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粵!Cantonia!康頓尼亞!我哋粵人嘅世居祖根之地!粵民族嘅真正祖國!
Post a reply

湛江市 / 廣州灣

Sep 20th, '11, 18:56

湛江市

湛江湖光岩

威妥瑪拼音 Tsankiang
簡稱 湛
別稱 港城

湛江市在廣東省的位置圖
概覽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省 廣東省
行政區類型 地級市
行政區劃代碼 440800
下級行政區 4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2個縣
現任市長 阮日生
現任市委書記 劉小華
政府駐地 赤坎區
地理
中心坐標 22°34′0″N 113°04′0″E / 22.566667°N 113.066667°E
總面積 1.32萬平方公里
氣候類型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年平均氣溫 23.2℃ °C
人口
總人口(2009) 699.43萬人
- 市區人口(2007) 93.97萬人
官方語言 普通話
本地語言 粵語、雷州話
經濟
GDP(2010) 1406億元人民幣
人均GDP 20142元人民幣
其他
時區 UTC+8
郵政編碼 524038
電話區號 +86 (0)759
車牌號碼 粵G
網站: zhanjiang.gov.cn
湛江(官方外文名稱為Zhanjiang,傳統郵政式拼音外文名稱為Tsankiang或Chankiang,傳統粵語外文名稱為Tsamkong[1]),簡稱「湛」,舊稱「廣州灣」(Kwangchouwan)、別稱「港城」,是中國廣東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廣東省西南部,東瀕南海,南隔瓊州海峽與大特區海南省相望,西臨北部灣,地處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的交匯地帶。

湛江是廣東省西南部的港口城市,廣東西部和北部灣地區的交通中心,並將成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2]湛江是粵西和北部灣經濟圈的經濟中心,大西南出海通道的物流中心。是1984年全國首批對外開放港口城市。在亞太經濟圈中處於重要的地緣戰略位置。

2009年4月28日,湛江成功申辦2014年廣東省第十四屆省運會。[3] 湛江的體育事業以跳水著名。

湛江還是中國海軍南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4]2010年12月廣東首屆海洋經濟博覽會暨首屆湛江海洋節承辦城市。[5]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行政區劃
3 地理
3.1 區位
3.2 水系
3.3 氣候
4 人口
4.1 語言
5 經濟
5.1 農業
5.2 工業
5.3 商業
5.4 房地產業
5.5 金融業
5.6 外貿
6 交通
6.1 公路
6.2 鐵路
6.3 航空
6.4 港口
6.5 公交
7 旅遊
7.1 特色文化
7.2 著名旅遊景點
7.3 大型公園
7.4 古迹
7.5 體育文化品牌
7.6 旅遊形象大使
8 醫療
9 教育、學校
9.1 高等學校
9.2 中學
9.3 中專、技校
10 物產
10.1 飲食
11 媒體
12 友好城市
12.1 國內
12.2 國外
13 榮譽稱號
14 著名人物
15 參考文獻
16 外部連結
[編輯] 歷史

4000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約夏、商之間),今湛江轄地就有人類居住。前214年,嶺南新設象郡,湛江轄地歸屬象郡。前111年,南部徐聞、海康、遂溪三縣屬交趾部徐聞縣;北部吳川、廉江兩縣分屬交趾部高涼縣和合浦縣。[6]。634年,改名「雷州」,統管雷州半島三縣。

1899年11月,法國脅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遂溪、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今湛江港)劃為法國租界,統稱「廣州灣」,劃入法屬印度支那聯邦範圍,設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受法國印度支那總督管轄。1943年2月,復為日本侵略軍所佔,曾建立短暫日偽政權。1945年,日本投降後,由於中法交涉,9月21日中華民國收回,以廣州灣範圍劃設市治,定名湛江市。因歷史上曾屬椹川縣,境內東海島曾設椹川巡檢司,因而得名。

1949年12月18日,湛江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此後,五縣先後屬廣東省南路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高雷區專員公署、粵西區行政公署、湛江專區專員公署、湛江地區行政專員公署。1983年9月,地區與市合併為湛江市,為省轄市。

[編輯] 行政區劃

各區(縣、市)面積與人口數據[7]
時間(年末) 區劃名稱 面積(公里²) 常住人口 戶籍人口
2004 湛江市 12,470+ 7,159,000
市區 1,430,000
2007 湛江市 12,470.50 6,807,900 7,449,934
赤坎區 29.95 200,000.05 232,485
霞山區 117 360,000.11 379,859
坡頭區 562 350,000.67 382,012
麻章區 460 240,000.55 483,972
遂溪縣 2,148.5 740,000.56 1,015,082
徐聞縣 1,862.6 560,000.23 705,963
廉江市 2,835 1,100,000.11 1,601,037
雷州市 3,662 1,060,000.85 1,595,576
吳川市 3,500 850,000.26 1,053,948
湛江市現轄4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2個縣。[8]

