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粵!Cantonia!康頓尼亞!我哋粵人嘅世居祖根之地!粵民族嘅真正祖國!
Post a reply

汕尾市

Sep 24th, '11, 17:06

汕尾市

汕尾市在廣東省的地理位置
概覽

省 廣東省
行政區類型 地級市
下級行政區 1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2個縣
設市時間 1988年1月
現任市長 鄭雁雄
現任市委書記 戎鐵文
政府駐地 城區汕尾大道
地理
中心坐標 22°47′04″N 115°21′55″E / 22.78444°N 115.36528°E
總面積 4868平方公里
- 佔廣東省比例 2.7%
- 排名 廣東省地級行政區第14位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
總人口(2001) 299萬人
- 佔廣東省比例 4.1%
人口密度 614人/平方公里
本地語言 潮汕話、客家話
經濟
GDP(2008) 355億元人民幣
- 排名 廣東省地級行政區第20位
其他
時區 UTC+8(東八區)
郵政編碼 516600
電話區號 +86 (0)660
車牌號碼 粵N
網站: 汕尾市人民政府網

汕尾市,位於廣東省東南沿海,南頻南海,東距汕頭160公里,西距深圳120公里,是珠江三角洲與粵東地區的結合部是廣東省的一個地級市。面積5271平方千米。居民主要為漢族。

目錄

[隱藏]
1 歷史
1.1 古代
1.2 近代
1.3 現代
2 地理
2.1 行政區劃
2.2 氣候
3 社會及文化
3.1 人口
3.2 語言
3.3 教育
3.3.1 中學
4 交通
4.1 汕尾市各個汽車站
4.2 汕尾來往各地的班車
4.2.1 省內
4.2.2 市內
4.3 公共汽車
4.4 廈深鐵路
5 經濟及產業
5.1 農作物
5.2 水產
5.3 工業
5.4 凍肉店
6 名勝
7 著名人物
8 參看
9 參考資料
10 外部連結
[編輯] 歷史

[編輯] 古代

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漁獵種植,生息繁衍。

《禹貢》有九州之說,時汕尾屬九州中的揚州南境;《週禮.夏官.職方》稱為藩服之地; 春秋屬南越;戰國入楚稱百越、秦至漢初,汕尾全境均屬南海郡博羅縣地域。

漢元鼎六年(公年前111年),海豐縣隸屬東官郡,轄地包括現汕尾市全境及惠來、 普寧、揭西之部分地區。 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年),東官郡與梁化郡等並置為循州, 海豐縣改屬循州;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析海豐且東部置安陸縣,安陸縣治設在大安屯(今陸豐大安鎮轄地) ,轄今之陸豐市、陸河縣及惠來、普寧、揭西之一部,至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又廢安陸縣, 並複海豐縣,仍隸屬循州。

元代,汕尾地區屬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惠州路;明代屬廣東布政使司惠州府;清代屬廣東省惠州府; 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海豐縣東部之石帆、坊廓、吉康三都置陸豐縣。縣治在東海(今陸豐東海鎮), 海豐、陸豐兩縣同屬惠州府。

[編輯] 近代

中華民國建國後,隸屬廣東省潮循道,1930年(民國19年)起隸屬廣東省第4行政督察區。

[編輯] 現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海豐、陸豐均屬粵東江專員公署管轄;1953年改屬東行政公署;1957年隸屬惠陽專員公署;1958年12月劃歸汕頭地區專員公署;1983年9月,又歸屬惠陽地區專署管轄。

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在原海豐、陸豐兩縣的行政區域上設置地級汕尾市,並析海豐縣南部沿海的汕尾、紅草、馬宮、東涌、田墘、捷勝、遮浪7鎮建置市城區;設陸豐縣北部山區的河田、河口、新田、螺溪、水唇、上護、南萬、東坑等8個鎮設置陸河縣。

1992年底,市城區設出田墘鎮、遮浪鎮、新建紅海灣經濟開發試驗區。

2002年轄1個市轄區、2個縣、1個縣級市,6個街道、47個鎮、2個鄉,133個居委會、711個村委會。年轄1個市轄區、2個縣、1個縣級市,6個街道、47個鎮、2個鄉,118個居委會、758個村委會。

