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4th, '14, 21:58
華盛頓郵報揶揄黑鬼奧巴馬太天真 俄國發惡可能逼美放棄轉向亞太捕喺歐洲 支那或又有機乘機搏懵
俄國響西邊發惡,支那喺東邊發爛喳,驟眼睇落美國都幾頭痕下,不過支俄即使加埋軍力亦唔及美國軍力一半,而且美國喺歐洲中東有歐盟北約以色列海灣六國磅著、喺亞太有日韓東盟澳洲印度撐實,查實係冇有使驚嘅。美國惡同唔惡,關鍵係睇邊個做總統,依家烏克蘭畀俄國噉洽法,完全係黑鬼奧巴馬性情孱弱無能對支俄大搞綏靖所致,換轉係布殊仔,晨早出動幾部航母封鎖黑海同波羅的海洲際飛彈試射飛過莫斯科上空喇。講句唔好聽,即使係打核戰,以美國依家擁有全球質素最高同幾倍於支俄嘅核軍備,質死妳支那同俄國真係話都冇噉易。
-----------------------------
美國不想打仗俄賭奧巴馬先讓步
國際 2014年3月4日
(華盛頓4日訊)美國總統奧巴馬剛警告俄羅斯軍事介入烏克蘭會有代價,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打出兵牌,外界都認為奧巴馬這次很丟臉。《紐約時報》報導,最關鍵的是普京看穿了奧巴馬不想打仗。
白宮早已討論多個反制俄的措施,包括杯葛6月索契八國集團(G8)峰會、把俄國踢出G8和將美軍戰艦調動到黑海。問題是2008年格魯吉亞戰爭時,美國出這幾招卻阻止不了俄出兵。
路透社分析,普京出兵烏克蘭是一場豪賭,並賭奧巴馬會在這場政治角力中先讓步。普京或許認為,奧巴馬幾乎沒有應付他的手段,也沒興趣為了一座遙遠的黑海半島開戰。這座半島對俄羅斯具有象徵意義和戰略價值,但幾乎不具經濟重要性。
《華盛頓郵報》社論說,從伊朗、敘利亞、朝鮮危機,到中國崛起和俄羅斯揮軍克裡米亞半島,奧巴馬主政期間國際影響力大減,外交政策奠基在美好的幻想中。
奧巴馬入主白宮後,宣示由伊拉克與阿富汗撤軍,裁減美軍預算。似乎全球一如想像,進入21世紀,各國將依符合最佳利益的政策行事,天下太平,戰爭不再。
美媒促美別太天真
不過,普京顯然沒收到美國國務卿克裡提的21世紀應有的行為模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沒收到,堅信船堅炮利外交,對抗日本和東南亞;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炮口向內。這些國家顯然仍著重維持霸權,未按白宮劇本演出。
共和黨前副總統候選人佩林2008年曾批評奧巴馬外交軟弱,「戲言」普京將入侵烏克蘭,輿論認為她瘋言瘋語,沒想到成真。
《華郵》表示,奧巴馬無須為他國領袖不當行為負責,但必須扮演建構國際秩序的領導角色。美國指責他國依循船堅炮利的古老遊戲規則時,不該天真地站在場外。
華府美國國家戰爭學院教授安德瑞斯表示,過去20到25年間,美國很少不介入國際危機,但近來碰到如敘利亞內戰等卻決定「不干預」,「這突顯出美國在全球能發揮的力量已達到極限」。
-----------------------------
烏克蘭已出兵克裡米亞
2014年3月3日
(基輔3日訊)烏克蘭的克裡米亞半島戰雲密佈,烏克蘭臨時政府被指已派兵前往被俄羅斯部隊控制的克裡米亞。軍隊在途中受到民眾包圍阻止,雙方發生衝突。
烏克蘭臨時政府週日下令全體軍隊備戰抗擊俄軍。俄羅斯阿布哈茲網路新聞社週日報導,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所屬的地區党政治局委員、議會黨團副主席察廖夫聲稱,新上臺的基輔政權已從紮波羅熱市派出一支炮兵車隊,從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市派出一支空降兵隊伍,衝破反臨時政府民眾的封鎖,向克裡米亞進軍。
