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粵文拉丁化進程、同探求實現我粵徹底去支那化嘅舉措
Post a reply

[轉貼]獨立,無須廢除漢字

Nov 15th, '09, 16:33

放眼近現代亞洲,許多歷史上曾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都紛紛棄用漢字、改用西式拼音文字了。日本弄了日式簡化字,韓國更幾乎完全不用漢字了,導致如今一些韓國明星的名字衹能用音譯,竟然沒有標準的中文名。越南、印尼等國更是完全用西式拼音文字了。

台灣綠營亦秉承這一思潮,大搞去中國化,並試圖廢除漢字、改用西式拼音文字。他們的論調看似很合理:既然要 獨立,那就要切斷與中國的一切瓜葛,那自然要「去中國化」了。

然而,當今世界的現實,卻完全否定了這種論調。

且看美國、英國、澳洲,三者都用英語,但誰能說它們不是 Independent 的國家?

歐洲各國很多語言都大同小異,有些語言之間甚至可以直接通話,如果按共產黨的標準,簡直就是「方言」,但事實上它們被認為是不同的「語言」,屬於不同的國家。

可見,即使是不同的國家,也完全可以使用相同的文字和語言。獨立 並不需要放棄漢字,更不必全盤否定中華文化。

魯迅之流肆意污衊中華文化和漢字,是想消滅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讓中國人順從日本侵略者的統治;共產黨肆意污衊中華文化和閹割漢字,是因為 Marxism 本來就是反文化、反文明、反人類的。

同理,當今一些知識分子完全從西方文化本位出發,全盤否定中華文化,甚至於出現了「熱血漢奸論壇」這種極端仇視華夏的論壇,其內幕並不簡單。

「熱血漢奸論壇」極端仇視整個華夏民系(包括華裔)和華夏文化,所宣揚的其實就是日本軍國主義加德國納粹法西斯主義加種族滅絕主義,其本質是反人類的!

就是這樣的論壇,居然還有一些西方文化本位的「知識精英」拍手叫好!西方社會不是反對種族歧視、提倡文化多元嗎?仇視整個華夏民系、全盤否定中華文化,這難道是西方主流價值觀?

其實,把這樣的論壇、這樣的「知識精英」,以及亞洲各國的「去中國化」聯係起來,我們就能看到一股力量,正在試圖瓦解、消滅大中華文化圈。

這股力量,可能是軍國主義餘孽或新納粹,背後可能有日本/西方國家或團體的支持。但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對此我們暫不深究。

不過無論如何,華夏文化是神聖的文化,這是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知道的。漢字,是四目神人倉頡所創,所以每一個漢字都是神聖的。污衊華夏文化、污衊漢字的行為,其實就是褻瀆神明。

自古以來,中國分分合合,但無論分成多少國,各國都使用著這種神聖的文字。這來自於華夏先祖的神聖遺產,是神州大地所有民眾的共同財富,這種共同的繼承權和使用權,是超越政治、超越分分合合的。

所以,獨立 無須放棄漢字。閩南語既然是華夏古音,那當然有對應的漢字,如果廢除了漢字,那不就是閹割了閩南話、摧殘了閩南文化嗎?完全「去中國化」之後,拼音化的閩南語也必然變成無根之木、無源之水。這種一味迎合西方的做法,不是自殘又是什麼呢?

別忘了,近現代造成全球浩劫的兩大禍源 --- 納粹法西斯主義和 Marxism,都是來自歐洲的德國;當今人類瘋狂消耗地球資源、瘋狂壓榨地球母親,這種生活方式正是由歐美推廣到全世界的。

所以說,西方文化並不必然正確。盲目崇洋、拋棄祖宗的寶貴遺產,已經讓華夏子民付出了太過慘重的代價,我們不能一錯再錯了!