2005年轄1個區2個縣1個縣級市10個街道辦事處42個鎮。

[編輯] 地理

全境陸地界線東西相距132公里,南北相距90公里,境內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交錯,地勢北高南低。 境內主要河流有螺河、黃江、烏坎河、赤石河四大水系,總長253公里,流域面積3613.7平方公里。汕尾海域廣闊,海岸線蜿蜒曲折,港灣眾多,主要有紅海灣和碣石灣,海岸線長達302公里,有島嶼91個,並有大量淺海灘塗。 汕尾市地處粵東沿海,位於東經114度54分至116度13分24",北緯22度37分40"至23度38分35"之間。地勢北高南低,南瀕南海的紅海灣和碣石灣;北接河源市,與紫金縣相連;東鄰汕頭市,同惠來縣交界;西靠惠州市,跟惠東縣接壤。

[編輯] 行政區劃

下轄:1市轄區,2縣,1縣級市。

市轄區:城區。
縣級市:陸豐市。
縣:海豐縣,陸河縣。
汕尾市行政區劃列表[1]
縣(市、區) 鎮 街道 村委會 居委會
城 區 3 7 80 40
海豐縣 14 0 236 42
陸豐市 17 3 276 49
陸河縣 80 0 117 12
[編輯] 氣候

汕尾市地處北迴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季風區,海洋性氣候特別明顯。年平均氣溫22.1℃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1900毫米。 氣候溫和,水熱同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為多種動植物提供適宜的生長條件。

顯示▼汕尾 (1971-2000)氣候平均數據
[編輯] 社會及文化

[編輯] 人口

汕尾市各區(縣、市)面積與人口數據(2007年末)
區劃名稱 面積(公里²) 常住人口 戶籍人口
汕尾市 5,271.00 2,872,200 3,298,562
城 區 491,766
海豐縣 804,107
陸河縣 314,153
陸豐市 1,688,536
[編輯] 語言

通用和潮州話相似的汕尾鶴佬話,屬閩方言的閩南次方言。境內語言口音比較複雜,其中海豐與陸豐存在較大的差異。

陸河縣大部分地區使用客家話,屬客家方言海陸片。

由於汕尾毗鄰珠江三角洲,又毗鄰香港及澳門,加之香港電視節目落地的影響和省內人口流動,當地汕尾居民,特別是年輕一輩,大多具備粵語交際能力。

[編輯] 教育

[編輯] 中學

汕尾中學
鳳翔中學
鳳山中學
龍山中學
林啟恩紀念中學
白沙中學
彭湃紀念中學
海豐中學
新城中學
海豐三中
林偉華中學
田家炳中學
紅草中學
河田中學
馬宮中學
碣石中學
龍山中學
東湧中學
甲子中學
甲秀中學
文昌中學
[編輯] 交通

交通以海上航運和公路為主。汕尾港為粵東南主要進出口港口之一,航線達香港、廣州、上海等地。 深汕高速公路及廣汕公路(324國道)橫貫市境,市區距廣州市316.5公里、汕頭市207公里、深圳市224公里;海運四通八達,往返快捷,汕尾港距香港僅81裡,往廣州、汕頭、廈門港也十分方便,成為粵西與粵東、香港與內地之間經濟聯繫的重要紐帶。素有「小香港」之稱。建設中的廈深鐵路亦在汕尾設站。

[編輯] 汕尾市各個汽車站

汕尾汽車總站(荷包嶺)
霞洋客運站
[編輯] 汕尾來往各地的班車

[編輯] 省內

汕尾至深圳(僑社(羅湖口岸)、東湖、草埔、福田口岸)
汕尾至廣州(天河、廣園)
汕尾至惠州(市汽車站、黃埠)
汕尾至汕頭(市汽車站)
汕尾至揭西
汕尾至香港(往香港可在粉嶺、沙田及尖沙咀下車)
[編輯] 市內

