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
番禺區的地理位置
概覽
所屬行政區 廣東省廣州市
區劃類別 市轄區
區劃代碼 440113
政府駐地 市橋街道
現任區長 樓旭逵
鄉鎮街道數 19
- 鎮數 9
- 街道數 10
地理
總面積 770.70平方公里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 戶籍:100.39萬人(2010年)
常住:176.49萬人(2010年)
GDP 1051.06億元人民幣(2010年)
其它
郵政編碼 511400
電話區號 020
網站: panyu.gov.cn
番禺區(官方外文名稱為Panyu,傳統粵語外文名稱為Punyu[1])是廣東省廣州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西北岸,處於珠三角腹地。番禺區轄區面積770.70平方公里,2010年常住人口176.49萬人,戶籍人口100.39萬人。 2000年起成為廣州市的一個市轄區。而在1921年廣州正式成立市政廳之前,「番禺縣」[2]實際指的是今天的廣州市區,範圍大致為在2005年合併前的越秀區和東山區。近代以來,現廣州市轄之天河區、海珠區、白雲區、黃埔區、南沙區的全部及越秀區、蘿崗區的大部分範圍均從原番禺縣析出,今日番禺(區)較之原番禺(縣)則轄區大為縮小。
番禺區的區劃代碼為440113,郵政編碼為511400。總面積:770.7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即城市化區域)面積:242.4平方公里,占行政區劃面積的31.45%(2010年數據)[3]。戶籍人口:100.39萬人(2010年數據)[4],佔全廣州市的12.64%;常住人口:176.49萬人(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5];佔全廣州市的13.9%。區政府駐市橋清河路。
目錄
[隱藏]
1 行政區劃
2 番禺歷史
3 番禺地理
4 交通
4.1 公路
4.2 軌道交通
4.3 水路交通
4.4 交通工具
5 經濟
5.1 經濟數據
5.2 主要產業
6 大型屋苑
7 知名企業
8 教育
8.1 建築
8.2 著裝
9 旅遊
9.1 旅遊概況
9.2 名勝古迹
9.3 景點
10 著名人物
11 民生
11.1 撤市設區
11.2 土地利用
11.3 交通
11.4 有線電視
12 注釋和參考資料
13 外部連結
[編輯] 行政區劃
番禺區下轄10個街道辦事處,9個鎮。
街道辦事處:市橋街道、橋南街道、東環街道、沙頭街道、大石街道、洛浦街道、小谷圍街道、石壁街道、鍾村街道、大龍街道
鎮:南村鎮、石碁鎮、石樓鎮、新造鎮、化龍鎮、欖核鎮、東涌鎮、大崗鎮、沙灣鎮
[編輯] 番禺歷史
主條目:廣州歷史和番禺 (古代)
民國10年(1921年2月15日),廣州市政廳成立,廣州正式設市。番禺縣府仍居於廣州市內。民國22年(1933年),番禺縣府從廣州老城區移至新造(Suntso)。 抗日戰爭期間番禺淪陷後,原國民黨縣政府流亡三水、沙坪、威井等地,而汪精衛的偽番禺縣府仍駐廣州市東山區。 1945年抗戰勝利後,番禺縣政府移治市橋(Shikiu),初在先鋒巷謝氏祠堂。
1949年10月番禺解放,隸屬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地方軍事管制委員會。1950年3月至1952年11月,隸屬珠江地區專員公署。1952年12月至1956年1月,隸屬粵中行政公署。1956年2月起,隸屬佛山專員公署。1958年12月15日至1959年6月10日,番禺、順德合併為番順縣,縣治設大良鎮,其間一度改隸廣州專員公署。1959年6月10日恢復兩縣建置,並將中山縣屬的大崗、萬頃沙、南沙、黃閣等地劃屬番禺,縣府沿設市橋。1975年1月,改隸廣州市。1992年5月20日,民政部批複(民行批[1992]49號):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番禺縣,設立番禺市(縣級),仍由廣州市管轄。 同年6月18日,番禺舉行撤縣設市掛牌儀式。2000年5月21日,國務院同意廣東省撤銷番禺市設立廣州市番禺區,同年7月10日,番禺區舉行撤市設區掛牌儀式。
[編輯] 番禺地理