Re: [轉貼]獨立,無須廢除漢字

Nov 15th, '09, 16:36

[轉貼]請敬畏我們的傳統


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是漢字,離開了漢字,我們如何能瞭解先人幾千年來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感?可恰恰是這種至今仍被超過十億人天天使用的文字,曾經受到最嚴厲的批判甚至謾罵。

五四時代,錢玄同和魯迅都說過「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稍後,廢除漢字的主張也差點由某些政治人物付諸實施。時至今日,隨著形形色色的漢字輸入法在電腦鍵盤上大放異彩,那種把電腦時代視為漢字死期的說法是沒人再提了,但總還有人對漢字要走拼音化道路的主張戀戀不捨。

在中華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漢字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相傳倉頡造字時天雨粟、鬼夜哭,那真是先民在發明漢字時驚喜心情的生動描述。民間素有「倉頡造字洩天機」之說,也就是說漢字的筆畫結構中含有神聖、奧妙的知識。悟性高超之人,觀字即可悟道也。

要是沒有漢字,我們怎能通過閱讀典籍而理解祖先留下的浩繁文本?拼音文字當然有其優點,但又何嘗沒有缺點?隨著語音的不斷變化,拼音文字會在較短時間內變得面目全非。英國詩人喬叟死於609年前,可是今天的英國人或美國人中有幾人能讀懂喬叟作品的原文?然而我們現在來閱讀《論語》、《孟子》,在文字理解上並無太大障礙,那可是2000多年前的文本!

中國由於五胡亂華及蒙元滿清的影響,當今的普通話 Mandarin (實為滿清官話)與華夏古音相差甚遠,而南方的閩、粵語則與古漢語較為接近。假如從古時起就沒有漢字、衹有拼音,現在那些只懂 Mandarin 的人,就根本無法閱讀中華古籍,因為 Mandarin 發音與古漢語發音相差太遠了。

如果強行實施了漢字拼音化,比如把我們的唐詩宋詞都用 Mandarin 拼音排印出來讓人閱讀,不說美感會嚴重喪失,即使只求意義上的準確解讀,恐怕都大成問題。共產黨統治中國大陸後,確實想過廢除漢字、完全用拼音文字代替,但卻遇到了一個無法克服的困難 --- 同音異義字問題。在閩語、粵語這些與古漢語較接近的方言裏,都存在大量同音異義字;而在普通話 Mandarin中,同音異義字更是大幅增加,這就更大大增加了以音辨義的難度。因此,共產黨只好退而求其次,推廣簡化字和「漢語拼音」(實為滿清官話拼音)。文化的割裂,亦始於此。

看看韓國吧:由於廢除了漢字,如今的韓國人十有八九不能閱讀韓國的歷史文獻。中國大陸的情況稍好一點,但當今中國大陸人很多都不懂正體字,遇到稍微古雅的語句便大呼看不懂,讓他們直接閱讀古籍就更是不可能了。這種情況證明,文化斷層已經產生,對大中華文化圈的蓄意破壞,已經取得很大的進展。

......

中國文學史源遠流長,這條波瀾壯闊的大河從不間斷地奔流了幾千年,而且三江九脈,形成了龐大複雜的獨立水系。我們當然可以用「比較文學」的眼光從外部來對它進行審視,但決不能輕易否定它、貶低它。可惜的是,從五四以來,對中國古代文學的貶低、否定,幾乎成為潮流。

今天,我們從學理上反思,就必須指出這種貶低、否定古代文學的思潮是相當荒謬的。但從五四發軔的反傳統思潮後來卻愈演愈烈,從胡適的白話文學主流論,到1949年以後的民間文學主流論,再到階級鬥爭主線說、儒法鬥爭主線說,一部中國文學史簡直被歪曲得不成體統,我們的文學傳統受到徹底的顛覆。直到今天,打開北大中文系的學術網站,諸如「自大狂屈原」、「杜甫是酒鬼加混子」之類的帖子仍赫然在目。對於這種現象,當然可以從學理上深入探討其原因。我只想一言以蔽之:這是對傳統缺乏敬畏之心!

如今學界的某些人,他們正如莊子所說的壽陵餘子,學步邯鄲,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只好匍匐而歸。試看近年來的許多論文專著,堆砌著許多時髦的新概念和陌生的新名詞,但對其研究對象從文本到發生背景都不甚瞭然或所知無幾,得出的結論難免讓人啼笑皆非。

在學術界有另一種現象,那就是過於熱衷用現代西方理論來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而將傳統的研究手段束之高閣。這種現象雖然在表面上沒有像陳獨秀那樣否定中國古代文學自身,但由於背離了與古代文學共生共長的學術傳統,其結果也會導致對傳統失去敬畏。