市轄區:霞山區、赤坎區、坡頭區、麻章區;
縣級市:雷州市、廉江市、吳川市;
縣:徐聞縣、遂溪縣。
[編輯] 地理

[編輯] 區位

湛江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的雷州半島,廣東省西南部,東瀕南海,南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西臨北部灣,西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合浦、博白、陸川縣毗鄰,東北與廣東省茂名市屬茂南區和化州、電白縣接壤。湛江縱貫北緯20°15′—21°55′,橫跨東經109°40′—110°55′,是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的交匯處,是中國西南地區主要出海通道之一[9]。

[編輯] 水系

湛江較大的河流有鑒江、南渡河、九洲江,建有鶴地水庫、長青水庫、大水橋水庫3座大型水庫及雷州青年運河。

湛江海岸線長達1556公里,約佔廣東省海岸線的2/5和全國的1/10,為廣東省之最;擁有148.7萬畝海洋灘涂,佔全省的48%,也是廣東省之最。

[編輯] 氣候

湛江地處熱帶,屬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溫溫和。

[編輯] 人口

至2007年底,湛江市市區常住人口144.6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3.97萬人。[10]

[編輯] 語言

湛江是廣東省內方言最為複雜的城市,主要有湛江白話、湛江閩語(雷州話)以及哎話。其中說雷州話的人數最多,集中在周邊縣城農村郊區;霞山赤坎兩區以湛江白話為多,湛江白話還細分為:湛江市區白話,吳川白話,梅錄白話、廉江白話、遂溪白話、龍頭塘蓬白話等;雷州話也細分:雷城話、徐聞音、海康音、遂溪音、廉江音、郊區音,現在雷州話以雷城話為代表。湛江白話是粵語的一種;雷州話,屬閩南語的一個支系;哎話,屬於客家話的一個支系。哎話以廉江石嶺話以及河唇話為代表。[11]

[編輯] 經濟

時間(年) 全市GDP(億元) 全年經濟增長速度(%) 人均GDP(萬元)
2005 608.16 11 9836
2006 770 12.8 11511
2007 892.56 13.00 13221
2008[12] 1050 10.1 15300
2009 1156.17 10.6 16645
2010[13] 1406 14.2 20142
1984年5月4日,湛江被列為中國首批(共14個)對外開放港口城市之一。同期(改革開放時期),定位於發展「兩水一牧」(水產、水果、畜牧業),導致相比於其他開放城市,經濟水平一直落後。2005-2010年,工業主導地位增強。第二產業在三次產業中增幅最高、增速最快。經濟總量連上台階,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大力實施「工業立市、港口興市、生態建市」發展戰略,著力推動深水良港—重化工業—現代物流—海灣城市「四位一體」協同發展,超預期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的主要指標,經濟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現有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已被廣東省政府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4]另外還有5個省級經濟開發試驗區。

[編輯] 農業

2007年,農業增長最快的是糖蔗生產,總產量1,006.12萬噸,農村投資69.33億元。[15]

[編輯] 工業

2007年,全市工業生產總值1,121.34億元,同比增長17.1%。工業企業714家,工業GDP超億元的企業有132家。[16]

2009年中科合資廣東煉化一體化項目選擇湛江市東海島作為廠址[17],500萬噸的廣鋼環保遷建湛江項目也將落戶東海島,這兩大項目投資超過1000億元,整個配套產業投資2000多億元。[18]

[編輯] 商業

2007年,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2.16億元。[19]

[編輯] 房地產業

2007年,固定資產投資242.77億元,開發投資33.94億元,投資超億元的主要房地產:雍景城第一期,金沙灣第五期,華盛新城,榮基廣場,興華廣場,錦繡華景,碧綠花園,城市假日等大型樓盤。[20]

[編輯] 金融業

2007年,證券機構資產總額6.08億元,累計證券交易額6,167億元,銀行業金融機構盈利4.44億元。[21]

[編輯] 外貿

外貿出口總額是14.6億美元,增長19.1%。[22]

[編輯] 交通

[編輯] 公路

207國道、325國道, 高速公路有茂湛高速公路、渝湛高速公路、湛徐高速公路

[編輯] 鐵路

黎湛鐵路、粵海鐵路、茂湛鐵路。

湛江市區設有湛江火車南站和湛江火車西站。

[編輯] 航空

湛江機場

[編輯] 港口

湛江港東臨南海,南望海南島,西靠北部灣,北倚大西南。湛江港海岸線長241公里,是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的4倍,其中深水岸線97公里。湛江港是全國八大港口之一,年吞吐量超過2600萬噸。是中國與東南亞、澳大利亞、印度洋沿岸和歐洲國家之間航程最短的外貿港口。[23]