番禺東面臨獅子洋(即珠江流經虎門前,與東莞隔海相對的海面);南部為廣闊的珠江口沖積平原,俗稱沙田區;西面與佛山市南海區、順德區及中山市相鄰;北部為海拔50米以下低丘,與廣州市海珠區相接;地勢由西北向南傾斜。主要河流有珠江等,區內河網密雜。番禺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1646.9毫米,年均溫22.2℃,年平均日照時數1807.6小時。熱量充足,降水豐沛,有利於農作物生長。
[編輯] 交通
番禺長途客車站
[編輯] 公路
番禺區的高速公路及快速路有京珠高速、東新高速、平南高速(建設中)、華南快速、南沙港快速路、新光快速、番禺大道、南沙大道、金山大道、105國道等。
番禺區普通公路及市政路四通八達,非常發達。 2010年末公路通車裡程120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1公里,一、二、三、四級公路分別為158公里、165公里、396公里、269公里。路網規劃的高快速路系統為:高速公路4條,其中南北向1條,東西向3條;城市快速路10條,其中南北向5條,東西向5條。主幹道系統為:區域性主幹道系統共32條,其中,南北向15條,東西向17條。
[編輯] 軌道交通
番禺區內有廣州地鐵3號線、4號線、2號線、廣珠城際軌道交通、武廣高速鐵路等軌道交道通過。廣州地鐵3號線在番禺區內設有廈滘、大石、漢溪長隆、市橋及番禺廣場等站,廣州地鐵4號線設有大學城北、大學城南、新造、石碁、海傍、低涌、東涌等站,廣州地鐵2號線在番禺區內設有洛溪、南浦、會江、石壁、廣州南站等站。廣珠城際軌道交通,起點為廣州南站。 武廣高速鐵路已於2010年1月30日正式啟用,其車站廣州南站設於番禺區石壁街道,是廣州的火車運輸的重鎮。經番禺區境內的規劃中廣州地鐵還有七號線、十七號線、十八號線、十九號線、二十號線。
[編輯] 水路交通
在番禺蓮花山、南沙港設有大型碼頭,有船班往返香港。往返番禺和香港的船程為約2小時。
[編輯] 交通工具
番禺區的主要的交道工具有的士、公共汽車、地鐵接駁線、樓巴等。番禺區的士以紅色車身為主,按車程收費,起跳價7元人民幣,其後為2.6元/公里,少部分遠程也可以議價。番禺區的公共汽車分為兩種,一種為直屬廣州市交委管理的公共汽車,另一種為番禺區交通局管理的公共汽車,兩種公共汽車的優惠措施各有不同,兩種車均可使用羊城通,亦可投幣,不設找贖。區內還有通往各鎮街的大量巴士,外形與公共汽車相似,但收費不同於公共汽車,分段收費。番禺往返深圳、珠海、佛山等省內外各城市的城際交通多會用較大型的客車。廣州市政府為收編樓巴和禁摩,鼓勵和方便居住於番禺區內各大型物苑的居民乘坐地鐵,在番禺區內各大型物苑與地鐵口之間設有地鐵接駁專線,隸屬於廣州市交委,票價為0.5元至2元不等。隨著區內某些大型屋苑如祈福新村落成,大量屋苑專車(樓巴)專門接載居民直接往返市中心。由於一些屋苑居民多數是香港居民,很多樓巴也到達香港。
[編輯] 經濟
[編輯] 經濟數據
2010年番禺區生產總值1051.0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5.2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33.3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72.47億元。三次產業比重為4.30:41.23:54.47。按常住人口計算,預計2010年人均地區生成總值68570元,折合10099美元。工業總產值1791.15億元;農業總產值75.3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35.59億元;進出口總額151.14億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8.40億元;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226元;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14905元。 [6]
[編輯] 主要產業
番禺區工業發達,為廣州「南拓」重要發展區。區內有中船集團船用柴油機和船舶配套項目、廣州汽車集團自主乘用車項目(含汽車研究院)、清華科技園廣州創新基地、星力動漫遊戲產業園、廣日電梯工業園和廣州大學城數字家庭與數字電視產學研孵化基地、生物醫藥產業園、「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廣東省火炬計劃珠寶特色產業基地」和「國家網路遊戲動漫產業發展基地廣州番禺園區」等一批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的龍頭企業和技術創新中心。全區中國名牌產品9個,國家免檢產品17個,廣東省名牌產品33個。