汕尾至海豐
汕尾至陸豐
汕尾至陶河
汕尾至田墘
汕尾至馬宮
汕尾至遮浪(紅海灣)
汕尾至可塘
汕尾至沙港
汕尾至捷勝
[編輯] 公共汽車

2路由師範往風山媽祖 4路由東湧至霞洋車站 7路由信利電子廠至人民醫院 1路是從東海到上英鎮政府、 2路是城東到河西、 3路是東海到定光寺、 5路是人民路到博美廣場、 6路是玉照公園到金廂洲諸、

[編輯] 廈深鐵路

廈深鐵路將於2011年落成,到時在汕尾境內會設3個車站,分別是:

鮜門站(位於海豐縣鮜門鎮)
汕尾站(位於城區東涌鎮)
陸豐站(位於陸豐市東海鎮)
[編輯] 經濟及產業

[編輯] 農作物

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小麥、玉米等;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大豆、芝麻、蓮藕、茨菇等;水果主要有荔枝、龍眼、香蕉、柑、桔等29科42種。香爐桔是汕尾市特有的優良無病苗木材料。

[編輯] 水產

汕尾水產資源豐富,品種繁多,是廣東省著名的漁場之一。境內魚、蝦、蟹、貝、藻類齊全,漁業生產已有數百年曆史。大量生產的有藍園參(池魚)、海鯰(赤魚)、竹夾魚、鮎魚、大眼鯛(目鰱)、大甲參、石斑等。甲殼類有墨吉對蝦、近緣新對蝦等。貝殼有近江牡蠣(蠔)、翡翠貽貝、藍蚣、鮑魚等。藻類有廣東紫菜、鵝掌茶等。

[編輯] 工業

以造船、海產加工和漁具製作為主。

[編輯] 凍肉店

很多海豐人十分喜歡做生意,而且很多都遷下香港,因此香港有85%的凍肉店均由海豐人開創[來源請求]。

[編輯] 名勝

黎明洞
得道庵
龜齡島
玄武山
清雲山
[編輯] 著名人物

演藝人 蔡少芬 | 馬浚偉 | 林保怡 | 向華強 | 向華勝 | 徐淑敏 | 徐克 | 王秀琳 | 李珊珊| 田馥甄 | 蔡一智 | 蔡一傑
政治人物 彭湃 | 陳炯明 | 陳演生 | 陳其尤 | 黃鼎臣 | 黃毓民 | 向前 | 謝非
公職人員 彭仕祿 | 呂樂
商人 林偉華 | 林世榮
音樂家 馬思聰 | 吳大江
其他 彭實戈 | 葉繼歡 | 施君龍
[編輯] 參看

時事及資訊 2005年汕尾東洲事件 | 太石村罷免事件
[編輯] 參考資料

^ 汕尾市行政區劃表 - 汕尾黨政信息網站
[編輯] 外部連結

汕尾市官方網站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1%95 ... E%E5%B8%82

Re: 汕尾市

Sep 25th, '11, 16:41

城區

漢語拼音 Chengqu
概覽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所屬行政區 中國廣東省汕尾市
區劃類別 市轄區
區劃代碼 441502
建置時間 1988年
政府駐地 香洲街道
鄉鎮街道數 10
- 鎮數 3
- 街道數 7
方言 潮汕話
地理
總面積 421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01) 45萬
其它
郵政編碼 516600
電話區號 0660
車牌首號 粵N
網站: swchengqu.gov.cn
汕尾市城區是中國廣東省汕尾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面積421平方千米,人口46萬。郵政編碼516601。

[編輯] 行政區劃

下轄7個街道、3個鎮:

街道辦事處:香洲街道、新港街道、鳳山街道、田乾街道、東洲街道、遮浪街道、馬宮街道。
鎮:捷勝鎮、紅草鎮、東涌鎮。

-------------------

陸豐市

陸豐市區
概覽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所屬行政區 廣東省汕尾市
區劃代碼 441581
建邑時間 清雍正九年(1731年)
現任現任市委書記 陳增新
現任現任市長 李漢流
地理
中心坐標 22°56′44″N 115°38′40″E / 22.94556°N 115.64444°E
總面積 1681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03) 157萬人
其它
郵政編碼 516500
車牌首號 粵N
網站: 陸豐市人民政府門戶網

