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粵疆域、地理同行政區域分置
Jul 11th, '09, 12:20
从图中看出,琼岛府在当时尚未归入古南越国,不过岛上分布着古百越人的一支--骆越。根据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的分析证明,骆越人即是黎族的先民。支那提出南海离岛群(支那称南沙群岛)自古以来是支那领土是毫无道理的,当时琼岛府上的骆越先民尚未被支那入侵,那么以南的离岛群何来是支那领土!
下面是琼岛府的一些历史资料,摘自支那百度网,虽其中有关我国琼岛府以及台湾国(福尔摩莎)的描述有极大的偏颇,仍可供大家参考,谨请慎重取舍。
原始社会
海南岛的历史课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由于海南岛曾于大陆相连,所以海南岛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类早期重要的遗产。这些遗产对于研究中国古文明乃至世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海南岛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为三亚市落笔洞古人类文化遗址,迄今已有一万年左右的历史。新时期时代的遗址主要有陵水的石贡遗址、大港遗址、东方市的付龙园遗址和文昌市凤鸣村遗址等。在以上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石器和陶瓷残片,为研究海南岛石器时代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海南岛的居民在距今3000年前,因自然条件变化, 陆续迁移到平原、台地、河岸和海湾地带生活,从事原始农业、手工业、狩猎、捕鱼和采集等活动,开创了海南岛历史的文明。秦末汉出原始社会开始瓦解,先从岛北部、西北部开始,逐渐向东部、南部沿海及内地山区推移,延续的时间很长,五指山少数民族地区在清末民初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残余。
海南民族的历史与对封建制度的反抗
根据最新考古材料,最迟在1万年前,海南岛就开始了人类的活动。先秦至西汉时期,海南岛上分布着古百越人的一支--骆越。根据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的分析证明,骆越人即是黎族的先民。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在海南岛设珠崖和儋耳2郡及潭都、苟中、九龙、至来等16县后,汉族移民逐渐增多。部分黎族先民开始与南迁的汉族接触,掌握了先进的铁制工具和农耕技术,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开始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公元1世纪中叶,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抚定珠崖,在海南建立城廓市井,封建统治渐趋巩固,后世遂有“伏波将军开琼”之说。 6世纪末,南方俚僚首领冼夫人以所统辖的地方(包括海南岛)归附隋朝,后来隋朝在岛上设置珠崖、儋耳、临振3郡,下辖感恩等10县。汉族移民不断增加,海南与中原地区关系更为密切,促进了黎族社会的发展和封建因素的迅速增长。唐朝与东南亚、南亚和西亚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位于海上交通要冲的海南岛得到进一步开发。唐在海南岛设置琼、崖、儋、振、万安等5州,辖22县,奠定了海南岛州县建置的基础。公元748年,唐鉴真高僧东渡日本,遇风漂流到振州(今三亚市),看到当地已经是“一年养蚕八次,收稻两次,十月种田,正月收粟”。当时黎族地区出产的高良姜、五色藤、盘斑布、金、糖、香料、益智子等土特产不少作为“贡品”或商品输入中原地区。唐朝末年史籍出现黎族专有族称—“黎”。 五代以后,中原战乱频仍,大批汉人南迁,岛上汉族数量进一步增加,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黎族地区经济开发也出现了新局面。杂居或邻近汉族的地区已懂得耕耨灌溉,种植水稻、苎麻用来与汉族互市。黎族地区出产的红白藤、香料、棉花(吉贝)、珍木和黎锦、黎单、黎幕等精美的手工艺品行销内地,深受人们的喜爱。宋末元初,杰出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年轻时逃居崖州,曾在崖州留居多年。黄道婆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术,回故乡乌泥泾(今上海华泾镇)后,在黎族传统纺织工艺基础上加以改进,创造出一套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和技术,为我国棉纺织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宋元时期,信奉伊斯兰教的“番民”从越南占城(今越南南部平定省一带)迁入。
据明万历《琼州府志》卷3记载,宋元年间因战乱,越南占城人驾船迁来海南岛,散居在海岸一带,这些村落称为番村、番浦。居民多蒲、方三姓,不吃猪肉,不供祖先,共设教堂,念经礼拜。《古今图书集成》和《崖州志》等也有类似的记载。来自越南的“番民”在与其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到明清时期发展成为回族。 明清时期,封建经济在黎族社会中已占据统治地位,大部分黎族地区的生产力与当地汉族相近,在毗邻的汉族地区出现了许多著名墟场,如调南市、兰洋市、南丰市和岭门市等。山区黎族的土特产通过集市和入山收购的汉商流往名地,黎族换回的铁质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也日益增多。黎汉两族人民经济上相互联系、文化上相互交流和通婚联姻,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在崖州一些开发较迟的地区,当地黎族已常“往来城市之间,有无相易,言语相通,间有读书识字者。”至于文昌、澄迈、会同(今琼海市)等开发比较早的地方,到了清代中叶黎族已基本融入汉族,一些地方出现了“无黎”之说(如“文昌无黎”)。也有一部分汉族,“因近黎土,谙晓黎俗”,“利其山水田地,创为村峒,落土耕田”,逐渐同化于黎族之中。
海南的历史与现状