湛江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一個現代化深水港口。2008年12月24日,成功實現億噸大港目標。完成貨物吞吐量1.0215億噸,成為中國第十五個億噸大港,也是中國西南沿海港口群中的唯一億噸大港。[24]

渡輪:徐聞縣海安港-海南省海口市、湛江渡口往返破頭、徐聞海安港發往海口、粵海鐵路渡口、新港碼頭[25]

[編輯] 公交

市區內約有200個公交站點[26] ,42條公交路線[27]。湛江通是非接觸式智能IC卡,刷卡只需要0.5秒,使用範圍基本覆蓋全部使用一次性收費的市區公交線路[28]。2010年10月15日,10人座小型公交車試運行。[29]

全市客運班線252條,行政村客運路線121條,鄉鎮路線客運路線通達率100%;有1025個行政村通班車,行政村客運路線通達率達68%[30]。

[編輯] 旅遊

[編輯] 特色文化

湛江的特色文化為紅土文化。主要有吳川飄色,東海島人龍舞,雷州石狗,雷劇,粵劇,遂溪醒獅[31]。

[編輯] 著名旅遊景點

湛江八景:[32]

東海旭日(東海島)
湖光鏡月(湖光岩國家地質公園)
長廊觀海(觀海長廊)
寸金浩氣(寸金公園)
硇洲古韻(硇洲燈塔)
南亞奇園(南亞熱作所植物園)
南三聽濤(南三島):自古以來便是水土肥美、讓候鳥眷戀的一方淨土。八十多千米長的海岸線延綿圍繞著一百多平方千米的陸地。擁有陽光、沙灘、大海、森林、名勝的東海岸,是鑲嵌在漂亮的南三島上的明珠。
港灣攬勝(湛江港)
其他:

龍海天[33]
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4]
鶴地水庫[35]
[編輯] 大型公園

南橋公園[36]
北橋公園[37]
海田公園[38]
南國熱帶花園[39]
中澳友誼花園[40]
赤坎金沙灣觀海長廊[41]
湛江海濱公園[42]
漁港公園[43]
霞湖公園[44]
綠塘河濕地公園[45]
[編輯] 古迹

湛江市區的古迹有硇洲燈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廣州灣法國警察署舊址、維多爾天主教堂(霞山天主教堂)、東方匯理銀行舊址、霞山福音堂、廣州灣商會會館、亁塘陳氏大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新坡村廣濟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6]

[編輯] 體育文化品牌

湛江海上國際龍舟邀請賽[47]
[編輯] 旅遊形象大使

2010年12月17日第37屆世界旅遊小姐全球總決賽頒獎晚會在廣東湛江體育館舉行,冰島選手「Jenny」獲得「MTI全球總決賽冠軍」、「最佳形象獎」,並成為「湛江市旅遊形象大使」。[48]

[編輯] 醫療

湛江市有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等三級甲等醫院,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湛江市第一中醫院、湛江市第二中醫院等三級乙等醫院,吳川市人民醫院、廉江市中醫院、廉江市人民醫院、東方紅農場醫院、雷州市中醫院、雷州市人民醫院、遂溪縣人民醫院、徐聞縣人民醫院等二級甲等醫院[49]。

[編輯] 教育、學校

[編輯] 高等學校

湛江市有廣東海洋大學、湛江師範學院、廣東醫學院、湛江現代科技職業學院等高等學校。

[編輯] 中學

湛江市有湛江市第一中學、湛江市第二中學、湛江市第四中學、湛江市第五中學、湛江市第六中學、湛江市第七中學、湛江市第八中學、湛江市第九中學、湛江市第十中學、湛江市第十一中學、湛江市第十二中學、湛江市第十四中學、湛江市第十五中學、湛江市第十六中學、湛江市第十八中學、湛江市第二十中學、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學、湛江市第二十二中學、湛江市第二十四中學、湛江師範學院附屬中學、湛江市麻章區第一中學、湛江市麻章中學、湛江市湖光中學、湛江市太平中學、湛江農墾實驗中學、湛化中學等中學。

[編輯] 中專、技校

湛江市女子職業技術學校、湛江市寸金中等專業學校、湛江中醫學校、湛江衛生學校等中專,湛江市高級技工學校、廣東農工商中專學校、湛江機電學校、湛江技工學校、湛江第二技工學校、湛江化工技工學校、湛江汽車技工學校、湛江粵西技工學校、湛江市商業技工學校、海軍職業技工學校等技工學校。此外,還有湛江藝術學校、湛江財貿學校、湛江市體育運動學校等學校。