陸豐市地處中國廣東省東南部碣石灣畔,位於東經北緯22.45-23.09度、 115.25-116.13度之間。北面和陸河縣、普寧市交界;東與汕尾市華僑管理區及惠來縣接壤;西與海豐縣和汕尾市城區為鄰;南瀕南海,毗鄰港澳,介於深圳與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全市陸地面積1681km2,海岸線長116.5km,海域面積1.256萬km2。南北向長,東西向短,全境周長372km。海岸曲折,港灣眾多,有烏坎、甲子、碣石、湖東、金廂5個港口。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語言與文化
3 交通
4 經濟
5 治安
6 物產
7 名人
8 名勝
9 參考資料
[編輯] 歷史

清雍正九年四月己亥(1731年5月12日)置縣。曾經屬惠州地區,民國時期屬潮循,1958年屬汕頭地區,1988年改屬汕尾市。

[編輯] 語言與文化

清朝以前的居民以客家人為主,在明清的移民潮中,不斷從福建莆田仙遊一帶移民過來的[河洛人]很快帶來河洛文化,慢慢地當地原來的客家文化受到[河洛文化]很大的影響,到民國初年,已經有部份客家人只使用河洛話了,有些已經不使用客家話的客家人不再有客家認同感[來源請求],而認為自己是陸豐鶴佬人、河洛人或潮汕人、潮州人,但又有些人認為自己不是潮汕人,是海陸豐人。

[編輯] 交通

以海運和公路為主。

[編輯] 經濟

工業有機械、化工、水產加工等。

從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陸豐由於周邊城市如深圳在政策上的照顧,這段時期經濟上也得到一定的發展,如電器產業、食品產業等各方面有比較好的知名度。90年代開始,由於地方官員規劃等方面的問題,使發展前景不錯的工廠都先後宣布倒閉,並失去以後的外來投資。

90年代後期到2000年以後,陸豐很多重要產業鏈都斷掉,造成大量失業現象,大部份本地年輕人都湧向周邊城市尋求發展,如深圳、廣州等城市。

[編輯] 治安

陸豐在治安上有一定的問題,是廣東省確定的全省八個社會治安重點整治地區之一[1]。

由於管理上存在漏洞,當地曾有農民的土地被人私自買賣,有人通過網上發帖的方式,希望能申訴自己的問題,並能得到重視[2]。當地部分市民對官員的治理不滿意,大部份認為因為官員裏有貪官,所以造成陸豐的經濟低迷,在網上,甚至還有「著名貪官」一說[3]。

[編輯] 物產

礦產:硫、鐵等。
特產:龍蝦、石斑魚、金鉤蝦米、貝雕、木雕、生蚝等。
[編輯] 名人

溫源寧:英國劍橋大學出身的英文作家、英國文學教授,錢鍾書、張中行等的老師;林語堂、胡適等的朋友,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台灣國立臺灣大學和中國文化大學等多校教過書,做過台灣中華民國政府駐希臘特命全權大使。
黃毓民:香港時事評論員、立法會議員。
向前:新義安的創辦人、龍頭,向華強和向華勝的父親,掛有台灣國軍的少將軍階,終老台灣。
向華強:香港電影出品人、監製、演員、中國星集團(代號港交所:0326)主席,向華勝的哥哥,向前的兒子,香港新義安龍頭家族成員。
向華勝:香港電影界人士,向華強的弟弟,向前的兒子,香港新義安龍頭家族成員。
向華波:香港電影界人士,向華強的弟弟,向前的兒子。
鐘聲堅:仁恆地產董事局主席,2008胡潤百富榜(第32名)
黃漢清:深圳金田集團創建人(深圳早期四大上市公司之一)
彭建東:深圳原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早期四大上市公司之一)
黃英春:香港僑友會會長
林道有:(原名:林如光),世界最大的玻璃集團創辦人,陸豐市林啟恩紀念中學投資人。
[編輯] 名勝