報導指,烏克蘭士兵曾經開槍,「企圖攻擊親俄的克裡米亞民眾」。有關報導未能獲得證實。
另外,烏克蘭國會議員薩雷夫宣稱,為數約1000人的北約軍隊已進入烏克蘭西部城市利沃夫。他說,北約原本就計畫本月在烏克蘭進行軍事演習,但北約部隊提前到達。此消息未經官方證實。
美國兩艘軍艦,包括「拉梅奇」號驅逐艦與第六艦隊的旗艦船隻,目前都已抵達靠近烏克蘭的黑海海域。
烏克蘭總檢察院警告軍人勿交武器
俄軍週日進一步鞏固對克裡米亞的控制。12輛俄羅斯軍車載著數百名軍人開往首都辛菲羅波爾市中心,至少逼近3個烏軍基地,要求烏軍投降並交出武器,並呼籲在場人員效忠半島的合法政府。
烏克蘭總檢察院警告本國軍人不要交出武器、臨陣脫逃,否則將被視為叛國。
受西方國家支持的烏克蘭臨時總理耶森尤克,發表全國演說時指出,「我們瀕臨災難,俄羅斯不是威脅,而是確實向我國宣戰。」他警告,任何入侵行為「都意味著戰爭,兩國關係將全面終結」。
華府相信俄已完全控制克裡米亞
美國官員表示,華府現在相信俄羅斯已完全控制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在區內有海陸空軍逾6000人。美國國務卿克裡週二將到訪烏克蘭,與臨時政府官員會面。
白宮發表聲明說,總統奧巴馬與英國首相、德國總理、波蘭總統通電話,一致認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違反了國際法。
德國表示,普京同意默克爾的建議,成立由歐洲安全及合作組織領導的聯絡小組,促成俄烏對話。北約組織也要求俄羅斯撤兵。
烏軍單薄難抗俄軍入侵
克裡米亞面臨「淪陷」,烏克蘭要捍衛以至重奪這個半島絕不容易。因為烏克蘭軍人丁單薄、裝備簡單,與俄羅斯軍2萬兵力及先進裝備相比,力量太懸殊。
俄羅斯不費吹灰之力便控制克裡米亞,除了因為烏克蘭軍方極力避免採取會引起俄方更大反應的行動外,亦與烏軍無力抵抗有關。
《紐約時報》報導,根據烏克蘭軍方網站,烏克蘭正規軍有13萬人,另有100萬後備軍,但烏軍在克裡米亞只有一個3500人的旅,配備輕型武器和大炮,且多半仍是前蘇聯年代古董。
當地也沒有公認優秀的烏克蘭國產坦克駐守,只有一個空軍蘇-27戰機中隊在半島南端港市塞瓦斯托波爾的空軍基地。據報此基地已由親俄的民兵掌控。至於烏克蘭的小型海軍,據報已被俄國黑海艦隊封死,無法動彈。
分析指未必輸
俄羅斯的正規兵力約84萬5000人,是烏克蘭的6.5倍。俄羅斯去年國防預算407億美元(約1335億令吉),是烏克蘭14億美元(約46億令吉)的29倍。然而烏克蘭部隊訓練卻更精良,而且過去十年多次參與國際維和任務,與西方各國部隊建立密切關係,戰力不容小覷。
國際戰略研究所軍事專家巴瑞說:「如果兩國陷入軍事對抗,結果須視烏克蘭部隊為了捍衛祖國而把士氣提振到多高,戰力發揮到多大而定。」
如果俄國佔領克裡米亞,長久而言可能承擔嚴重後果,因為當地仇俄的韃靼人的力量不可低估。
-----------------------------
美揚言制裁俄國 盧布恐崩跌
最新更新時間:2014/03/03 09:17:11
(中央社臺北3日電)俄羅斯軍隊掌控鄰國烏克蘭部分地區後,引爆國際撻伐,西方國家揚言將制裁俄國,影響所及,俄國資產需求恐將枯竭,盧布匯率恐進一步崩跌。
根據彭博報導,俄國國會2天前同意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的提案,在俄國接壤烏克蘭邊境部署重兵後,俄軍在掌控烏國克裡米亞地區(Crimea)主要機場後,昨天有上千名身分不明的武裝分子開抵烏國在克裡米亞的軍事基地。
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昨天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電視網「面對全國」(Face the Nation)節目專訪指出:「美國準備對俄國採取制裁措施,在經濟上孤立俄國。」