番禺區農業主要產水稻、甘蔗、花生、番薯等,為全國主要產糖市。工業有機械、製糖、化工、造紙、食品等部門。特產大石腐乳、謝村黃姜、四季仔薯干、蝦子、糯米粉等。
現在番禺以眾多大型的樓盤屋苑成為經濟的支柱之一,同時引來了一系列相關行業投資番禺,使番禺經濟發展得比較快。
[編輯] 大型屋苑
番禺區內建有多個大型屋苑,包括星河灣、麗江花園、康裕北苑、錦繡香江、海倫堡御院、 祈福新村、華南碧桂園、廣州雅居樂花園、南國奧林匹克花園、濱江綠園、雍逸華庭、東涌名苑、富豪山莊等,是不少香港人退休及渡假的樂園。 1997年以前屋苑的業主多是香港人,但現在屋苑的業主多為在廣州市市區上班的白領。華南版塊(洛浦街、大石街一帶)80%屋苑的業主是在廣州市區上班的白領,因為該版塊離市區近,而且沒有市區那麼喧鬧,較市區適宜居住。
[編輯] 知名企業
番禺區內的知名企業有箭牌糖果、美樂多、廣州立白、珍珍薯片、日立電梯、紅橋客車、穗景客車、超能機電等。
[編輯] 教育
[編輯] 建築
番禺區內建有廣州大學城,內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州大學、廣東藥學院、廣州美術學院、星海音樂學院等大學。此外,番禺區還有廣東工業大學商學院、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番禺理工學院)、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文藝職業學院、 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等大學和職業技術學院,廣東仲元中學、廣東番禺中學、廣州市禺山高級中學、大崗中學、廣東星海中學、執信中學、祈福英語實驗學校、番禺象賢中學等中學。
[編輯] 著裝
番禺區非私辦學校都要求統一著裝,隨著番禺區的新校服發布(2009年),一些私辦學校也使用區統一著裝。番禺區的校服分為小學、初中、高中為統一著裝,有的學校在校服前織上自已學校的標誌。
2009年番禺區推出新校服稱男女有別,分別制出了夏裝制服、冬裝制服與普通運動服,其中夏裝制服與冬裝制服為男女有別。但由於番禺區教育局沒有加大力度在比方面下手,所以現在還無法令著裝男女有別。
[編輯] 旅遊
番禺易發商業步行街
[編輯] 旅遊概況
番禺區旅遊業繁榮興旺,獲得「中國縣域旅遊品牌百強縣(區)」、「中國最佳休閒旅遊區」、「中國旅遊文化示範地」、「中國最佳旅遊品牌目的地」等稱號。長隆旅遊度假區成為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 2010年,全年接待旅遊總人數達1567.3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76.03億元。全區共有3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個省級、10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 名勝古迹
番禺內的名勝古迹有餘蔭山房、林則徐抗英炮台遺址、寶墨園、留耕堂等。餘蔭山房是廣東四大名園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寶墨園毀於五十年代。一九九五年重建,歷時十載,擴至10萬平方米,集清官文化、嶺南園藝、嶺南古建築、珠三角水鄉特色、古今藝術精品於一體。全園迴廊環合,館閣、園林布局自然,構思巧妙。 留耕堂位於番禺沙灣鎮,為番禺沙灣大族何姓人氏的大宗祠。堂名得名於該祠堂的對聯:「陰德遠從宗祖種,心田留與子孫耕。」第一個在沙灣定居的何氏人家是何人鑒,於南宋紹定六年(1233年)購置了沙灣大片土地,成為番禺當時五大名門望族(何、王、黎、李、趙)之一。為紀念和奉祀何人鑒,在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何氏族人興建了這座留耕堂。留耕堂曆元、明、清三代,先後大修3次,在1986年耗資百萬元後裝修一新開放,闢為「沙灣博物館」。留耕堂面積達3300平方米,為磚石木結構,平面呈南北長條形,主要建築有:山門、儀宮、釣魚台、享殿、寢殿、東西兩廊和村祠。
[編輯] 景點
番禺內的旅遊景點有蓮花山旅遊區、長隆旅遊度假區、祈福農莊、大夫山森林公園、南粵苑等,其中長隆旅遊度假區是廣州市唯一的首批國家級5A景區,內有香江野生動物世界、長隆歡樂世界、長隆國際馬戲大劇院、長隆水上樂園、長隆高爾夫練習中心、廣州鱷魚公園、長隆酒店、香江大酒店、香江酒家等景區和旅遊設施。
[編輯] 著名人物