玄武山
清雲山定光寺
碣石金沙灘
金廂觀音嶺
[編輯] 參考資料

^ 三千警力狂掃粵東陸豐黑窩點(中國新聞網)(2009年8月)
^ 廣東農民指村幹部"賣地" 懸賞百萬懲辦貪官(圖)(北京青年報)(2009年3月)
^ 說「著名貪官」,很搞笑(海陸豐在線)(2009年1月)

-------------------

海豐縣
漢語拼音 Haifeng Xian
概覽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所屬行政區 中國廣東省汕尾市
區劃類別 縣
區劃代碼 441500
建置時間 東晉咸和六年(331年)
政府駐地 海城鎮
現任縣長 沈木榮
- 鎮數 14
方言 海豐話
地理
總面積 1750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1999) 712,261
其它
郵政編碼 516400
電話區號 0660
車牌首號 粵N
網站: gdhf.gov.cn
海豐縣是中國廣東省汕尾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廣東省東南海濱,處在惠州市惠東縣和汕尾市陸豐市之間。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文化
3 地理
4 行政區域
5 氣候
6 自然資源
7 經濟
8 交通
9 旅遊
10 名人
10.1 政治
10.2 科技專業
10.3 文學
10.4 音樂、文藝界
10.5 商界
10.6 其他
11 相關連結
[編輯] 歷史

東晉咸和六年(331年)始建海豐縣。1927年11月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成立,稱「海陸豐蘇維埃」。中國十三塊革命根據地之一,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

[編輯] 文化

通行海豐話,盛行戲曲劇種為海陸豐白字戲(序號217編號IV-74)和西秦戲(序號191編號IV-47),亦有正字戲(正音戲,序號159編號IV-15,主要分布在陸豐市),都已列進中國國務院2006年發表的第1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編輯] 地理

海豐縣南臨南中國海,沿海多丘陵,西北部群峰起伏,中部則為平原。

[編輯] 行政區域

海豐縣的行政區域內有14個城鎮,包括:海城鎮、黃羌鎮、公平鎮、平東鎮、可塘鎮、大湖鎮、赤坑鎮、陶河鎮、聯安鎮、梅隴鎮、小漠鎮、鵝埠鎮、赤石鎮及鮜門鎮。

[編輯] 氣候

一月份均溫為14℃,七月均溫28℃,年均降水量2,382毫米,夏季常有颱風,為廣東省暴雨中心之一。

[編輯] 自然資源

礦產:錫、硫鐵、鈦鐵、鎢、鋯英石、水晶、鋁、鈮、綠柱石、錳、銻、砷、雲母、鉬、銅、高嶺石、耐火粘土等。
中藥材:巴戟、板藍根、土茯苓、天香爐、蛇舌草等。
野生動物: 穿山甲、蘇門羚[來源請求]、猴、鷹、蠎蛇等。
[編輯] 經濟

農產品:水稻、甘薯、花生、甘蔗、大豆、黃紅麻、煙葉等。
海產:沿海有鮜門、小漠等漁港。盛產對蝦、龍蝦、鮑魚、魷魚海馬等。
工業:紡織、化工、電力、建材、製糖、服裝、手工藝等。
2002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81億3千萬元人民幣。

[編輯] 交通

深汕公路、324國道橫貫全境。

[編輯] 旅遊

海豐縣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也是革命老區。

景點:海豐紅宮、紅場舊址、彭湃故居、陳炯明故居、陳炯明都督府、方飯亭等。

特產小吃:草雞、西坑茶、高螺蠔豉、蠔油、梅隴蓮藕、慈菰、荷蘭豆、東平蕌頭、赤坑乳豬、公平菜脯、梅隴菜粿、牛肉脯、海豐小米、冬節鴿、菜茶。

[編輯] 名人

[編輯] 政治

彭湃: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中國現代農民運動領袖和先驅。
陳炯明:中國致公黨首任總理。
陳演生:中國致公黨創黨祕書長。
陳其尤:中國致公黨第3屆副主席,第4、第5、第6屆中央主席。
黃鼎臣:1927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46年加入中國致公黨,中國致公黨第7、第8屆中央主席。
[編輯] 科技專業