烏克蘭反政府示威爆發血腥鎮壓,由俄國扶植的總統遭國會革職後,烏國亂局就每況愈下。早在俄國總統蒲亭於過去數日透露軍事意圖前,烏國戰雲密佈已導致俄國資產價格上週驚驚跌。
俄國盧布兌俄羅斯銀行(Bank Rossii)美元和歐元一籃子貨幣上週挫貶0.6%,報42.0474盧布,延續今年來8.5%跌幅。俄國Micex股價指數大跌2.9%,寫下8個月來最大週線跌幅。
標準銀行集團(Standard Bank Group Ltd.)首席新興市場經濟家艾希(Tim Ash)週日接受電訪指出:「俄國接壤烏國,恐不堪一擊。隨著資金大走出,盧布恐進一步崩跌。」
盧布兌美元今年來計跌8.4%,在彭博追蹤的31種交投最活絡貨幣中,跌幅僅次於阿根廷披索匯率。(譯者:中央社趙蔚蘭)
-----------------------------
美國中止俄軍事經貿合作
國際 2014年3月4日
(華盛頓4日訊)美國週一表示,有鑑俄羅斯軍隊跨境進入烏克蘭,美國暫停與俄羅斯的一切軍事合作以及與俄國的貿易和投資談判。
五角大廈發言人柯比發表聲明說:「考量烏克蘭近期情勢,美方暫緩所有美國與俄羅斯間的軍事合作。」中止合作的層面涵蓋演習、雙邊會談、港口參訪和計畫中的會議。
他表示,美國密切關注烏克蘭危機,並呼籲「位在克裡米亞的俄羅斯軍隊,依據俄羅斯黑海艦隊協定規範退回所屬基地」。
柯比強調,美軍不會為了回應危機,調動部署在黑海或其他地區的軍隊,美軍在歐洲和地中海地區的軍事部署維持不變。
美國海軍目前在黑海海域的船艦僅有「泰勒」號驅逐艦。泰勒號在俄羅斯索契冬季奧運前夕前往黑海維安協防,卻於2月準備停泊在土耳其薩姆松港添加燃油時擱淺。泰勒號指揮官也因為這件事遭解職。
歐美再威脅制裁
同一天,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言人也表示,美國已經中止與俄羅斯之間即將舉行的雙邊貿易與投資談判。這些會談原本是深化兩國商務與貿易關係的一環。分析認為,美俄雙邊經貿關係正常化努力再次受阻。
烏克蘭危機持續擴大,俄羅斯總統普京不顧歐美一再警告,迄今沒有從克裡米亞半島撤軍跡象。美國總統奧巴馬週一嚴辭警告,俄羅斯介入烏克蘭情勢,「犯下了歷史錯誤」。
他說,俄國如果不撤出烏克蘭,美國將研究如何採取一連串制裁措施,讓俄羅斯陷入經濟與外交孤立狀態,「將使俄羅斯付出高昂代價」。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正在研擬制裁措施立法,並且預定週四聽取行政部門意見。制裁措施可能擴及到個人,從禁發俄羅斯簽證到凍結資產、暫停軍事合作與銷售以及經濟制裁等,都在考慮範圍內。
迫美放棄轉向亞洲
英國首相卡梅倫週一主持國家安全會議,討論英國對烏克蘭情勢的因應方案。首相府官員明確表示,英國不會軍事介入烏克蘭,將透過外交、政治及經濟方式對俄羅斯施壓。
根據媒體取得的政府正式檔,英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不包含貿易制裁,倫敦的金融中心也不會封鎖俄羅斯客戶。同時,歐盟各國政府也商定,如果俄羅斯不緩解烏克蘭緊張情勢,將考慮對俄採取「針對性措施」。
另外,美國大西洋委員會副主席威爾遜指出,烏克蘭危機不僅打亂奧巴馬在國際戰略上的全盤佈局,而且可能成為扭轉奧巴馬國安政策的因數,迫使他放棄「轉向亞洲」的外交方針,維持美國在歐洲的軍力,控制俄羅斯擴張。
-----------------------------
制裁俄國 美可追查普京資金
國際 2014年3月4日
(華盛頓4日訊)俄羅斯出兵烏克蘭,美國有多種經濟武器可以用來懲罰,例如追查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資金以及鎖定俄羅斯的銀行。不過,美國需要歐洲加入,才能讓制裁夠強夠大。