[編輯] 物產

農產品:水稻、甘蔗、橡膠、劍麻、香茅、咖啡、紅江橙、菠蘿、西瓜、香蕉、龍眼、荔枝、芒果、火龍果、大樹菠蘿
礦產:金、銀礦、金紅石、鈦鐵礦、鋯英砂、石灰石、高嶺土、矽藻土、膨潤土、花崗石、瓷土、石墨、天然氣
[編輯] 飲食

湛江海鮮馳名省港地區。對蝦、名貴魚類、蚝、珍珠、鮑魚等海產珍品的養殖規模較大,對蝦、珍珠養殖產量連續多年為全國之冠,大批優質海產品暢銷廣州、深圳、珠海等地,並出口香港、澳門、日本、韓國、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湛江海產品之豐富聞名遐爾,其新鮮、質優、價廉,湛江市人們品嘗海鮮、購買海產品的理想之地,近年來有「要吃海鮮到湛江」之說。2010年湛江喜獲「中國海鮮美食之都」殊榮。[50]

海鮮:對蝦、蟹、龍蝦、海蜇、鰳魚、黃花魚、花鱔、海參、東風螺、江瑤柱[51]
名菜:湛江雞
特色小吃:豬腸粉,炒粉,紫莖番薯,白切狗,牛雜,燒蚝,番薯粥[52]
[編輯] 媒體

城市電視、廣播 報刊 主流網站 雜誌
湛江電視台 湛江日報 碧海銀沙網 湛江文學
湛江人民廣播電台 湛江晚報 湛江新聞網
湛江科技報
湛江聲屏報
[53]

[編輯] 友好城市

[編輯] 國內

四川省成都市
雲南省昆明市
貴州省貴陽市
湖南省長沙市
海南省海口市
貴州省六盤水市
湖北省鄂州市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
河南省漯河市
湖南省益陽市
湖南省永州市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
遼寧省撫順市
陝西省銅川市
貴州省遵義市
雲南省曲靖市
新疆哈密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
甘肅省定西市
遼寧省營口市
[編輯] 國外

澳洲凱恩斯
俄羅斯謝爾普霍夫[54]
[編輯] 榮譽稱號

榮譽稱號 獲獎時間 頒獎機構
國家園林城市 2006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200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廣東省衛生城市 廣東省衛生廳
全國一類市 199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中國十大休閒城市 2007年 中國休閒產業經濟論壇
中國城鄉建設範例城市 2010年 中國城鄉建設發展論壇
中國海鮮美食之都 2010年 中國烹飪協會
中國對蝦之都 2010年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
中國十佳綠色城市 2010年 第三屆中國綠色發展高層論壇
[編輯] 著名人物

陳文玉(570 -638),雷州人,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為合州(今雷州)刺史。
陳上川(1626-1715),明朝吳川南三都田頭村(今湛江市坡頭區南三鎮田頭村)人,明末清初軍事移民海外,為越南南部的開發立下基業的華僑先驅之一。
陳璸(1656-1718),雷州附城南田村人。曾任湖南巡撫、福建巡撫、閩浙總督等職。一生清正廉潔,勤政愛民,康熙皇帝稱之為「清廉中之卓絕」。
林召棠(1786-1872),吳川霞街村人。清朝文學家。
陳蘭彬(1816-1894),吳川黃坡村人,中國首任駐美大使。
吳邦澤(1875-1898),遂溪南柳下村人。著名的抗法英雄。
李漢魂(1894-1987),吳川人,中國國民黨著名將領。曾出任台灣總統府上將參謀長,後任內政部部長。
何沖,2008年奧運會男子3米板金牌[55]
勞麗詩,2004年奧運會女子10米跳台雙人冠軍[56]
楊娜,香港藝人。
楊怡,香港藝人。
[編輯] 參考文獻

