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山路骑楼街嘅前世今生
记忆中嘅广州
2010-10-10 01:09:40
中山四、五、六路历史---中山四、五、六路位于广州旧城墙以内,在明清时期已经是贯通大东门(越秀路口)到正西门(人民路口)之间的一条主要街道,称为“惠爱街”,沿街分布有广州主要的官署衙门,如清代的布政司、巡抚部院、广东都司等。1914年,澳大利亚华侨蔡兴、蔡昌在惠爱街与双门底(今北京路)十字街口兴建了“城内大新公司”(1918年又在西堤建了规模更大的“城外大新公司”)。1919年,惠爱街拓宽改建为近代马路,两侧兴建骑楼,定名为惠爱东、中、西三路(今中山四、五、六路)。1921年,向东开辟大东路(今中山三路);1925年,筑成百子路(今中山二路)。1926年,修筑了东山口至黄埔的中山公路,因该公路按照孙中山《建国方略》中的“实业计划”意图建筑,故而得名。1931年陈济棠主政广东时期,拟建设西南铁桥(今珠江大桥位置处)以便交通粤西,并规划从正西门以西开辟马路直通铁桥,1933年因市政经费紧缺停建,其后抗日战争爆发,广州沦陷,该段新路直至抗战胜利都未有彻底治理,因路面破烂不堪,被市民戏称为“烂马路”。1940年代后期,原中山公路西段(东山口至杨箕)易名为中山一路,百子路、大东路、惠爱东、中、西三路和正西门以西的新路则分别被命名中山二、三、四、五、六、七路。1950年代,中山七路西门口至陈家祠高基段几经改造及开辟扩展,后再向西延展至三圣社(今荔湾路南段一带);1960年代,为配合珠江大桥通车,建成了中山八路,直抵珠江大桥东广场。
原帖链接
http://bbs.city.tianya.cn/tianyacity/co ... 2322.shtml感谢原作者:西关大猫
此专辑共有图片69张,绝大部分来自网络,个别来自电视等其它媒体。在此,仅向提供这些图片的网友表示感谢!
此外,由于本专辑的资料跨越不同年代,为免造成混乱,在提及路名时,一律采用现有名称,没有采用旧名。