美國財政部前資深官員薩拉特表示,美國可以追查普京以及他親信掌控的資產,過去美方從未公開進行這類行動。他說,這種行動「無法改變未來事件走向,不過可能向普京以及他的親信證明,西方有能力反擊」。
另外,根據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後取得的廣泛許可權,如果美國發現恐怖分子的金錢流向、洗錢活動或是武器擴散,財政部得運用金融戰來對付全球各地的銀行。
目前任職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的薩拉特說,針對疑似涉及不法資金的俄羅斯銀行,採取行動可能要花點時間,但終究會產生效果,也可能揭發俄羅斯對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資金支援。
而根據美國2012年以俄羅斯律師馬格尼茨基之名命名的法律,美國可透過拒發簽證與凍結資產,對付涉及侵犯人權的俄羅斯官員。
美歐制裁俄羅斯的其他選項還包括,將俄羅斯從八國集團(G8)中除名、減少美俄雙邊貿易等。
此外,美國國會議員週一表示,將推動一項重要經援烏克蘭方案,授權提供10億美元(32億7630萬令吉)貸款援助。
-----------------------------
能源糧食依賴俄烏 歐洲陷危機
國際 2014年3月4日
(布魯塞爾4日訊)克裡米亞半島局勢緊繃,可能引發歐洲食糧和能源供應短缺,進而衝擊全球穀物市場。
歐盟國家外長週一齊聚比利時布魯塞爾,就烏克蘭危機展開緊急會商。英國外長黑格表示,烏克蘭危機是歐洲21世紀最重大的危機。
烏克蘭是歐洲大糧倉,農產品占烏克蘭總出口的24%及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穀物生產量排名僅次美國,不僅提供歐洲食糧需求,更是全球穀物主要供應國。克裡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及黑海的奧德薩港,則是烏克蘭食糧出口主要通道。
烏克蘭危機不僅將衝擊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國家食糧價格,俄羅斯如果堅持干預烏克蘭,歐洲區域的石油、天然氣和礦產供應也將受到掣肘。
俄用天然氣施壓
俄羅斯真正的殺手?是天然氣。多數歐盟國家包括義大利,多仰賴自俄國進口的天然氣。根據統計,歐盟有1/3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其中80%經過烏克蘭的管線。
2008年末至2009年初,因俄國與烏克蘭齟齬,莫斯科一度切斷天然氣供應。歐盟遭池魚之殃,度過寒冷的冬天。
不過,面對可能的能源危機,義大利能源公司埃尼集團表示,即使俄國全面切斷供應,目前存量足以應付至今年夏天。義大利約30%到35%的天然氣來自俄國。
在歐盟國家中,東歐的克羅地亞、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天然氣,幾乎百分百靠俄羅斯供應。為了減少對烏克蘭天然氣輸送管道的依賴,歐盟規劃了經由北海的北線和經過黑海的南線管道,但未落成。
儘管俄國總統普京可藉由切斷能源供應威脅歐盟,但這也會讓俄國天然氣公司面臨財務上的損失,算是利弊互見。俄羅斯天然氣公司早前也揚言,終止折價供應烏克蘭天然氣,加重了接近破產的烏克蘭政府財政負擔。
-----------------------------
波羅的海國家憂心
面對俄軍蓄勢待發找藉口出兵吞併烏克蘭東部,臨時總統圖爾奇諾夫已任命18位州長,包括兩名億萬富豪出任東部兩大州——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和頓涅茨克州的州長,希望借助他們的影響力,控制當地工人,紓緩分裂情緒,避免給俄軍入侵的藉口。