^ 中華民國《1947年廣東政區及郵政式廣東地名一覽》,大部分根據粵語標準音廣州話拼寫,其他部分由潮汕、客家、官話或其他方音拼寫而成。
^ 湛江將成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湛江新聞網 [2011-01-25].
^ 湛江成功申辦2014年廣東省第十四屆省運會. 人民網 [2009-07-03].
^ 揭密解放軍南海艦隊湛江軍港:碼頭直通戰場(圖). 搜狐新聞網 [2009-07-03].
^ 印發湛江市承辦2010廣東省首屆海洋經濟博覽會暨第一屆湛江海洋節實施方案的通知. 湛江政務公開網 [2009-07-03].
^ 湛江. 途牛旅遊網 [2009-07-03].
^ 湛江市總人口統計表. 中國宏觀數據挖掘分析系統 [2009-07-03].
^ 湛江行政區劃. 湛江政府信息公開網 [2009-07-03].
^ 湛江概況-地理位置. 湛江水產網 [2009-07-03].
^ 2012年,湛江市區常住人口168萬. 湛江市人民政府網站.
^ 複雜的湛江地方語言.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2009-07-03].
^ 2008年湛江市GDP等宏觀經濟數據. 南都網 [2009-07-03].
^ 湛江日報·數字報刊_中共湛江市委九屆十二次全會報告. 湛江新聞網(湛江日報·數字報刊) [2011-1-16].
^ 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被省政府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碧海銀沙 [2010-10-17].
^ 2007年農林牧漁業. 湛江政府信息公開網 [2009-07-03].
^ 2007年工業和建築業. 湛江政府信息公開網 [2009-07-03].
^ 中國和科威特合作的中科練油一體化項目落戶湛江. 全景網 [2011-01-25].
^ 大項目「領舞」湛江崛起. 新民網 [2011-01-25].
^ 2007年國內貿易. 湛江政府信息公開網 [2009-07-03].
^ 2007年固定資產投資. 湛江政府信息公開網 [2009-07-03].
^ 2007年金融和保險業. 湛江政府信息公開網 [2009-07-03].
^ 2007年對外經濟. 湛江政府信息公開網 [2009-07-03].
^ 港口概況. 中國湛江港官方網 [2009-05-03].
^ 湛江港港口吞吐量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 國際物流設備技術網 [2009-05-03].
^ 湛江各大碼頭輪渡時刻表(2009.05.01更新). 數字湛江 [2009-07-03].
^ 湛江公交乘換. 北京公交網 [2009-07-03].
^ 湛江市市內公共汽車線路 (更新時間:2009.3.24). 數字湛江 [2009-07-03].
^ 湛江智能公交卡「湛江通」今天正式開始發行. 碧海銀沙_圖讀湛江 [2009-07-03].
^ 小公交票價擬定:投幣2元 刷卡1元. 碧海銀沙網 [2009-07-03].
^ 湛江2010年所有行政村開通農村客運班車. 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2009-07-03].
^ 展民間精品揚紅土文化 湛江紅土文化藝術節開幕. 搜狐新聞中心 [2009-07-03].
^ 行走湛江:湛江八景推介. 南方網 [2009-07-03].
^ 東海島龍海天詳情. 走遍中國旅遊網 [2009-07-03].
^ 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介. 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9-07-03].
^ 鶴地水庫詳情. 走遍中國旅遊網 [2009-07-03].
^ 南橋公園. 碧海銀沙_湛江旅遊網 [2009-07-03].
^ 北橋公園. 旅遊名店城網 [2009-07-03].
^ 湛江海田公園落成. 碧海銀沙_圖讀湛江 [2009-07-03].
^ 南國熱帶花園人流如鯽. 銀海銀沙_圖讀湛江網 [2009-07-03].
^ 中澳友誼花園. 湛江新聞網 [2009-07-03].
^ 美麗熱鬧的金沙灣觀海長廊. 銀海銀沙_圖讀湛江網 [2009-07-03].
^ 湛江海濱公園. 碧海銀沙_湛江旅遊網 [2009-07-03].
^ 美麗的漁港公園. 銀海銀沙_圖讀湛江網 [2009-07-03].
^ 雨中的霞湖公園. 銀海銀沙_圖讀湛江網 [2009-07-03].
^ 「綠塘河」——激活河流生命力的典範. 銀海銀沙_圖讀湛江網 [2009-07-03].
^ 霞山的法式建築遺迹. 銀海銀沙_圖讀湛江網 [2009-07-03].
^ 中國湛江海上國際龍舟邀請賽 新聞發布會素材. 廣東文化網 [2009-07-03].
^ 第37屆世界旅遊小姐湛江新鮮出爐. 銀海銀沙_圖讀湛江網 [2010-12-19].
^ 廣東省醫院. 廣東省湛江市醫院_名院庫 [2009-07-03].
^ 湛江喜獲「中國海鮮美食之都」殊榮. 廣東頻道--人民網 [2009-07-03].
^ 湛江美食. 南方網旅遊頻道 [2009-07-03].
^ 湛江飲食綜述. 全游網 [2009-07-03].
^ 湛江媒體資源網. 湛江媒體資源網 [2009-07-03].
^ 廣東省締結友好城市關係一覽表. 廣東外事網 [2008年9月22日].
^ 何沖_體育明星. 新浪網 [2009-07-03].
^ 勞麗詩_體育明星. 新浪網 [2009-07-03].
[編輯] 外部連結


