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話題討論同優秀網文轉載
Post a reply

台灣“毒”澱粉風波擴大 台灣下月加強食物安全監察工作

May 30th, '13, 15:01

台灣“毒”澱粉風波擴大 台灣下月加強食物安全監察工作

2013-05-28

台灣“毒”澱粉風波擴大,共扣查並銷毀不合格的澱粉原料與商品186噸。6月1日開始,當局要求販售肉圓、粉圓等8種食品的業者先取得澱粉原料商的安全證明,當局並通報海外問題澱粉的進出口商名單,維護台灣食品形象。(何山報道)

廣受遊客、消費者歡迎的台灣小吃,如九份的地瓜圓、芋圓、關東煮、天婦羅、名記豆花、珍珠粉圓等澱粉製品,受到“毒”澱粉波及,無一幸免。就算知名的老店,在基隆廟口經營了96年的“天一香肉羹順”也要停售104公斤肉羹。

台灣方面週二展開“0527食品安全專案”,維護台灣食品形象,要求販售飯條、肉圓、黑輪、粉圓、豆花、粉粿、芋圓及地瓜圓8種小食的業者,由下個月1號開始,須取得澱粉原料商出具的安全證明,否則可處最高600萬元的罰款。

該起“毒”澱粉風波,是指珍珠粉圓等澱粉產品中,供應商添加了過量的食品添加物去水蘋果酸酐(Maleic Acid順丁烯二酸)。當局已經驗出,問題澱粉來自三家供應商。市面的小吃店生意紛紛下跌兩成幾,業者為求自保,紛紛願意自動將澱粉原料送檢。

台灣衛生署長邱文達表示,共查獲1家大盤商、3家經銷商,8家澱粉製造商、16家銷售商,封存問題澱粉206頓,違規產品一律下架,一周內銷毀。高雄市衛生局則表示,已將涉案的協奇企業行等3家上遊供應商,函送檢調偵辦。

邱文達並說,澱粉供應商須主動提供安全結證明給下遊業者,第一階段針對粄條、肉圓、黑輪、粉圓、豆花、粉粿、芋圓及地瓜圓等八類含澱粉原料產品;小吃等下遊業者須張貼安全具結證明,方便消費者檢視。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說,因為添加劑順丁烯二酸的水溶性高,消費者多喝水有助排出。

台灣方面並透過駐外代表處,通報大馬衛生部代理問題澱粉的進出口商。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面與海外。新加坡日前是則抽驗台灣製的66件澱粉產品,11件含順丁烯二酸,當中七成是珍珠粉圓,還有番薯粉、米粉及關廟麵。
Post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