例如俄國巴赫金的文集裏有一篇文章論及中國的「四書五經」,但是仔細一看,他連「四書」是哪幾本書都沒弄明白,恐怕不可能有什麼高明的見解。又如,黑格爾發表過「中國無哲學」的斷言,然而,黑格爾本身不懂中文,他那個時代被譯成西方語言的中華古籍並不多,且翻譯中多有誤譯、曲解的成份(現在也仍是這樣)。就這些少得可憐的翻譯作品,黑格爾還沒有全部讀過,他憑什麼斷言「中國無哲學」呢?說白了,這其實代表了西方人一種傲慢、自我中心、西方文化沙文主義的心態而已。

不過,我對運用西方理論頗存戒心,主要原因還不在於此,而是擔心另外一種結果:有些學者在西方理論中浸潤太深,久而成習,就會養成一切都以西方觀念作為思考問題的出發點和終極價值評判的標準。這樣一來,當然會對中華傳統文化怎麼看都覺得不順眼。

舉個例子,據媒體報道,前年夏志清教授在美國發表了一通從總體上貶低中國文學的言論,其中有一句是:「唐詩也不夠好,因為都很短。」 先聲明一下,我沒有看到夏教授發言的原文,不知有關媒體的報道是否屬實。假如沒有誤傳,這真是典型的數典忘祖!中國古代的寫作,無論是文是詩,都以簡煉為原則,辭約意豐是千古文人的追求目標。陸機把其中的道理說得非常清楚:「要辭達而理舉,故無取乎冗長。」 詩歌更是如此,唐詩中許多傳誦千古的名篇正是篇幅極短的七言絕句或五言絕句。無論是古人的詩歌寫作,還是古人的詩歌評論,從沒見過把篇幅不夠長當成缺點的。我猜想夏教授是把唐詩與西方詩歌比較後才這樣說的。雖然英國詩歌史上有一位名叫 Richard Crashaw 的詩人,他曾寫詩詠嘆《聖經》裏耶穌使清水變成美酒的故事,全詩衹有一行:The modest Nymph beheld her Lord,and blushed!但一般說來,歐洲的詩歌大多篇幅較長。可是篇幅的長短難道是判斷詩歌孰優孰劣的一個標準嗎?夏教授雖以研究中國文學而著稱,但大概在美國生活得久了,已經不知不覺站在歐洲文化本體論的立場上。

再舉一個例子。台灣「中央研究院」裏設立了一個「中國文哲研究所」。顧名思義,中國古代文學當然是該所的重要研究對象。可是我們去查一下該所的資料,有人研究唐詩嗎?沒有。有人研究宋詞嗎?衹有半個人。我說的「半個人」是指林玫儀教授。那麼文哲所裏從事文學研究的人員都研究什麼呢?幾乎集中於明清的通俗文學,尤其是彈詞。我不是說不要研究通俗文學,我也贊同某些學者把彈詞作為終生的研究對象,但彈詞畢竟不是中國古代文學中最重要的部分,犯不上讓堂堂「中國文哲研究所」的人員一窩蜂集中在這個領域。我觀察到「文哲所」的年輕人幾乎都具有西方教育背景,因此猜想他們的研究思路其實反映著西方學術思想的影響,從而漠視中國自身的學術傳統。

Re: [轉貼]獨立,無須廢除漢字

Nov 15th, '09, 16:38

[轉貼]網友評論

以美洲為例,拉丁美洲基本上被拉丁文化徹底地覆蓋取代了。拉丁美洲的人民講同寫西班牙文。之不過,拉丁美洲的居民主體——印第安人(紅番),甚至包括來自西班牙的白人移民,依然有強烈獨立、脫離宗主國意識。

所以,「同文」真的不等於「同國」的。

又如美國,大量來自歐洲的移民(德意志最多),用一種帶有強烈愛爾蘭蘇格蘭口音的英文作為共同語,佢地同歐洲都無拉無楞。

Re: [轉貼]獨立,無須廢除漢字

Nov 15th, '09, 16:42

[轉貼]網友評論

同文唔等於同國,呢個系常識啦,但嗰D主張全盤西化嘅人就系專登混淆呢一點,係要將粵文化沙漠化。究其根源,就系因為渠地嘅幕後勢力秉持西方文化沙文主義,同而家撈共秉持嘅撈文化沙文主義實屬同類。

所以我哋作出選擇嗰陣,一定要好小心,要選擇真正愛護粵文化嘅團體,唔好畀別有用心嘅人利用。

Re: [轉貼]獨立,無須廢除漢字

Nov 15th, '09, 16:59

自問三個問題:
1漢文化是否無缺陷
2歐美文化是否無缺陷
3如果都有缺陷,而且歐美的缺陷少於漢.那當然要捨漢.