相關的維基共享資源:
湛江市
湛江市人民政府官方網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9%9B ... F%E5%B8%82
Attachments
湛江湖光岩.jpg

Re: 湛江市 / 廣州灣

Sep 20th, '11, 19:00

廣州灣


廣州灣(英語:Kwangchouwan)是1899年11月法國脅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租借之土地,位於廣東雷州半島東北,範圍約等於今湛江市中心城區。

[編輯] 歷史

1913年之法屬印度支那及廣州灣

1899年11月法國脅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遂溪、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麻斜海灣(今湛江港)劃為法國租界,統稱「廣州灣」,劃入法屬印度支那聯邦範圍,設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受法國印度支那總督管轄。

1943年2月,為日本侵略軍所佔,曾建立短暫日偽政權。

1945年,日本投降後,由於中法交涉,9月21日中華民國收回,以廣州灣範圍劃設市治,定名湛江市。

1949年12月18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

1983年9月,地區與市合併為湛江市,為省轄市。

1984年6月,成立縣級區政府,屬湛江市轄。

[編輯] 參見

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
[編輯] 外部連結

世界飛地領土研究會(日文)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9%BF ... E%E6%B9%BE
Attachments
廣州灣、澳門及香港於中國兩廣地域之位置,約1900年.png

Re: 湛江市 / 廣州灣

Sep 20th, '11, 19:10

霞山區

概覽

所屬行政區 廣東省湛江市
區劃類別 市轄區
區劃代碼 440803
政府駐地 工農街道
現任區長 楊柔彥
鄉鎮街道數 12
- 街道數 12
地理
總面積 88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03) 36萬
其它
郵政編碼 524002
電話區號 759
網站: zjxs.gov.cn

霞山區是廣東省湛江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面積88平方千米,人口37萬。郵政編碼524002。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經濟
3 行政區劃
4 外部連結
[編輯] 歷史

霞山區在唐朝時歸遂溪縣管轄,稱「海頭汛」。1899年,廣州灣被法國租借後,霞山區成為廣州灣最高行政機關「公使總署」的駐地,改稱「海頭汛」為「西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成為湛江市人民政府駐地,1958年改稱「西營」為霞山。

1984年6月,成立縣級區政府,屬湛江市轄。區內湛江港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非洲、歐洲、大洋洲航程最短口岸;湛江民航機場和火車站,把霞山與全國各地相連。霞山現代通訊發達,可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遞信息。

[編輯] 經濟

2003年,霞山區實現生產總值13.8億元,增長11.7%,高於預期目標3%,創下1995年以來該區生產總值增長的最高水平。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1.16億元,增長2%;第二產業增加值3.98億元,增長22.6%;第三產業增加值8.66億元,增長8.6%。

財政總收入2.39億元,增長20.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9億元,增長25.7%。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61億元,增長91.4%。農民年人均純收入3827 元,增長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分別比年初預期目標提高0.5和3.2%。

[編輯] 行政區劃

霞山區下轄11個街道:

街道辦事處:解放街道、愛國街道、工農街道、友誼街道、新興街道、海濱街道、樂華街道、新園街道、建設街道、東新街道、海頭街道。
[編輯] 外部連結

霞山區人民政府

-------------------

赤坎區

概覽

所屬行政區 廣東省湛江市
區劃類別 市轄區
區劃代碼 440802
政府駐地 南橋街道
現任區長 陳雲
鄉鎮街道數 8
- 街道數 8
地理
總面積 79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03) 22萬
其它
郵政編碼 524033
電話區號 759
網站: chikan.gov.cn

赤坎區是廣東省湛江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是湛江市中心城區,也是中共湛江市委、湛江市人民政府機關所在地。面積79平方千米,人口21萬。郵政編碼524033。

[編輯] 行政區劃

赤坎區下轄9個街道:

街道辦事處:中華街道、寸金街道、民主街道、中山街道、調順街道、沙灣街道、南橋街道、北橋街道、泉庄街道。

-------------------

坡頭區

概覽

所屬行政區 廣東省湛江市
區劃類別 市轄區
區劃代碼 440804
政府駐地 南調街道
現任區長 梁必志
鄉鎮街道數 7
- 鎮數 5
- 街道數 2
地理
總面積 424平方公里
- 陸地 陸地面積
- 水域 水域面積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03) 38萬
其它
郵政編碼 524057
電話區號 759
網站: ptq.gov.cn

坡頭區是廣東省湛江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坡頭區人民政府駐南調街道,面積424平方千米,人口38萬。郵編:524057。代碼:440804。區號:0759。拼音:Potou Qu。