彭仕祿: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核動力科學家、「中國核潛艇之父」。
彭實戈: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數學家、中國金融數學的奠基人。
[編輯] 文學

鍾敬文:中國民間文學和民俗學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民俗學之父」。
[編輯] 音樂、文藝界

馬思聰:中國作曲家、小提琴家與音樂教育家,「中國小提琴第一人」。
吳大江:民族音樂家、作曲家、指揮家。
蔡少芬:香港女藝人,電視演員。
馬浚偉:香港歌手及演員。
林保怡
徐淑敏
王秀琳
蔡一智
蔡一傑
黎耀祥
徐克:導演
[編輯] 商界

林世榮 (商人)
彭錦俊
[編輯] 其他

李珊珊
[編輯] 相關連結

海豐商務

-------------------

陸河縣
漢語拼音 Luhe Xian
概覽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所屬行政區 中國廣東省汕尾市
區劃類別 縣
區劃代碼 441523
建置時間 1988年
政府駐地 河田鎮
- 鎮數 8
方言 客家話/潮州話
地理
總面積 986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05) 35萬
其它
郵政編碼 516700
電話區號 0660
車牌首號 粵N
網站: luhe.gov.cn

陸河位於中國廣東省東部沿海和興梅山區之間。北緯23.68′到23.28′之間,東經115.24′到115.49′。東北有揭西,西有海豐、惠東、紫金,南接陸豐市,北靠五華縣,東南與普寧市接壤。1988年1 月經國務院批准而設立。交通發到,廣汕、廣深高速。2005年,全縣總人口35萬餘人,絕大部分使用客家話,新田橫隴村使用閩方言。是著名的僑鄉。

目錄

[隱藏]
1 行政區劃
1.1 歷史
2 氣候
3 資源
3.1 礦產資源
3.2 土產資源
3.3 水能資源
3.4 地熱資源
4 經濟
5 教育
6 相關連結
[編輯] 行政區劃

河田、新田、河口、上護、水唇、東坑、南萬、螺溪8個鎮和國營吉溪林場

[編輯] 歷史

陸河在春秋戰國時為百越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屬南海郡之博羅縣。331年(晉咸和6年)析博羅置海豐縣而屬海豐。1731(雍正9年)年到1988年析海豐之吉康、坊廊、石帆三都屬陸豐縣。1949年2月解放後,先後歸屬粵東行署、汕頭專區、惠陽專區。1988年3月29日從陸豐縣分屬,現隸屬汕尾市。

[編輯] 氣候

陸河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如蔭。年均氣溫21.5℃,年均降雨量2187mm,無霜期350天以上。

[編輯] 資源

陸河縣自然資源豐富。

[編輯] 礦產資源

有礦泉水、花崗石、高嶺土、稀土等非金屬和錫、鋅、鉛、鈦、鉀長石、石英石等金屬礦。花崗岩品種達30種,儲量2700萬m3

[編輯] 土產資源

森林蓄積量11.85萬m3。松林面積3萬公頃,年可產松脂7000t;土特產有柿餅、香菇、青梅、黃欖、油柑、芒果、荔枝、龍眼等。

[編輯] 水能資源

螺河和榕江兩大水系。螺河發源於陸河縣的螺溪溪鎮,故些得名。其中在陸河境內主要支流有螺溪,南北溪,新田河,為陸河縣第一大河。榕江發源於陸河縣東坑鎮。

[編輯] 地熱資源

地表溫泉遍布,蘊藏量大,溫度高,有「泉鄉」之稱。

[編輯] 經濟

陸河地處廣東,但由於歷史原因,相對廣東其它地區經濟發展緩慢,是廣東著名國家級貧困縣,勞動力、人才外流及其嚴重。全縣國內生產總值15-20億元,農業總產值約8-10億元,工業總產值約10-15億元,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000萬元左右。

[編輯] 教育

陸河大多教育觀念落後,計劃生育發展緩慢,勞動力外流嚴重影響教育發展水平。目前有河田中學、河口中學、水唇中學、陸河中學四所高中。

[編輯] 相關連結

陸河在線 陸河生活信息網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