再反對歐洲戰爭論,中國也常以自己文化為高的理由發動戰爭.有著如此大的版圖就可見其戰爭吞拼他國之成功,不能以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衡量發動戰爭的對與錯.
再反對消耗資源論,中國以前窮,落後根本不知道資源是什麽和如何運用.西方發達自然大量開發.到了現在西方就知道後果開此需找解決方法.相反中國就在此瘋狂消耗,有前車之鑒還不學怪可見其略等性.

Re: [轉貼]獨立,無須廢除漢字

Nov 15th, '09, 18:50

歐美文化的缺陷相當多,甚至可以說近現代人類社會的邪惡之源就是歐洲。例如:

1.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源頭是歐洲;

2. 近現代造成全球浩劫的馬克思主義、納粹法西斯主義、都源自歐洲;

3. 達爾文進化論、性開放風潮、縱欲主義,皆源自歐洲;(基督徒會承認這些是邪惡的。)

4. 造成人類社會道德淪亡,甚至為侵略戰爭提供理據的社會達爾文主義,亦源自歐洲;

5. 同性戀合法化,源自歐洲;(基督徒應該明白同性戀是錯誤的)

6. 近現代人類瘋狂消耗地球資源、瘋狂壓榨地球母親,這種生活方式源自歐美。

Re: [轉貼]獨立,無須廢除漢字

Nov 15th, '09, 18:55

[转]卡尔·马克思支持英国鸦片战争侵略中国(中英对照)


英文摘自:

Adam Smith and Karl Marx: Apologists for the Empire's "Globalization"

&

Karl Marx Defends British Opium War

http://american_almanac.tripod.com/opium.htm

*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30 岁时从德国移民到英国。


-----------------


英国殖民主义宣传者史密斯辩称,人类的进步是依靠大英帝国的扩张、在全球散布“自由市场”来推动的。

Smith, a propagandist for British colonialism, argued that human progress was advanced with the spread of this "free market'' globally,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the British Empire.


另一种为英国殖民主义所作的类似辩护则是由卡尔·马克思推动的。马克思被称为英帝国主义的反对者,是名不符实的,因为他的著作故意利用人们的不满来煽动、操纵群众。马克思 30 岁时从德国移民到英国,并成为一个被英国首相Palmerston 愚弄的人。

A similar defense of British colonialism was also advanced by Karl Marx. Marx has an undeserved reputation as an opponent of British imperialism, because his writings were designed to appeal to, and manipulate people, based on their grievances. Marx emigrated from Germany to England at age 30, where he became a dupe of British Prime Minister Lord Palmerston.


马克思是大英帝国的 “全球化” 的辩护者,这一点,在他为大英帝国对印度的掠夺辩护时,便已十分明显了。马克思以马基维利主义(Mandevillian)来作辩护,即,因为 “资本主义” 优于 “东方的专制政治”,虽然英国殖民主义的行动和意图是邪恶的,英国的殖民主义却使印度受益!

Marx's role as an apologist for the British Empire's "globalization'' is explicit in his defense of the British Empire's rape of India. Marx advanced a Mandevillian argument, that, because "capitalism'' is superior to "oriental despotism'', even though the intent and actions of British colonialism were evil, British colonialism benefitted India!


更为明显的是马克思为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辩护。在许多关于世界革命可能性的虚张声势中,马克思赞美鸦片战争把中国投入大混乱状态。他声称英国是在推进中国的文明,通过消灭中国的古老文化,打开中国的门户来迎接国际经济。他甚至赞许地报导,英国的政策造成了中国这么多失业人口,这样中国难民才能被用来在全世界做奴隶工。

Even more explicit is Marx's defense of Britain's first Opium War. Amidst much bravado about the potential for world revolution, Marx praised the Opium War for throwing China into chaos. He claimed that Britain was advancing civilization in China, by destroying China's old culture, and opening up China to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He even reported, approvingly, that British policies were causing such unemployment in China, that displaced Chinese workers were being used as slave labor throughout the world.


