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茶
香港的涼茶店
涼茶,也叫青草茶或百草茶,是一種在中國南方(廣東、福建等地)流行的一種飲料,取材自多種所在地唾手可得的藥草組合而成的飲料[1]。因為廣東地處之嶺南,天氣炎熱,多雨地濕,自古多有瘴氣。因此民間流行以藥性寒涼,消暑解熱的中草藥,熬水來喝,稱為各式各樣的「涼茶」。有些帶有苦味的涼茶又稱苦茶。涼茶能流傳起來,是因為涼茶具有獨特的價值。涼茶除了有各種治病保健的功效,還能清熱去濕,對中國南方人很有幫助,所以涼茶主要於中國南方流傳,在台灣也有數百年飲用歷史。
目錄
[隱藏]
1 涼茶始祖
2 涼茶配製
3 涼茶舖
4 古今分別
5 促癌中草藥
6 申遺風波
7 安全性問題
8 外部連結
9 參考
[編輯] 涼茶始祖
根據民間傳說,王老吉涼茶發明於清朝道光年間,被公認為涼茶始祖,有「藥茶王」之稱。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王老吉藥號分成兩支:一支歸入國有企業,發展為今天的「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原「羊城藥業」),主要生產「王老吉牌」沖劑產品(國藥準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後人帶到香港。
在中國大陸,王老吉的品牌歸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國大陸以外有涼茶市場的國家和地區,王老吉的品牌基本上為王氏後人所注冊。
[編輯] 涼茶配製
涼茶品種繁多,每家都有自己稍為不同的配方,而且材料的藥性繁多,令人難以學會及理解其製法,所以很多創業多年的涼茶舖都是世襲的形式經營,由一代傳一代。常見的有「廿四味」、「五花茶」、「雪梨茶」、「感冒茶」(沙溪涼茶)、「雞骨草」、「火麻仁」、「夏桑菊」、「金銀花」、「銀菊露」(菊花茶)、「酸梅湯」、「竹蔗茅根水」等。傳統上,涼茶要在全涼掉以前喝下。一般涼茶都是接近黑色,部分味道苦中帶甘。部分首次喝這種飲料的外地人會對這種「既不涼、又不似茶」的東西感到奇怪。部份草本植物有苦味及食品衛生良莠不齊,導致並未普及化。
[編輯] 涼茶舖
在廣州、香港、澳門等地,有專門賣涼茶的店舖,例如,黃振龍涼茶隨處可見,全省共開設800多家涼茶舖、徐其修涼茶在廣東、廣西、福建等六、七個省區開了200多間涼茶連鎖店。部分在廣州的涼茶店更有超過一百五十年歷史,在香港也有不少五六十年歷史的涼茶舖,如於清朝從廣州南下開分店的王老吉、三十年代已開業的春和堂單眼佬涼茶等。
除了以上的涼茶外,有些涼茶店發售的是龜苓膏、生魚野葛湯等,嚴格上不是涼茶而是有接近功能的飲食。近年香港有部分涼茶舖走向以甜品為主導的策略,代表者是許留山。新派涼茶舖如「健康工房」(本名同治堂)兼售湯水及果汁。
[編輯] 古今分別
古時的涼茶舖是把藥材分配好,包裝和分類後再出售,市民買了涼茶包後,需要自己回家煲。
現今,許多的便利商店和超級市場均有販售涼茶。現在的涼茶舖,所售的涼茶已經是煲好了再分類出售。近年亦有將涼茶包裝成為預先包裝飲料,草藥商人將退火消暑中藥茶熬煮,稀釋包裝販賣。
[編輯] 促癌中草藥
2006年4月中國疾控中心聯合相關單位在廣州召開新聞發佈會,指出在對1690多種用於廣東涼茶、老火湯及家庭常見種植中草藥進行的實驗中發現,其中52種廣東地區常見的中草藥可促癌,特別是被稱為「廣東癌」的鼻咽癌。
52種「促癌」植物: 石粟、變葉木、細葉變葉木、蜂腰榕、石山巴豆、毛果巴豆、巴豆、麒麟冠、貓眼草、澤漆、甘遂、續隨子、高山積雪、鐵海棠、千根草、紅背桂花、雞尾木、多裂麻瘋樹、紅雀珊瑚、山烏桕、烏桕、圓葉烏桕、油桐、木油桐、火殃勒、芫花、結香、狼毒、黃芫花、了哥王、土沈香、細軸芫花、蘇木、廣金錢草、紅芽大戟、豬殃殃、黃毛豆付柴、假連翹、射幹、鳶尾、銀粉背蕨、黃花鐵線蓮、金果欖、曼陀羅、三梭、紅鳳仙花、剪刀股、堅莢樹、闊葉獼猴桃、海南蔞、苦杏仁、懷牛膝。
[編輯] 申遺風波
經粵、港、澳三地政府於2006年2月努力爭取,涼茶配製獲中國國務院列為518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王老吉:廣州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