海南岛位于伟大祖国南疆,是湿热地带的一颗灿烂明珠,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人们常说她和台湾岛是我国的一双眼珠。她拥有三万四千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和辽阔的海域,现有人口670多万人。她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和人口最少的省份,但又是疆域最大和华侨比例率最高的省份。她得天独厚,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自热资源十分丰富的自然优势。但是海南的经济历来落后,不但远远落后于台湾,也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有其历史根源,也有现实原因。
从历史根源看,海南自西汉设郡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她孤悬天涯海角,远离祖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王朝把她看成“蛮荒之地 ”,当作放逐“判逆”人士的流放场所。海南瘴疠地逐客情可堪,也给海南挂上了一层耻辱。然而被放逐而来的义士文人(包括出自海南被罢官归来的海瑞),使海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为海南文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给海南带来了刚直不阿、热爱祖国、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
从现实原因看,自从海南1950年解放时起中央一直视为国防前哨,对经济建设不做太大的投资,长期执行闭关锁岛政策,使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的形势得以延伸造成一个封闭性的僵化的经济体系,使地理优势变成劣势。建省后,规划失调,畸形发展,腐败成风,泡沫经济严重,十一年过去了,并未能按原规划要求办成名符其实的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但也打下了可喜的基础。例如:洋浦港、风凰机场、美兰机场、汽车制造厂、化肥厂、发电站、东线高速公路、海口至洋浦高速公路以及煤气管道设施等均已建成投入运转或接近投产。中线高速公路与琼文高速公路也在修建中,尤其是粤海铁路已动工修建(琼粤海峡如建设海底隧道估计投资25亿元,比都市地铁造价还低),将把海南的铁路与大陆铁路网连成一片,这将提高货物运输效益,改善投资环境,将把开发建设海南推向新的高潮,所以说她是一个发展潜力很大,充满希望的宝岛。
早在六千年前,海南岛上的黎族先人从事种种原始开发活动。西汉时正式设置珠崖郡。三国时,吴置珠崖郡,到晋代珠崖并入合浦。南北朝时,梁置崖州及珠崖郡。隋初郡废,后又复置珠崖郡及儋耳、临振二郡。到唐代,琼崖改为琼管郡,置崖州及儋振二郡,并增置崖州治琼山县,后改为琼山郡,复为琼州。五代十国至宋代仍为琼州,元朝时改为琼州路,明洪武初为琼州府,清朝因之。民国初年改为广东琼崖道,后废道划为特别行政区。1950年4月30日解放,设立海南行政区公署,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派出机关。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成立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议案。同年10月1日,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的议案。1988年 8月至9月,海南省先后召开中共第一次党代会、第一次人代会,建立中共海南省委和海南省人民政府。
Jul 12th, '09, 22:50
Chinese immigrants to Hai Nan Island speak a language which is more or less a hybrid/combination of the Cantonese (Quangdong) language and the Southern Fukienese (Fujian) language, indicating the ancestors of these Chinese immigrants moved from Southern Fukien to Hai Nan Island a long time ago.
I am writing to you, on behalf of the Hong Konger Front, to let you know that on the Separation webpage of the website of the Hong Konger Front
http://www.hkfront.org , the territory of the Republic of Nam Yue is shown in the map.
Jul 14th, '09, 11:16
"Hai Nan" is one of the Mandarin Pin-Yin names enforced on our southern territories, we MUST NOT use these names, instead, we should use Cantonese Transliterations, for example -- Hoy Naam.
Jul 14th, '09, 12:06
freehongkong25, it is sarcastic that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Hong Konger Front uses a lot of Mandarin transliterations in his post. We know that both Japanese and Korean people transliterate Chinese character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pronunciation. On the other hand, MANY HongKongers are used to Mandarin transliterations. Since you have already surrendered to Mandarin, is the existence of Hong Konger Front necessary?
Jul 15th, '09, 06:33
Exactly, Hoy Naam is the correct Yueh sound. Hai Nan is only the Mandarin Pin-Yin.
Powered by phpBB © phpBB Group.
phpBB Mobile / SEO by Arto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