[編輯] 行政區劃

坡頭區下轄2個街道、5個鎮,59個村委會、5個居委會。

街道辦事處:南調街道、麻斜街道。
鎮:坡頭鎮、南三鎮、乾塘鎮、官渡鎮、龍頭鎮。

-------------------

麻章區

概覽

所屬行政區 廣東省湛江市
區劃類別 市轄區
區劃代碼 440811
政府駐地 麻章鎮
現任區長 林洪
鄉鎮街道數 7
- 鎮數 7
地理
總面積 769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03) 47萬
其它
郵政編碼 524003
電話區號 759
網站: mz1688.com

麻章區是廣東省湛江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面積769平方千米,人口47萬。郵政編碼524003。

[編輯] 行政區劃

麻章區下轄7個鎮,114個村委會、12個居委會。

鎮:麻章鎮、太平鎮、湖光鎮、東山鎮、東簡鎮、民安鎮、硇洲鎮。

-------------------

雷州市

概覽

所屬行政區 廣東省湛江市
區劃類別 縣級市
區劃代碼 440882
政府駐地 雷城街道
現任市長 羅滇南
鄉鎮街道數 21
- 鎮數 18
- 街道數 3
地理
總面積 3523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03) 151萬
其它
郵政編碼 524200
電話區號 759
網站: leizhou.gov.cn
雷州市是中國廣東省湛江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位於廣東省西南端的雷州半島上,兩面臨海。原名海康,現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地理氣候
3 物產
4 文化和旅遊
4.1 文物古迹
4.2 文化
5 名人
[編輯] 歷史

西漢設徐聞縣,治在今雷州城。隋置海康縣,因此地夏秋季節海潮成災,為祈求康寧而命名。唐太宗年間,設雷州,以當地多雷而得名。後歷為郡、州、道、府等。1912年廢雷州府存海康縣。1994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同年撤縣設縣級雷州市,由地級湛江市代管。

[編輯] 地理氣候

雷州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兩面靠海,東為南海,西為北部灣。夏秋季節長且多颱風雷暴雨,是世界第二雷區,年平均雷擊天數兩百多天,降水量1707毫米,氣溫23℃。

[編輯] 物產

雷州盛產蔗糖和珍珠。農業主產水稻、甘蔗、花生等,漁業則以對蝦和珍珠養殖為主。

[編輯] 文化和旅遊

[編輯] 文物古迹

雷州的文物古迹甚多。東漢時,伏波將軍馬援南征交趾,在此屯駐,後人遂建伏波廟以紀念。雷州古時偏僻荒涼,地處天南,遠離中原,多為朝廷流放謫戍罪臣之所。其中尤以宋代的寇準、蘇軾、蘇轍、秦觀、李綱等十位最為著名,號稱「十賢」,因而建有十賢祠和雷州西湖。還有雷祖祠、天寧寺、真武堂、三元塔等重要古迹和許多清代民居,也都保存較好。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雷祖祠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三元啟秀塔、唐氏墓群、莫氏宗祠、真武堂、醫靈堂、超海宮、夏江天后宮石刻
[編輯] 文化

當地的雷劇和雷州石狗等,頗具地方特色。

[編輯] 名人

陳昌齊

-------------------

廉江市

概覽

所屬行政區 廣東省湛江市
區劃類別 縣級市
區劃代碼 440881
政府駐地 羅州街道
現任市長 何鑫
鄉鎮街道數 21
- 鎮數 18
- 街道數 3
地理
總面積 2835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03) 151萬
其它
郵政編碼 524400
電話區號 759
網站: lianjiang.gov.cn
廉江市是中國廣東省湛江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行政區劃
3 地理
4 氣候
5 自然資源
6 經濟
7 外部鏈結
[編輯] 歷史

唐高祖武德5年(622年)建石城縣,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稱廉江縣。其後曾設羅州府,1915年復置廉江縣。1993年撤縣設市。

[編輯] 行政區劃

廉江市下轄18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羅州、城北、城南),總人口150多萬,是湛江市轄人口最多、面積較大的縣級市。

[編輯] 地理

廉江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雷州半島北部,與廣西接壤,瀕臨北部灣,地域總面積2835平方公里。廉江市北部為山地,中部為丘陵,南與西南部為平原階地。

[編輯] 氣候

一月份均溫15.2℃,七月份均溫28.4℃,年均降水量1,758毫米。

[編輯] 自然資源

礦藏:金、銀、磷、鉬、銻、鉛、鋅、石灰石、瓷土、花崗岩、滑石等。
植物:夜合花、白玉蘭、海棠、月桂、緬茄等。
野生動物:果子狸、黃猄、穿山甲、水獺、水鴨、禾花雀、南蛇。
[編輯] 經濟