另一方面,俄羅斯出兵烏克蘭之後,波羅的海國家擔心,如果俄羅斯取得外交勝利,波羅的海會是下一個目標。因此,它們都希望西方強力回應俄國出兵烏克蘭的舉動。
俄羅斯去年限制波羅的海重要出口,還派出軍機飛近波羅的海國家邊界,迫使北約組織數十度派出噴射機因應。
身為前蘇聯共和國,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各有約1/4人口是俄裔,立陶宛則只有一小群俄裔。而普京以保護俄裔為由,合理化俄國在烏克蘭境內與周邊的行動,對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帶來警訊。
不過,由於波羅的海國家擁有烏克蘭沒有的北約與歐盟會籍,克裡米亞的情況不太可能重演。
-----------------------------
俄羅斯增兵克裡米亞
國際 2014年3月4日
(基輔4日訊)烏克蘭邊防部隊表示,俄羅斯部隊掌控烏克蘭海路的邊境哨站之後,週一開始以渡輪送出部隊進駐克裡米亞半島。
路透社報導,烏克蘭邊防發言人說,俄軍在邊防軍試圖阻止載運7名武裝士兵的兩輛巴士之後,接掌邊防哨站,接著渡輪載了3卡車的士兵進駐克裡米亞。
烏克蘭駐聯合國大使表示,2月24日開始,俄羅斯共已部署約1萬6000名軍力進入克裡米亞。俄士兵已控制所有克裡米亞的邊界哨站、軍事設施,以及刻赤市的一處渡輪碼頭。刻赤與俄羅斯只隔著20公里的刻赤海峽。
美聯社報導,控制克裡米亞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爾貝爾貝克軍事機場的親俄羅斯部隊,週二對空中開了幾槍,警告意圖重回機場工作的大約300名烏克蘭士兵;並揚言,如果烏克蘭士兵再步向基地,便會向他們開槍。
烏克蘭臨時總統圖爾奇諾夫表示,克裡米亞局勢持續緊張,俄羅斯駐軍持續增加,敦促俄國「停止挑釁、侵略與海盜」的行動。他還說,俄羅斯黑海艦隊將烏克蘭海軍,困在塞瓦斯托波爾海灣。
烏海軍被包圍
蘇聯1991年解體之後,俄羅斯黑海艦隊就駐紮在塞瓦斯托波爾,而軍力遠低於俄國的烏克蘭海軍在此也有基地。上任還不到一天的烏克蘭海軍新任總司令,被俄羅斯士兵以及親俄人士包圍在烏克蘭海軍總部內。
圖爾奇諾夫說,在烏克蘭南部與東部俄語人口多的部分地區,目前局勢「艱困」,不過烏克蘭當局仍然掌控當地情勢。
臨時總理耶森尤克誓言,即使面臨侵略,烏克蘭永遠不會放棄克裡米亞。
週一深夜,俄羅斯國際傳真社搶先報導,俄羅斯黑海艦隊司令維特科已向烏克蘭軍人發出最後通牒,聲稱如果在當地時間週二淩晨5時(大馬時間週二上午11時)前不投降,俄羅斯將在克裡米亞發動攻擊,這則報導後來被多家國際媒體引述。
俄否認發最後通牒
但消息很快遭俄國國防部發言人否認,黑海艦隊司令部也駁斥有關說法完全是「胡說八道」。
俄羅斯國會1日批准出兵克裡米亞,掀起冷戰以來最嚴峻危機。
烏克蘭邊防部隊週一表示,過去24小時內,俄羅斯已有10架戰鬥直升機和8架軍用運輸機降落在這個情勢一觸即發的黑海半島,4艘俄國戰艦1日起就停泊在塞瓦斯托波爾港口。
俄警告勿制裁
針對這類部隊調動,烏克蘭未接獲事先通報;俄羅斯黑海艦隊海軍官兵駐紮在克裡米亞,依國際法規定,若有任何調動,必須通知烏克蘭當局。
國際傳真社週一引述烏克蘭國防部說,俄羅斯戰機夜裡2次入侵烏克蘭的黑海上方領空,烏空軍一架攔截機曾緊急升空。另據外電報導,俄國已將原部署在地中海地區的兩艘船艦,調往烏克蘭沿海。
克里姆林宮一名顧問週二警告美國,不要實施經濟制裁。如果華府凍結俄商人或個別人士在美國的資產,俄國便會呼籲當地民眾拋售美國國債。俄國也可能不再將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向美國銀行借下的債務也不會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