上清飲:廣州香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健生堂:廣東健生堂保健品有限公司
鄧老:廣州養和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廣州養和堂鄧老涼茶有限公司
白雲山:廣州白雲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
黃振龍:廣州黃振龍涼茶有限公司
徐其修:英德市權祥涼茶有限公(佛山市徐其修涼茶有限公司)
春和堂:東莞市春和堂食品有限公司
金葫蘆:廣州金葫蘆涼茶有限公司
夏桑菊:廣州星群(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潤心堂:廣州潤芯堂涼茶有限公司
沙溪:廣東益和堂制藥有限公司、中山市嘉樂飲料有限公司
李氏:李氏百草(珠海)有限公司
清心堂:廣州清心堂涼茶連鎖有限公司
杏林春:廣東杏林春涼茶有限公司
寶慶堂:深圳市寶慶堂食品飲料有限公司
老中醫:汕頭市積士佳食品有限公司
甘涼:佛山市順德東方罐頭有限公司
18個涼茶品牌、21家涼茶企業、54個涼茶秘方及術語,其所構成的涼茶文化得到了民眾的廣泛認可。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涼茶配方,每個將會配備一個專用術語,可作為宣傳之用。如「王老吉」涼茶配方的專用術語為「清熱解毒」,不在文化遺產之列的均不可使用這些術語,而且也不能稱為「涼茶」,只能改稱為「植物提取飮料」等。[來源請求]
兩廣同屬嶺南地區,氣候、飲食習慣相近,大部分涼茶的配方也大同小異。廣東涼茶申遺成功後,號稱涼茶起源地廣西梧州的涼茶不得叫涼茶了。廣西涼茶非常有自己的特色,這些涼茶有單方的如羅漢果、菊花、生地等,也有復方的茅根甘蔗、雷公根生地等,甚至還有一些因為有防病治病功效而得到市民歡迎的,如「清熱解毒茶」、「感冒茶」等。廣西最大的涼茶連鎖店鄭記本草堂從1998年進入南寧,利用從梧州引進的涼茶配方發展到86家連鎖店遍布大街小巷,並在北京、廣東、湖南等地一共開了200家連鎖店。其他如南寧百草堂、品生閣及梧州老字號劉記和北水涼茶也赫赫有名。廣東涼茶申遺成功後,廣西企業如何應對這個「後遺症」,目前還不是很了解。[來源請求]
[編輯] 安全性問題
有多項研究表明作為涼茶主要成分之一的夏枯草能導致不良反應:
夏枯草的乙醇提取液能抑制小鼠的細胞和體液免疫反應[2]。
皮下注射可使動物胸腺、脾臟明顯萎縮,腎上腺明顯增大;腹腔注射可使血漿皮質醇水平明顯升高,外周血淋巴細胞數量明顯減少[3]。表明夏枯草可能是一種免疫抑製劑,長期或大量服用能使機體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服用夏枯草水提物能使小鼠的血清丙氨酸基移換酶和血清天門冬氨基移換酶的值都明顯升高,說明夏枯草有肝臟毒性作用[4]。
[編輯] 外部連結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涼茶配製
他傳承著嶺南涼茶文化
[編輯] 參考
^ 林貞岑. 青草茶的健康秘方:西洋的花草茶是近來熱門的養生飲品,而本土的青草茶又有什麼功效?. 康健雜誌. 9 2003 (58) [2009-10-09].
^ Protective effect of triterpenoid fractions from the rhizomes of Astilbe chinensis on cyclophosphamide-induced toxicity in tumor-bearing mice.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119 (2).
^ 夏枯草的抗炎作用及其對免疫器官影響的研究. 《山西醫藥雜誌》. 1983 (02期).
^ 夏枯草等3種中藥材對四氯化碳性肝損傷的影響. 《時珍國醫國藥》. 2003, 第14卷 (第11期). ISSN 1008-0805.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6%BC%E8%8C%B6
- Attachment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