卡尔·马克思在1853年6月14日 纽约每日论坛报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无论他们认为是什么社会、宗教、朝代、或国家形态的原因,导致了中国过往十年来的慢性反抗,以及现在聚为一体的强大变革,这个暴动的发生,无疑得益于英国的大炮将一种名叫鸦片的催眠药品强加给中国。在英国的武力面前,满清王朝的权威倒下成为碎片;天朝永恒的迷信破碎了;与文明世界隔绝的野蛮和密封被侵犯了;而开放则达成了,这才有了在加州和澳洲黄金吸引下急速开展的交流活动(指中国奴工被“卖猪仔”到外国采金矿)。与此同时,大英帝国的生命血液 --- 银币,便开始被吸取到英属东印度了。

Karl Marx wrote in a July 22, 1853 article in the New York Daily Tribune:

"Whatever be the social causes, and whatever religious, dynastic, or national shape they may assume, that have brought about the chronic rebellions subsisting in China for about ten years past, and now gathered together in one formidable revolution, the occasion of this outbreak has unquestionably been afforded by the English cannon forcing upon China that soporific drug called opium. Before the British arms the authority of the Manchu dynasty fell to pieces; the superstitious faith in the Eternity of the Celestial Empire broke down; the barbarous and hermetic isolation from the civilized world was infringed; and an opening was made for that intercourse which has since proceeded so rapidly under the golden attractions of California and Australia. At the same time the silver coin of the Empire, its life-blood, began to be drained away to the British East Indies.''


在当时的英国,主流民众狂热地支持第一次鸦片战争(而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有游行示威反对),作为此等种族主义的反映,马克思为英国强迫中国吸毒一事辩护道:

“看来,历史要先让这些人民全部染上毒瘾,然后才能让他们从世袭的愚蠢中醒来。”

Reflecting the racism which dominated England, where the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enthusiastically supported the first Opium War (there were popular demonstrations against the second Opium War), Marx defends the British-forced addiction of China:

"It would seem as though history had first to make this whole people drunk before it could rouse them out of their hereditary stupidity.''


马克思甚至辩称,中国人有一种对鸦片的爱好:

“真的,中国人放弃鸦片,比德国人戒掉烟草更难。”

Marx even argued that the Chinese had a disposition for opium:

"The Chinese, it is true, are no more likely to renounce the use of opium than are the Germans to forswear tobacco.''

Re: [轉貼]獨立,無須廢除漢字

Nov 16th, '09, 01:46

或者我地亦可以从语言编码效率方面考虑,因为文化的确同语言有关系,但吾系全部。你所提到既华夏文化其实应该泛指东亚文化,并非中国独有,因为大家都知道,古南越人对祖宗既文化都系非常敬重既。

Re: [轉貼]獨立,無須廢除漢字

Nov 16th, '09, 13:08

lilian 你來就啱嘞,最近「粵嚟粵掂」喺粵協發表咗渠嘅政綱,其中嘅第3點提到要廢除漢字、徹底摧毀粵地傳統宗教、文化,完全用西方文化取而代之。此貼引起咗軒然大波:

http://bbs.cantonese.asia/viewthread.php?tid=19450

我想問下,呢D系唔系你同 menon 渠哋嘅觀點?你哋當初唔系話會寬容多種宗教、文化嘅咩?

相信你亦知道,最敵視基督教嘅無神論思潮,正系源自歐洲;性開放、縱欲主義、同性戀合法化呢D嘢,亦系來自歐洲。如果你搞全盤西化,咁呢D嘢就會全部引入來嘞,你系咪想咁?