2003年,廉江市實現生產總值74.05億元,工業主導地位增強。

第一產業增加值25.74億元,增長2.5%,第一產業增加值比重下降4.7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增加值20.43億元,增長15.8%;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上升4.3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增加值 27.88億元,增長10.4%,第三產業增加值上升0.4個百分點。
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34.8:27.6:37.6。
工業:九洲江工業基地、龍頭沙港海洋產業園、飼料廠、市中藥廠、雅塘糖業有限公司、建安公司、二輕安鋪炮竹廠。
農產:糖蔗、紅江橙、荔枝、蔬菜。
水產:對蝦
畜產:生豬、北京鴨、三黃雞等。
[編輯] 外部鏈結

廉江市人民政府官方網

-------------------

吳川市

概覽

所屬行政區 廣東省湛江市
區劃類別 縣級市
區劃代碼 440883
政府駐地 梅菉街道
現任市長 江毅
鄉鎮街道數 15
- 鎮數 10
- 街道數 5
地理
總面積 848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03) 101萬
其它
郵政編碼 524500
電話區號 759
網站: gdwc.gov.cn
吳川市,是中國廣東省湛江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南海之濱。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地理
3 經濟
4 交通
5 文化
[編輯] 歷史

秦屬象郡地,西漢初歸於南越國,後屬合浦郡地。隋代開皇九年(598年)始置吳川縣,以縣境東有吳川水而得名。1953年合併了梅茂縣,1994年撤縣設市。城區所在的梅菉為鑒江畔的內河港口,歷史悠久,近代以來商業繁榮,曾為梅茂縣治。

[編輯] 地理

吳川全境地勢低平,年平均氣溫23℃,降水量1600毫米。境內水網密布,皆匯入南海。

[編輯] 經濟

沿海有黃坡港、博茂港等漁業碼頭。工業以食品機械製造、製糖、釀酒、化工、陶瓷、建築、塑料鞋、羽絨等行業為主。農業主產水稻、花生、黃麻、甘蔗,盛產海蜇、沙螺、米蟹等水產品。

[編輯] 交通

公路325國道橫貫全境,廣湛高速公路從市境北部越過;博茂、黃坡港是國家二級口裝卸口岸。

[編輯] 文化

民間藝術豐富多彩,飄色、泥塑、花橋被稱為「吳川三絕」。

-------------------

徐聞縣

概覽

所屬行政區 廣東省湛江市
區劃類別 縣
區劃代碼 440825
政府駐地 徐城街道
現任縣長 林海武
鄉鎮街道數 15
- 鎮數 12
- 鄉數 2
- 街道數 1
地理
總面積 1780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03) 68萬
其它
郵政編碼 524100
電話區號 759
網站: xuwen.gov.cn
徐聞縣是中國廣東省湛江市下轄的一個縣,位處雷州半島南面,是中國大陸陸地部分最南端。面積1780平方千米,人口67萬。郵政編碼524100。縣人民政府駐徐城鎮。

[編輯] 行政區劃

徐聞縣下轄1個街道、14個鎮、2個鄉:

街道:徐城街道;
鎮:和安鎮、曲界鎮、錦和鎮、新寮鎮、下洋鎮、前山鎮、龍塘鎮、海安鎮、邁陳鎮、西連鎮、下橋鎮、南山鎮;
鄉:城北鄉、角尾鄉。
[編輯] 語言

徐聞縣通行一種與雷州話相似的閩南語分支。

[編輯] 歷史

南朝齊置樂康縣,隋改隋康縣,唐改徐聞縣。

-------------------

遂溪縣

概覽

所屬行政區 廣東省湛江市
區劃類別 縣
區劃代碼 440823
政府駐地 遂城鎮
現任縣長 林少明
鄉鎮街道數 15
- 鎮數 15
地理
總面積 2144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03) 99萬
其它
郵政編碼 524300
電話區號 759
網站: suixi.gov.cn
遂溪縣是中國廣東省湛江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廣東省西部。陸地面積214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17萬公頃。總人口97.6萬人。

[編輯] 行政區劃

遂溪縣下轄15個鎮:遂城鎮、黃略鎮、建新鎮、嶺北鎮、城月鎮、河頭鎮、江洪鎮、樂民鎮、烏塘鎮、北坡鎮、港門鎮、草潭鎮、洋青鎮、楊柑鎮、界炮鎮,縣政府駐遂城鎮。

[編輯] 語言

遂溪縣境內通行一種與雷州話相似的閩南語分支。

[編輯] 物產

遂溪盛產甘蔗,是全中國最大和最重要的甘蔗和砂糖生產地。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