番禺星海公園冼星海雕像
番禺區的著名人物有屈大均、陳澧、梁鼎芬、吳大猷、鄧世昌、冼星海、何善衡、何添、霍英東、霍震霆、何賢、何厚鏵、胡漢民、陳燮霞、陳慧嫻、黃霑、凌鴻勛等。
[編輯] 民生
[編輯] 撤市設區
番禺劃入廣州的構想在當年番禺民間、政府、公務員系統和國企都有極大反對聲音,民間反對聲音主要為不想番禺失去經濟發展的自主性,不願意廣州舊區的政策如停止核發新摩托車牌號在番禺實施,而公務員反對聲音主要為擔心工資下調,因當時番禺公務員工資平均水平遠在廣州公務員之上。當時番禺政府曾組織專家學者從文化、歷史、經濟等各方面論證撤市設區不適合番禺,番禺代表於1999年廣州市人大會議聯名向大會提交《關於撤市設區後對番禺產生嚴重影響》議案。其時廣州政府承諾以後將廣州地鐵三號線通往番禺,撤市設區後給予番禺政府三年行政獨立過渡[7] [8],撤市設區後將重點發展番禺等等作為談判條件。自1997年廣州市提出合併設想,雙方拉鋸數年,直到2000年5月21日國務院下發《關於同意廣東省撤銷番禺市和花都市設立廣州事番禺區和花都區的批覆》,番禺最終撤市設區,劃入廣州[9]。
[編輯] 土地利用
番禺劃入廣州後,市政府對番禺區收緊土地供應,而番禺工業多為密集式私營辦廠的生產或加工,工業土地需求大,故政策制約了番禺的工業發展;廣州市政府的政策禁止農村農民新增自建房,番禺很多有新增家庭人口的農民家庭的居住需求得不到滿足;自合番禺併入廣州市之後,大量廣州人到番禺置業,使番禺成為廣州的住宅區。另外很大部分在廣州工作、生活或渡假的香港人也在番禺區置業,如祈福新村與碧桂園等樓盤有八成住戶是香港人。但番禺並沒有因此被廣州原區進一步城市化,只有與廣州市區接壤的部分被開發為住宅區。而以上情況亦是現今番禺人對廣州沒有認同感的原因的其中幾點。
[編輯] 交通
番禺區有自己的公共汽車,但在廣州城區沒有線路,廣州城區公交則有線路進出番禺。番禺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發行的番禺蓮花卡,只能用於番禺公交。早年羊城通不能用於乘坐番禺公交,2006年11月後已能使用。 因為使用番禺蓮花卡乘番禺區公共汽車價格為¥1.50,使用羊城通的價格為¥2.00[10],所以番禺蓮花卡在番禺被廣泛使用。番禺計程車也是獨立的,且不得進入廣州市區。番禺區的車輛不能購買廣州的公路隧道年票,因此過洛溪大橋前往廣州市區需繳交人民幣10元作為次票。然而佛山車輛進入廣州市區已經通用年票,某程度上佛山與廣州更快同城化。
[編輯] 有線電視
番禺區有自己的電視台,番禺有線電視在其轉播的高收視率電視台的廣告時段插播自己招攬的廣告和自己製作的番禺新聞,而且番禺電視與廣州市區的電視沒有互通[11]。
[編輯] 注釋和參考資料
^ 中華民國《1947年廣東政區及郵政式廣東地名一覽》,大部分根據粵語標準音廣州話拼寫,其他部分由潮汕、客家、官話或其他方音拼寫而成。
^ 清代廣州古城分別由南海、番禺兩縣管轄,約以今北京路為界,東面屬番禺,西面屬南海。
^ 數據來源於番禺第二次土地調查數據
^ 數據來源於番禺區統計局公布的《2010年廣州市番禺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數據來源於廣州市統計局公布的《廣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 數據來源於番禺區統計局公布的《2010年廣州市番禺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http://gzdaily.dayoo.com/gb/content/200 ... 388650.htm 同為廣州人為何番禺有別
^
http://www.southcn.com/estate/jiaodian/200309230941.htm 比較住番禺和住廣州有何區別
^
http://gcontent.oeeee.com/4/5f/45f31d16 ... 16c49.html 新區 一路向南
^
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 ... 927976.htm 番禺花都有望享羊城通優惠(內文提到廣州市財政只負責中心區的公交票價優惠,故在番禺使用羊城通沒有優惠)
^ 電視頻道節目對照表,番禺有線電視
[編輯] 外部連結
番禺區政府網站
番禺在線
番禺導航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95%AA ... A%E5%8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