Re: [轉貼]獨立,無須廢除漢字

Nov 16th, '09, 13:41

lilian1318 wrote:你所提到既华夏文化其实应该泛指东亚文化,并非中国独有

你咁理解亦系可以嘅。當初倉頡造字之時,仲未有漢朝,自然亦未有「漢字」呢個概念。

所以,如果為咗「反漢」而專登摧殘自己嘅文字、文化,係非常愚蠢嘅行為。韓國因為廢除咗漢字,搞到而家大部分韓國人無法閱讀韓國歷史文獻;日本就精好多,保留咗漢字,甚至「漢字」嘅讀音仍然系「kanji」,所以日本嘅歷史、文化得到延續,唔會被割裂。

Re: [轉貼]獨立,無須廢除漢字

Nov 17th, '09, 12:02

  首先請問閣下所寫嘅文章算唔算漢字文化?既然你認為你所寫嘅系漢字文化,你亦認為日本人保留咗漢字文化,你是否可以攞你篇嘢畀日本仔睇得識?據我所了解,你所寫嘅應該算系滿韃文啩,日本人所寫嘅系日本文,系兩種唔同嘅文化;而舊時所有嘅漢字文體,系雅言文化,系又一個唔同嘅語言。撈語,日語,粵語都系一定程度繼承雅言。日本人嘅歷史同中國嘅歷史都系用雅言寫成嘅,所以無論日本人中國人要睇得識啲文章,都必須掌握雅言;雅言文化抑或稱為文言文應該算得系一門獨立嘅文化。漢字只不過系一種體裁!我哋嘅語言粵語,我哋自然應該寫粵文先系至啱。至于至終粵文以乜形式出現,以家邊個都某能力去確定得。因為粵語雖然存在好久嘞,但粵文從未存在過。講至文化繼承,我哋只有粵語文化可繼承,并無粵文文化可言。所以,使唔使用漢字,對我哋繼承粵語文化冇關系。雅言文化早已經不存在,就系我哋以家睇至嘅所謂文言文嘅歷史書籍,都系翻譯萬撈字嘅文言文嘞,有幾個人系真正須要睇原本歷史留落來嘅手稿嘅?同理,若果大粵語系用拉丁萬文,一樣,系翻譯成粵文,大眾要睇歷史,就睇粵文版本咪得囉。冇邊個人會話將古文“漢”字,翻譯成“汉”字,就系合理,翻譯成“Hon”就冇合理?“汉”同“Hon”都系一個符號嘞。要知道,甲骨文中嘅“漢”同隸書嘅“漢”系唔同寫法。撈漢又改成“汉”,粵字改成“Hon”又有乜唔得啫.再話,我哋系粵族,唔系漢族人.

Re: [轉貼]獨立,無須廢除漢字

May 16th, '10, 08:43

--越化--

Re: [轉貼]獨立,無須廢除漢字

Aug 24th, '11, 00:55

我好認同樓主"如果為咗「反漢」而專登摧殘自己嘅文字、文化,係非常愚蠢嘅行為。"

Re: [轉貼]獨立,無須廢除漢字

Aug 24th, '11, 18:15

邊個話方塊字係傳統粵文化嘅一部分?大粵民國從嚟都唔承認呢樣嘢。

方塊字祗係支那殖粵嘅一個深刻烙印,徹底喺大粵境內廢除方塊字,大粵各世居民族嘅書面語文進行全面拉丁化,噉至可以達成我哋喺文化上徹底去支那化嘅目的。

又想永遠保持同支那嘅距離,又唔想同支那嘅文化作出決裂,呢個世界邊樹有咁盞嘅事。

Re: [轉貼]獨立,無須廢除漢字

Nov 15th, '12, 11:56

我雖然認同粵文要拉丁化並且要有一個標準嘅拉丁化系統
但係我反對完全拋棄方塊字
依家嘅粵語字有好多都係淨係粵語先有用
而官話用唔到
所以我哋冇理由連呢一d粵人嘅資產都扔左去

Re: [轉貼]獨立,無須廢除漢字

Nov 28th, '12, 19:44

講真,嗰一百幾廿個“粵語方塊字”的確有粵嘅味道,但係可惜憑呢區區一百幾廿個“粵語方塊字”根本冇辦法令粵語成方塊文,要令粵語成方塊文,就要引入更多嘅數量達到幾千個嘅方塊漢字。為咗嗰一百幾廿個“粵語方塊字”而令粵文保留喺方塊漢字系統裡頭實在執咗芝麻丟咗西瓜。

除咗嗰幾部由鬼佬傳教士19世紀翻譯嘅方塊粵文聖經,方塊粵文文學以前根本唔存在,而家亦好稀見。

我哋祇有粵語文化嘅傳統,而冇方塊粵文嘅傳統。方塊漢字根本就唔係粵文化嘅一部份。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