。縣內有青獅潭水庫。面積2288平方千米,人口35萬。郵政編碼541200。縣人民政府駐靈川鎮。

[編輯] 行政區劃

下轄5鎮,6鄉,2民族鄉:

鎮:靈川鎮、三街鎮、大圩鎮、潭下鎮、定江鎮。
鄉:潮田鄉、海洋鄉、靈田鄉、九屋鄉、青獅潭鄉、公平鄉。
民族鄉:蘭田瑤族鄉、大境瑤族鄉。

-------------------

臨桂縣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轄縣。位於桂林市西部,物產資源豐富,有「桂都首邑」之稱。面積2202平方公里,人口45萬人(2002年農業人口39.5萬人,非農業人口5.5萬人)。郵政編碼541100。縣人民政府駐臨桂鎮。

桂林市西城經濟開發區座落在臨桂縣城。

[編輯] 行政區劃

下轄6鎮,8鄉:

鎮:臨桂鎮 五通鎮 六塘鎮 兩江鎮 廟嶺鎮 會仙鎮
鄉:南邊山鄉 保寧鄉 四塘鄉 中庸鄉 渡頭鄉 茶洞鄉 宛田瑤族鄉 黃沙瑤族鄉

-------------------

陽朔縣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轄縣。位於灕江西岸,風景秀麗,有「陽朔堪稱甲桂林」(出自近代愛國人士吳邁詩《桂林山水》)之譽。面積1428平方千米,人口30萬。郵政編碼541900。縣人民政府駐陽朔鎮。

作為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批對外開放的旅遊城市,陽朔以其獨特秀美的風光吸引眾多遊人,有「中國旅遊名縣」的美譽,旅遊業已經成為陽朔經濟的支柱產業。

目錄

[隱藏]
1 景點
2 酒店
3 行政區劃
4 姐妹城市
[編輯] 景點

陽朔屬喀斯特地貌,自然景觀獨特,匯聚了桂林山水中旅遊景點的精華,比較著名的景點有被譽為「洋人街」的西街、電影《劉三姐》的拍攝地「大榕樹」景區、月亮山、聚龍潭等,以及近幾年新開發的「世外桃源」風景區,「蝴蝶泉」風景區等,沿途鄉村的農家樂活動也豐富多彩。

著名導演張藝謀指導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也是近年眾多遊客必看的節目,作為中國第一個以山水實景為舞台的演出,歷經多次改進,常年演出,在旅遊旺季還需加演,也已經成為陽朔旅遊的一張名片。

陽朔也有一些人文景觀,例如灕江畔碧蓮峰下的摩崖石刻,縣城裡有徐悲鴻故居,孫中山北伐演講處等等。

[編輯] 酒店

陽朔縣有兩所五星級酒店,包括碧蓮江景大酒店及新西街國際大酒店。

[編輯] 行政區劃

下轄6鎮,3鄉:

鎮:陽朔鎮、白沙鎮、福利鎮、興坪鎮、葡萄鎮、高田鎮。
鄉:普益鄉、金寶鄉、楊堤鄉。
[編輯] 姐妹城市

美國拉皮德城 (南達科他州)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